撤併改,軟件工程專業何去何從?

2018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重組計算機學院與軟件學院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2018年武漢大學國際軟件工程學院合併入計算機學院

2019年中南大學原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學科與原軟件學院合併成立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合併入計算機學院

2019年軟件工程與計算機等專業被劃入電子信息專業

近期有消息稱廈門大學也撤銷了軟件工程碩士點,諮詢招生辦後得知,該撤銷僅影響學術學位,不影響專碩招生

經過19年軟件學院考研的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剛剛被錄取,還沒有開學,就發現竟然自己變成了最後一屆學生,軟件學院在全國範圍內撤併早在2017年的新一輪教改中初見端倪。近幾年來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就業形勢帶動了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考研,造成了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人才湧入,但是與此同時大多數學生所不知道的是,與計算機科學不同,軟件工程本身就是一個只有不到20年發展歷史的試點學位。

2001年以當時的教育部985高校為首的35所高校首先開始試點招收本科生,起初對於這個學院的定位就是就業導向型的學院

(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66/moe_343/moe_272/tnull_2711.html),從2002年開始了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軟件工程學院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填補當時計算機領域的人員空缺,兩千年的中國正在經歷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百業待興,設立軟件工程這個專業的初衷,就是以就業為導向,向社會和企業輸送相關領域的人才。

從接下來的十幾年的效果看,確實達到了這樣的要求,十幾年的時間裡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移動支付,互聯網通訊等產業的發展也使我國避免了這些行業被以美國為首的科技大國壟斷。然而現在我國面臨的是新一輪的產業升級,軟件學院原有的培養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目前的社會需求,低端碼農供大於求,而我們的企業還沒有辦法通過技術創新給企業帶來技術壟斷的利益,因此現在計算機行業對研發人員的需求超過了對普通碼農的需求。將軟件學院整改撤併到其它學院,定製更高的培養目標向社會輸送能夠通過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升級的人才,是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迫在眉睫的需要,也是所謂的“雙一流”高校建設的目的。

撤併改,軟件工程專業何去何從?

兩千年是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轉折點,在1995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同一時期,目前的世界電商巨頭亞馬遜公司成立,雖然現在的亞馬遜被稱為“Earth's Biggest Selection”,但是這家公司成立之初並沒有把中國作為目標市場發展,而是在美國本土通過開闢圖書市場的經營模式積累初期資本。就在這時,現在大家熟知的bat也相繼萌芽。科技革命必然會造成資本的壟斷和財富的聚集,中國為了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中不落後於世界發展的潮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掌握國家經濟的命脈。這一切還是得益於在2001年協調教育部直屬高校開展大批量人才輸送的工作,這樣的成功政策也在十年後鑄就了我國目前發展迅速的互聯網公司,把握住了發展新產業的機遇。只不過當時在這個浪潮中的我們還剛出生不久,看不懂這一切的我們錯過了當年的這場好戲,年幼的新一代身在其中沒有知覺,但是後推十年,我們這代人的遊戲也各有各的精彩。

截至2018年的秋天,計算機類專業學生的就業還是被普遍看好的,這十幾年裡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在造就了大批就業崗位的同時也改善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這點有目共睹,便捷的通訊和購物方式不僅造就了一批“網紅”和電商新貴,也改變著大家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由於相關行業的收入增長,金錢成了計算機行業的重要催化劑,功利心驅使更多人為了更好的生活更多的薪酬湧入淘金。2018冬天遭遇的互聯網寒冬使得許多人一夜丟掉了工作,在就業形勢的擠壓下更多人選擇了考研,2019年考研人數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巔峰數據,290萬考生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我們說現象的爆發背後往往有長時間量變的積累,這背後就是低端從業者做著大量重複性工作造成了行業的內卷化現象。

產業升級離不開科技驅動,沒有核心技術對產業鏈進行改良就需要投入巨大人力成本以維持增長,從個人角度上就是996的超長工作時長,而資本競爭如同逆水行舟,利潤的減少,資金的斷裂又會造成企業的消亡和更大規模的失業。這就需要全行業得到高端人才的供應通過技術手段的改進解決效率低下問題,這也是美國暫時領先於我們的原因。高端人才不意味著更高的學歷,而是那群具有更長遠的眼光和更高追求的人,僅僅對學生進行職業培訓並不能讓有潛力成為這類人的學生完成這種轉變,這需要更高的科研素質和良好的學習能力更長的時間精力投入,而這樣的需求和大多數人想要混學歷找工作的初衷又相互矛盾,然而低端勞動力不再是社會所需要的了,這是客觀條件下的變化。

撤併改,軟件工程專業何去何從?



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是密不可分的。政策往往比我們普通人對於未來需求的變化有更敏銳的探知,這也需要個人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期望。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簡而言之,軟件學院的撤併預示著新一輪殘酷的競爭將要開始。軟件學院在作為計算機學科的分支時期對於資源的要求非常低,導師不需要有很強的科研能力甚至可以選擇無導師制,第一年上課,第二年實習的普遍專碩更注重和企業的需求對接,這是過去就業導向培養方式的結果。這就導致了大量科研資源的浪費和學生導師之間利益關係的分離。這樣快速的人力輸入也導致了目前供給快速滿足了需求的現狀,低端崗位過飽和並且要時常換血淘汰才能保證高強度勞作的可持續性。激烈的競爭也壓低了應屆生起薪。

撤併改,軟件工程專業何去何從?

我國的科研事業發展突飛猛進,國家科研資金的大力投放帶動了計算機科研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吸收了一大批優秀的海外知識分子迴歸建設祖國,因此一旦產生科研需求,就會有細分的領域和在此領域前沿的探索,打破原有的認知範圍,將會有產生更高經濟價值的可能,國家也會因此有更多經費的支持更強的學者做科研,因為對於現在的我們,可能性的存在可能產生的潛在價值將是民族的崛起的希望。

以近年來各個學校新建的人工智能學院為例,AI是計算機和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多方向交叉的結果,技術工人的堆積不可能帶動這個學科內部革新發展。從企業中學習的技術建立在現有的需求上,這樣的侷限性導致普通從業者少有未知領域的探索。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已經儲備了足夠多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卻少有計算機科學家,這樣的變革將給每一個研究生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撤併改,軟件工程專業何去何從?

計算機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專業之一,與眾多學科的交叉發展預示著有無限發展的可能。在未來的研究生考試和選拔的過程中,和現在的情況不同,更需要的是紮實的基礎知識和更少的功利心,降低個人功利心和對結果的期望值,做出紮實而優秀的科研工作可能是將來計算機研究生最重要的能力。這種轉變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