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現狀:為抗疫情,在線教育爆紅,卻引發社會反對和指責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因為新冠肺炎的發展,導致學校不能正常開學,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措施。各地紛紛貫徹落實搭建“空中課堂”為學生開網課。社會培訓機構也是紛紛推出免費課程,吸引學生上線學網課。但是由於在線教育目前很多條件不成熟導致嚴重增加教師、家長和學生的負擔,而且學習效果不好,社會反對和抵制聲四起。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教師、家長和學生意見大,不接受。

從教師角度說:現階段教師更熟悉線下教學,突然進入線上教學,無論是心理準備還是技術能力都欠缺,很多教師被按鴨子上架,錄課程、搞直播,心理壓力和工作壓力成倍增加。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從家長角度說:很多是上班族,沒時間在家陪孩子,孩子自己在網上還不知道幹什麼,可能根本沒學習,甚至打遊戲。即使有時間陪孩子的,打印、打卡、傳視頻、下程序,也是忙的手忙腳亂,暈頭轉向。不僅如此,家長還非常擔心孩子的視力。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從孩子的角度說:

更是一萬個不願意,從近期本次一款爆紅的在線教學軟件被集體打1星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孩子們多麼恨在線學習。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2.課程平臺硬件無法保障大規模在線學習。

如果不是特殊時期,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在線學習。所以現有平臺基本上都是按照小規模學習人群設計的。突然間湧入如此多的學生,很多平臺都出現卡頓和掉線現象。有的小平臺就徹底崩潰。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3.學習效果差。在線學習缺乏互動,學生又沒有課本。教師也無法管理教學秩序,學生學與不學不知道。教師講教師的,學生玩學生的。而且網絡經常出現延遲和掉線,即使是專心學習的學生也會錯過很多知識點。而且不同學生學的程度不一樣,後期開學後會出現“夾生飯”現象,教師如果不重新講,可能有的學生跟不上,如果重新講,那現在的教學毫無意義。

發聲:教育部答記者問,發佈權威解讀,規範目前的在線教育亂象


2月11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就有關“停課不停學”社會關心的幾大熱點問題做出回覆,給出了很多重磅觀點。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1. “停課不停學”不是指單純意義上的網上上課。網上教學只是“停課不停學”的方式之一。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2. 如果強行要求所有教師進行錄播,這種現象必須予以制止。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3.網上學習低年級不作統一硬性要求。其他學段學生避免網上時間過長。不得強行每天 “打卡”、上傳學習視頻等。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4.開學後如果不重新上的前提是確保每名學生較好地掌握已學知識內容,不行就重新上。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5.培訓機構要規範線上培訓行為,不得超標超前、應試導向、虛假宣傳、製造焦慮等。


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網課,在線教育由爆紅到“速凍”,何去何從

教育部的解讀直擊目前“一刀切”上網課、天天打卡、傳視頻、強制教師錄課等不良行為。為現在“過熱”甚至“誤入歧途”的在線教育陡然降了溫,開啟速凍模式。

展望:在線教育面臨發展“拐點”,發展前景令人擔憂

總的來說,我國的在線教育無論從社會認可度、師生教學習慣、技術保障條件等方面都不還成熟。

教育部對現在各種亂象的制止和規範,肯定會導致以前扛著教育部大旗強推網課的地方教育管理部門不敢再“一意孤行”。特別是在社會目前反對情緒較高的時候。

在線教育肯定要大幅度降溫,後期即使還開展,肯定主要由家長和學生自由選擇。那估計大部分家長和學生都會選擇不上網課。這次疫情使在線教育爆紅,可是也使很多機構為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如果現在降溫,勢必造成巨大浪費,影響公司發展,甚至是命運。後期即使在線教育發展較成熟了,有了這次“被蛇咬”,民眾可能會“十年怕井繩”,再想吸引大批人員上線學習,肯定是難上加難。

在線教育何去何從,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