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沒有當過皇帝,人們為何稱哪吒為“三太子”?

 
\t概要:我們不能從單方面看,李靖是一個角度,哪吒又是一個角度,綜合起來又是一個角度,筆者將從人物形象的流變、儒釋道思想的碰撞兩個領域解釋,為什麼李靖沒有當過皇帝,人們為何稱哪吒為“三太子”?


“哪吒”之名,為以儺叱驅趕鬼神的意思,最初流傳於佛教經文之中,被視為一種無可阻擋之威力、戰無不勝之神力的象徵。我們今天熟知的哪吒形象,出自《封神演義》,為懷胎三年六月、陳唐關李靖之子,後削骨剔肉,又蓮花化生,終助武王伐紂,得以封神。讓人有意思的是,哪吒的生父李婧,只是一個小小陳唐關總兵,為何獨稱哪吒被後人為“三太子”,僅僅是因為李靖有“託塔李天王”的稱號嘛?其實不全是,容許筆者下文道來。

一、“哪吒”形象的中國本土化

在佛教中,哪吒的最初形象並不是那麼獨立,而是作為毗沙門天王的依附出現的,根據文獻《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記載:

“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白佛曰:我是北方天王吠室羅摩那羅閣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孫“

由此可見,“哪吒”的形象中“太子”的身份,從一開始就是有的,而且在我國的唐代,由於思想的開放和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大,

所以出現了三教並存的思想較為活躍的局面,以及開放國門的政策,中印文化頻繁交流,所以毗沙門天王的故事在頗為流行,順帶起了哪吒和三太子這一稱呼在中國的固定下來。

那麼毗沙門天王是是誰?其實是託塔李天王的原型,如下:

毗沙門天王者,佛之臂指也,右扼吳鉤,左持寶塔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毗沙門天王和李靖之間頗有淵源,至於具體為何,我們下節再講述。回國頭來看看哪吒,雖然三太子的身份是確定了,但是比起在《封神演義》中的三太子似乎少了一種個性化。筆者得知,哪吒在最初,是一個青年俊男的形象,而直到在《南遊記》中,出現了哪吒武器的多樣化,且武器多帶有中國的色彩,如:

“哪吒打算自己出馬,與華光大戰,那盞出陣怎生打扮,但見頭帶著紅花金紫圈,身披八寶繡盔甲,腳穿綠淺皂皮靴,左帶花花繡球,右邊插九節銅鞭,手用長槍,身騎紅鬃白馬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哪吒三太子這個形象中,長槍,項圈等再後來都保留了下來,並且發生著演變,逐漸成為哪吒的象徵,此時的哪吒三太子,全然不是一種因為血緣關係而判定的身份,而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使得我們一提到三太子,就可以和哪吒聯繫在一起了。

李靖沒有當過皇帝,人們為何稱哪吒為“三太子”?

二、“三太子”之父:李靖的形象演變

在這裡筆者可以下一個結論:李靖就是毗沙門天王,或者說,在後來的故事裡李靖就是毗沙門天王。首先,我們說說李靖此人,他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少不了他出謀劃策。而且有意思的是,李靖是為數不多的輔佐主公建立大一統的帝國的人,如果將背景劃為思想開放的背景,那麼就會發現,可能就他一人,如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粹,死而後已,但是始終沒有完成隆中的大計,明朝的劉伯溫雖然完成了,但是朱元璋的時代,思想控制極為嚴密,也自然沒有傳奇色彩可言。所以,在唐朝,他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賦予了極具傳奇色彩的經歷

我們看《南遊記》以下片段:

班部中文曲星餘珂出班奏曰:“臣保一人,乃是毗沙門天王李靖之子,名叫哪吒

那麼問題來了,李靖和毗沙門天分明為兩人,怎麼就成了一個人?

其實我們要從一個文化的大背景中去看待這個現象——道佛之間思想文化的衝突。我們知道唐朝又稱為李唐,直接將老子李耳作為自己的先祖,所以道教能在唐朝大盛,而在別的朝代卻沒有如此繁榮。很巧的是,李靖姓李,我們知道,李世民頗為喜歡以“李“這個姓氏賞賜給有功之臣子,足見”李“姓氏在當時的尊貴,那麼李靖和道家聯繫在一起也是可以理解了。

我們不難發現毗沙門天王只有一個名字,或者可以當作一個稱號,那麼在思想衝撞的唐朝,可以說給了道教一個有機可乘的機會。直接將自己的神化人物,偷樑換柱,直接取而代之。李靖就是毗沙門天王,毗沙門天王就是李靖。

李靖沒有當過皇帝,人們為何稱哪吒為“三太子”?

三、既然是太子,為加上“三“

我們映像之中的太子,當然是嫡長子世襲的,即使有例外,也是長子夭折,或者次子賢能,何以既稱作太子,又加上“三“。其實,筆者以為,稱呼”三“配上”太子“是在強化哪吒的反抗個性。他們的背後,是儒家和道家的之間的衝突。

我們在前文知道,哪吒大致為護法形象,是善惡分明的,之後有了人間將領的形象,自從《西遊記》出現紅孩兒的形象之後,就被《封神演義》所吸收,形成了一個孩童的形象,所作的事情也是大鬧龍宮、削骨剔肉以還父母等大逆不道的行為,當然在我們以現代的目光看來,其中的抗爭精神,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對儒家道德秩序的打破。

李靖沒有當過皇帝,人們為何稱哪吒為“三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