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燈、汽燈、嘎斯燈,電燈泡和手電筒普及之前,你用過哪一個?

馬燈是舊時城鄉夜間戶外照明的主要工具。在沒有電燈的年代,馬燈是農村生活最常見的必需品。估計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見過什麼是馬燈,過去這玩意可是行軍打仗相當重要的照明工具,直到60和70年代還在部隊廣泛應用。

馬燈就是一種可以手提的、能防風雨的煤油燈,騾馬化軍隊夜間行軍時能掛在馬身上。馬燈使用煤油作燃料,油壺在底部,外有硅硼耐熱玻璃罩和防撞燈架。馬燈一般很少直接用手提,以為內燈焰調大以後容易燒手,所以大部分是挑著的。

馬燈、汽燈、嘎斯燈,電燈泡和手電筒普及之前,你用過哪一個?

漫長的婚約是著名的美國法國聯合制作的電影,在電影中重現了一戰殘酷的戰壕戰和當時的裝備。在影片的一開始的長鏡頭中,出現了一盞馬燈,在一戰中,馬燈是戰壕中常用的照明工具。

部隊在執行任務時,通常要使用信號燈,現代的軍用信號燈使用聚光罩,白熾燈泡或LED光源。而在過去,主要是馬燈,用於夜間作戰指揮、戰鬥協同、報告情況、求助救援、標示位置、敵我識別等情況。

馬燈、汽燈、嘎斯燈,電燈泡和手電筒普及之前,你用過哪一個?

在19世紀中葉,煤油普及以後,照明光源得到了長足發展。因為煤油的粘性小,滲透力強,很容易被燈芯所吸收,所以也就用不著那些複雜的送油機構。從動植物油燈到點煤油燈,這在照明技術史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煤油燈繼承了它的前輩的優點,而且進一步發揚光大。

煤油燈有了燈罩,一方面保護火苗不被風吹熄,另一方面又起到良好的通風作用。正像沒有一支足夠長的煙囪,火爐就不能燒好一樣,如果把燈罩拿去,煤油燈會馬上冒起濃煙,光色黯淡,甚至跳幾下就熄滅。有著良好結構的煤油燈,燃燒比較完全,基本不冒煙,火焰溫度高,燈光白亮,受到用戶的普遍歡迎。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揭批外國公司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的小冊子,其中有一段寫美孚石油對華生意,照明用的煤油佔了很大比例解放前,英美在中國有三家主要的火油公司:亞細亞、美孚、德士古。

馬燈、汽燈、嘎斯燈,電燈泡和手電筒普及之前,你用過哪一個?

1910年前後,美孚洋行的煤油在中國內陸上市,曾大量贈送馬燈打開銷路。一百年前美孚石油公司就是在中國歐洲等地賣煤油發家的,這種油燈在江浙一帶一直被叫做美孚燈。那時候的世界石油工業,以煉製和銷售煤油為主,主要產油國是美國和沙俄,汽油和柴油屬於廢品下腳料,根本沒人要。

外國馬燈進入中國的最著名品牌是美最時”,是國內貿易行從德國訂製,然後在國內銷售的。“美最時”有兩百多年曆史,1866年和1877年分別在香港和上海成立分公司,到1910年更是在漢口等9個城市成立分公司,這種馬燈在民國時期曾普遍配備于軍隊,所以分佈地區算比較廣,甚至當年紅軍部隊裡也在使用它。

馬燈、汽燈、嘎斯燈,電燈泡和手電筒普及之前,你用過哪一個?

這一盞盞最普通不過的馬燈,在中國革命的偉大曆程中,也立下功勞。它出現在井岡山的八角樓、遵義的會議桌、延安的窯洞之中,成為照亮漫漫長夜、指引曲折道路的關鍵物品。“馬燈照亮紅軍”情懷之源頭。1935年3月9日,中央縱隊到達苟壩。3月10日,駐苟壩的中央首長開會專題討論進不進攻打鼓新場問題。討論從3月10日早上開到夜間,與會的絕大多數都贊同進攻打鼓新場,但只有毛澤東堅決反對進攻打鼓新場。

馬燈在過去甚至還應用在機場跑道的夜航照明。在中國,機場燈光設備出現於1934年,最初只有馬燈, 1937年以後,個別機場安裝了燈光設備。直到八十年代,中國空軍和陸航部隊的很多機場,在執行夜航任務和訓練時,還在使用馬燈作為跑道標誌燈,機場有小兵專門點燃馬燈,開車在跑道旁邊每隔數十米擺放。總參陸航某團是我軍第一支武裝直升機部隊,夜航訓練,這個團剛組建時,由於沒有地面夜航設施,他們買來馬燈,用油漆塗上紅、黃、綠顏色,代替跑道燈。

馬燈、汽燈、嘎斯燈,電燈泡和手電筒普及之前,你用過哪一個?

過去還有一種特別亮的汽燈。裝上煤油或石蠟油以後,向底座的油壺裡打氣產生壓力,煤油從燈嘴處噴出;燈頭是使用經過硝酸釷溶液浸泡工藝製成,紗罩遇到高溫後會發出耀眼的白光。汽燈加油一次可在野外點亮6個小時以上,能抗三四級風,亮度遠遠高於各種便攜式電燈。一盞汽燈可以把周圍十幾米的範圍都照得通明。

沒電的年代,唱戲開會,會場上高高懸掛著明亮無比的汽燈,是當時一道風景。汽燈的亮度是所有燃油燈具的百倍以上,乃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最亮燈具,方圓二三十米遠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結構技術性較強,造價極高,為夜間大型集體活動最佳之照明設備,國家一些夜間重大集體活動,以及戲劇、歌舞團和皮影社夜間演出時,皆使用汽燈照明,是除電燈外照明效果最好的燈具。

汽燈是一項偉大的發明,這與稀土的應用有關係,汽燈發出的光是靠加熱網罩到1200℃來達到的,二氧化釷在高溫時會發出耀眼白光。1885年,奧地利化學家奧爾·馮·威爾斯巴赫男爵發現,如果在一個圓筒形網罩里加入少量稀土元素硝酸鈰和硝酸釷時,就能使瓦斯燈焰發出耀眼的白光。德國化學家阿吳愛爾根據這一發現發明了一種新式的煤氣燈,特點是在原來煤氣燈的燈頭上加了一個紗罩。這一加可不簡單,一下子就把煤氣燈的亮度增強了一百倍。1905年美國人科爾曼改進了舊式馬燈,研製出更加明亮的汽燈。這種燈裝上煤油或石蠟油以後,向底座的油壺裡打氣,產生壓力,煤油從燈嘴處噴出。汽燈沒有燈芯,汽燈能發出明亮光輝的奧秘在於燈罩,是亞麻編織的網袋,使用硝酸釷溶液浸泡工藝製成,紗罩遇到高溫後會發出耀眼的白光。

在七十年代,那時候經常停電,應急燈什麼的還沒誕生。家裡還用過乙炔燈,也稱為嘎斯燈,銅製的,下面是水壺乙炔罐,上面一個管用來冒氣,內徑極細小,有用乙炔焊槍的槍頭改造的,或者焊上注射器針頭。端頭有螺帽調節出氣體量,把電石和水放入罐子,擰緊,就有乙炔氣體冒出,點燃就可照明。

馬燈、汽燈、嘎斯燈,電燈泡和手電筒普及之前,你用過哪一個?

馬燈和汽燈,現在也有少量改進型的馬燈用於野外探險和驢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生產的馬燈和汽燈就開始以出口為主,出口地區擴大到中近東,整個非洲,中南美洲,以及東西歐、北美和澳大利亞等76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壟斷了80%的世界馬燈和汽燈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