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Cayenne從2002年面世後,自今已經推出了三代車型。面對大紅大紫的轎跑SUV市場,繼寶馬X6、奔馳GLE Coupe、奧迪Q8後,保時捷終於坐不住了,在第三代Cayenne衍生出Coupe車型。誰都想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保時捷!得益於保時捷的選配系統足夠強大,小編根據自己的喜好選配了兩臺Cayenne Coupe並談了談感受,記得不要錯過本期最後一個欄目!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Cayenne Coupe中最能體現Coupe的一面,無非就是溜背造型。

我們就從它的“溜背”說起!

從車身側面看,Cayenne Coupe整體車頂往下壓,車頭到車尾的線條不斷傾斜,在C柱的位置形成溜背,線條流暢、充滿力量感,自帶一種極強的運動氣息。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上圖為Macan。

有沒有一種Cayenne Coupe是“大號Macan”的感覺?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Cayenne Coupe最出彩的地方一定是它性感的屁股了!

加寬18mm後更加飽滿,配合降低後的車身,十分奪目。

牌照的位置也進行了重新設計,從尾門移到了後保險槓。

同時,與Cayenne相同的貫穿式尾燈體現了保時捷現今的設計語言,用在Coupe版本上也不會喧賓奪主,運用得當,檔次感十足,特別是在夜晚亮起後,顏值更上一層樓。

注意!Cayenne Coupe後擋風玻璃無雨刷。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Cayenne Coupe採用了雙尾翼設計,尾門頂部一個固定式,尾燈上方一個自適應可伸縮尾翼。

若說回頭率最高的,一定是電動升降尾翼,儘管它開合的幅度和姿態普通,但附在上面的小鴨尾和大面積的尾翼讓人過目不忘。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大家看到這裡有沒有感到有些奇怪?

本期介紹車側和車尾的順序先於車頭。其實這也是因為我們本期的主角Cayenne Coupe。

Cayenne Coupe的車頭造型與普通版Cayenne傻傻呼呼分不清,簡直就是一個磨子刻出來的,事實如此,別無二致。

保時捷經典的青蛙眼,橫幅條的中網,三代Cayenne以來前臉的變化最為細微,也是精髓所在,延續經典。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展車選裝了銀管四出排氣,相比標配的雙邊雙出,四出營造的運動感更加到位。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兩輛不同的Cayenne Coupe選裝了不同的輪轂,小編還是更喜歡圖二的“鳥巢式”輪轂。保時捷提供了17款輪轂樣式選擇,尺寸是20-22寸,價格不等。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Cayenne Coupe的內飾和Cayenne保持一致,但Coupe版本車型的基礎配置高於普通版本。進入車廂後,一股熟悉的保時捷味道撲面而來。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經典的“五炮筒”儀表盤,隨著科技的進步,機械儀表只留下中間一塊,其餘“四炮筒”由兩邊的液晶屏展現。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Cayenne Coupe全系標配Sport Chrono組件,其中帶有中控臺上的計時器和附在方向盤上的駕駛模式調節。

“Normal”、“Sport”、“Sport Plus”and“Individual”,which is your preference?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最新的“飛機座艙式”內飾設計語言,走在科技進步的路上,保時捷將原來中控臺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更換成帶震動反饋的觸摸按鍵。令人揪心的是,一大塊“指紋收集器”誕生了。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展車選裝了Alcantara面料的方向盤(¥5400),手感無需多言,衝著運動感去就完事了。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為了Cayenne Coupe後排更佳的乘坐空間,相比普通版本後排座椅降低了30mm,對於SUV Coupe也不能過渡奢求後排空間,Cayenne Coupe還是能處於一個夠用、不難受的水平。

若後排不選裝多區空調(¥10100),後排空調出風口下面只有一個儲物格,在一百多萬的Cayenne Coupe上看來未免有些寒酸了。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展車是Cayenne Coupe版本,3.0T V6發動機,最大功率340馬力,最大扭矩450牛·米,百公里加速6秒,動力系統與Cayenne一致。動力更強勁搭載2.9T發動機的S版本即將引入。還有更瘋狂的Turbo版本,500Ps的4.0T V8發動機,3.9秒即可完成零百加速。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小編的朋友選了Cayenne Coupe,3.0T版本。遺憾的是國內的2.9T版本還沒引入,否則Cayenne S Coupe是首選。

外觀選擇了比較騷的主打色——熔岩橙,內飾則選擇了黑紅真皮來搭配自己年輕的年紀。

選配矩陣LED大燈後,青蛙眼更有神且功能更強大。

Cayenne Coupe的8向運動座椅和14向舒適座椅都是免費配備,二選一的方式選擇。考慮到Cayenne Coupe的舒適性大於運動性、使用場景多樣,且選了舒適座椅後為5座版本,否則是4座版本。

既然談到舒適性,車內必備一套好的音響,止步於選配價格7W+的柏林之聲,選BOSE音響也能滿足了。

你敢相信百萬級別的保時捷不標配無鑰匙進入嗎?舒適進入的便利性用過的人都知道,這必須選上,不能掏鑰匙開門!

日益普及的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有了它,日常通勤等於有了個好幫手,而全景影像功能也是個停車和過狹窄路段的必不可少的。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選裝了銀色的運動排氣,選配前的雙邊雙出排氣實在很難配得上Cayenne Coupe的身姿,四出的運動排氣想要騷起來的時候就能騷,暫時性省去了後期改裝。

同時選裝了後橋轉向系統,為了提高靈活性,畢竟它是一臺接近5米的SUV。

小編的朋友沒有選配碳纖維車頂,理由有三點。第一,碳纖維車頂包含在運動組件中,組件選配價格(15w+),有點華而不實。第二,Cayenne Coupe不是跑車,只是轎跑SUV,車高受限,刻意注意車頂的可能性不大,顏值的提升作用不大。第三,選配碳纖維車頂後影響車內的採光,特別是會影響坐在後排的乘客的視野和心情,標配的全景天窗的實用性更高,但不能打開有些許遺憾。

Cayenne Coupe的8向運動座椅和14向舒適座椅都是免費配備,二選一的方式選擇。考慮到Cayenne Coupe的舒適性大於運動性、使用場景多樣,且選了舒適座椅後為5座版本,否則是4座版本。

既然談到舒適性,車內必備一套好的音響,止步於選配價格7W+的柏林之聲,選BOSE音響也能滿足了。

你敢相信百萬級別的保時捷不標配無鑰匙進入嗎?舒適進入的便利性用過的人都知道,這必須選上,不能掏鑰匙開門!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小編的朋友其實一直對卡宴這個車型不太感冒,因為從小時候看到卡宴車主,都是年紀比較大一點的。但這次推出的卡宴Coupe的確是吸引了我的眼球,此次車型一改以前的老派,加入了很多年輕的元素。

如果要他選配卡宴Coupe的話,顏色會選水泥灰,這種顏色首先是年輕其次也不太張揚,比較有攻擊性,適合這臺車的氣質。

來到輪轂,個人更偏向大的輪轂,第一開起來的路感會比較明顯,第二是在這樣一臺體型比較大的車子上,22寸的輪轂會相當協調,同時也霸氣側漏。

內飾顏色我更偏向棕色,因為平時開的車都是黑色內飾,總要來點不同的。

在澳大利亞的話,四輪轉向是必須的項目,卡宴Coupe對於悉尼的小路來說基本上進停車場很困難,所以這項配置的確可以是駕駛更加輕鬆。ACC這種輔助性的東西,我覺得在現代的汽車裡,的確對安全起到很好的幫助,尤其是在高速上。

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是我每天必開的功能,相當的實用。

保時捷卡宴Coupe 提車經歷分享

Cayenne Coupe作為在轎跑Panamera後,在轎跑SUV上的新發展。儘管內飾沒有變化,獨特的身姿的確讓人印象深刻。相比Cayenne,實用性方面並沒有降低太多,又能比Cayenne多幾份年輕和個性,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