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二中散記

萊陽二中散記

萊陽二中校址最早始於宋景周1929年創辦的靈湖小學。1938年4月,靈湖小學校長宋景周在靈湖小學的基礎上開辦了一個初中補習班,招收學生30餘名。同年,辛大力、辛紫上(均為中共地下黨負責人)也在大夼黃金安小學開辦了一個初中補習班,不久,與靈湖小學初中班合井。

1939年春,萊陽縣政府批准,在靈湖小學初中補習班的基礎上,建立“萊陽縣立初級中學”,縣長王海玉為名譽校長,宋景周任校長,主持學校日常工作。

1941年,學校增設師範班5個;1944年,學校改名“萊陽縣立中學”, 增設高中班一個。增設高中班一個。該校除在靈湖設本校部外,又在大野頭村設第一分校(解文淵任分校主任,馬驥卿任教務主任,周子巖任事務主任);在現萊西市王畢村設第二分校(任公民任分校主任,王明齋任教務主任);在徐格莊村設第三分校(周蔭南任分校主任,周秀夫任教務主任)。

該校的第一任校長、創建人宋景周,1917年畢業於省立第九中學,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後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宋景周1921年任煙臺《鐘聲報》編輯;1929年,在家鄉創辦了靈湖小學;1932年他滿懷救國之心,毅然去東北參加義勇軍;“七七事安”之後,回到家鄉鐸山前村,以他之前創辦的靈湖小學為基礎,創辦靈湖中學,並任校長。

該校於1945年停辦,同年7月,宋景周出任“萊陽中學”副校長,後調任膠東行署救濟科科長,1945年又調任山東省圖書館任副館長兼採編主任。

當時在萊陽縣立中學任教的教員大致情況如下:

李蘭高,高格莊鎮宅科村人,1913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先後任國立山東師範學校和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員、省立女子師範學校校長、山東教育廳視學、山東教育學會副會長(兼職)等職。

王崑玉,萊陽大夼鎮憩格莊村人。1914年考入北京大學文科,1917年畢業。求學時,他積極接受先進思想,毅然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曾先後任省立六中、省立一師、萊陽中學、山大附中等國文教師。在濟南任教時,曾是北京大學副校長、著名教授季羨林的國文教員,季老在自己的回憶文章中,多次提到他的恩師王崑玉先生。1953年,王崑玉被聘為山東文史研究館館員。

馮子祥(馮憑),古柳街道辦事處徐格莊村人。1938年畢業於北京華北大學美術專修科,曾任青島工藝美術學校副校長、教授,兼任青島老年大學教授、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分會名譽理事、青島院名譽院長等職務,系中國花鳥畫著名畫家。杜仁山,萊陽縣立中學訓育主任,蓬萊人,北京師範大學畢業。

1940年春,從靈湖中學遷出一個初中班,並從該校的學生中和社會上招收兩個鄉師班,成立“山東省立第十一聯合中學”,由杜仁山主持學校工作,駐王宋村。同時又從山東省立第六聯合中學和社會上招收兩個高中班駐河馬崖村。這所學校起初由靈湖中學的教師去講課,由此可見當時的靈湖中學的地位。

除此之外,萊陽二中還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學校剛建校時,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學校校長、主任、教職員工都是白盡義務,不拿分文工資,但是他們抱著教育救國的願望,工作積極,沒有絲毫怨言。

校長宋景周,1933年從東北迴到家鄉後,任三區聯莊會會長,與當時的靈湖小學校長宋雲程(中共黨員)、教師張寅東(中共黨員)張靜源(化名舒實夫,曾任萊陽中心縣委書記,負責萊陽、海陽、招遠、文登、蓬菜、福山,牟平、榮成等八個縣黨的工作)等人秘密聯繫,支持他們從事革命活動。

為此,當時的萊陽縣長梁秉錕下令逮捕他,聞訊後,宋景周再次悄然離家去了東北。直到七七事變後返回。此外,宋景周還曾經與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司令趙保原進行過不屈不撓的鬥爭,寫下對聯“國雖不國,慶還要慶”抒發對國民政府的不滿。

萊陽縣立中學(老靈湖中學)畢業的學生,多數從事教育工作,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參軍參政。

全國解放後,於1952年在原來萊陽縣立中學的舊址上成立萊陽第二中學(僅招收初中學生),校長為宋協周,照旺莊鎮鐸山前村人,1943年畢業於萊陽中學師範班,曾任五龍縣、萊陽縣政府秘書,萊陽二中、蓬萊一中校長、煙臺水產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大眾日報》文教組組長、山東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柳泉》《農村文藝》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社長。

先後出版詩集《東風集》、《聲情集》、《萬里情韻》和美學讀物《美的追求》以及散文集《散步散心集》、《曠放集》。

萊陽二中散記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萊陽二中初中升高中的成績一直名列全縣前茅,成為周圍莘莘學子的嚮往之地,學校也由初中變為高中,一度達到極為興盛的時期。1968年春天這裡曾經招過萊陽南半縣全部高中學生共兩個班,為一級,囊括了當時的二中、五中、六中、十中、十一中、北麓、豐臺七處初中的優秀學子;這年夏天,學校又招收了姜疃、高格莊、大夼、萬第、照旺莊四個公社的學生四個班為二級;秋天又招收了四個班,為三級。一年招收三個年級的學生,可謂史無前例。

萊陽二中還曾經擁有自己創辦的墨水廠和印刷廠,“靈湖“牌墨水擁有國家註冊商標,曾供給全縣700多處學校使用;二中印刷廠曾是當時萊陽最好的學校印刷廠,是山東省批准的商標定點印刷廠。

在漫長的69年辦學過程中,萊陽二中為祖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他們奔赴到社會的各個崗位,奉獻著自己的勞動。其中有聞名全國的戰士詩人邢書弟,省部級領導幹部辛桂梓,戰鬥英雄、一等功臣鮑洪亮等許多著名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