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國:跨境電商將為民企突圍提供“新動力”

王燕國:跨境電商將為民企突圍提供“新動力”

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主席團主席王燕國表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為我國民企增添了新動力,創造了新的增長點,為民企衝破當前發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鍾欣 攝

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主席團主席王燕國表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為我國民企增添了新動力,創造了新的增長點,為民企衝破當前發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鍾欣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對於在轉型升級中遇到挑戰的民營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或將成為一條突圍路徑。

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主席團主席王燕國9日表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民營企業有32家上榜。但當前,民營經濟發展也遇到了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諸如市場冰山、融資高山、轉型火山等,都需要在發展和成長中解決。

王燕國是在11月8日-9日舉行的“華品出海賦能中國品牌全球化”系列活動上說這番話的。

王燕國指出,近幾年,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非常迅猛,已經快速發展為國際貿易的一種新方式與新手段。它的出現和發展,更是為我國民企增添了新動力,創造了新的增長點,為民企衝破當前發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一方面跨境電子商務為我國民企開闢了新的營銷路徑,為我國物美價廉的商品更快捷地展示給世界各國消費者。中國製造的商品的品質和價格競爭力強,能夠激發國外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另一方面,跨境電子商務能夠降低民企出口成本,減少進出口環節少,縮短運營週期,增加進出口利潤,使得我國更多的民營企業優質產品進入國際視野,快捷高效地參與國際品牌競爭,更多機會贏得國際消費市場。

再之,跨境電子商務有利於民企產品的研發升級和創新,壓縮中間環節,讓企業直接與消費者溝通,及時瞭解各國消費者需求。同時,跨境電商更有利於大數據的收集,便於企業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利於企業產品的更新換代及創新。

全國城市工業品貿易中心聯合會秘書長劉恝也表示,跨境電商構建的開放、多維、立體的多邊經貿合作模式,為我國工業品出口降低了出口成本、優化了出口環節、縮短了運營週期,提供了更多便利,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工業品以更快捷的方式進入國際視野,與世界各國品牌共同競爭,從而提高我國工業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