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適度期待”,提高孩子積極性,寬中有嚴才能更好養育娃

作家特羅耶波爾斯基曾說:“生活在不斷前行,之所以人們會不斷地努力,是因為有希望在,沒有了希望,絕望就會把生命毀掉。”

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也是這樣,如果他一直努力卻得不到明顯的成效,那麼失敗的結果常常會打消他的積極性。在這時,家長對於孩子的期望和鼓勵就尤為重要了,但是期望很容易過界,這便需要家長掌握好尺度了。

前一段時間遇到了一位家長,她焦急地和我們講述她孩子的學習狀況。她是這樣和我們講的,“我家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優異,平日裡我和他爸爸都不需要看管他寫作業,但是這次的考試成績卻很不理想。

巧用“適度期待”,提高孩子積極性,寬中有嚴才能更好養育娃

我們想著,他這段時間和平時的學習狀態是一樣的,但是不理解為什麼會突然間成績下降得如此明顯。”和她做了短暫交流後,我們明確了無法從這位母親的身上了解更多孩子的情況,便將這位孩子約到了我們的工作室。

和孩子做簡短溝通才了知道,雖然他的家長平日裡沒有對他進行過多的管束,但是每次的考試成績爸爸媽媽都十分看重。

並且,這次他的父母也給他設定了一個目標。對於這個目標這個孩子是這樣解釋的:“我一直朝著媽媽設定的目標而努力,原本我這次做的練習足夠多,也對考試做了預測,但是沒想到考試中出了一道幾年沒有出過的題目,這個問題從來沒有被老師劃過重點,一時間我沒有了思路很緊張。”

原來孩子成績出現問題是因為考試的難度過大,但是為什麼成績差異如此大呢?孩子後面又提到:“看到這個題目我一直都想把它解開,我在這道題上耗費的時間過多,導致後面沒有充裕的時間完成其他內容了,一想到時間不夠我就更也緊張了,知道這門課程的分數無法達到媽媽的要求,我最後就選擇放棄了。”

孩子的成績之所以和從前差距如此大,是因為過大的壓力使得孩子最終放棄了答卷。家長過高的期望,使得孩子帶著巨大的壓力參加考試。

這個孩子在考試當中壓力過大,使得他在考試中不斷地擔心自己的成績。

期待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期待能夠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如果像上面的家長一樣,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往往會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期待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

l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項試驗。他在一個學校中的18個班級中,隨機地抽取了部分學生,然後將學生的名單交給任課老師。並且告訴老師們,這些學生是該所學校中最具潛能的學生,同時囑託各位老師,不可以告訴學生本人實際情況,要對這些孩子進行長期的觀察,但是事實上這些孩子的實際情況並非羅森塔爾所說那樣。

巧用“適度期待”,提高孩子積極性,寬中有嚴才能更好養育娃

過了半年,羅森塔爾回到了這所學校,這時他發現這18名學生的進步都非常大。

很明顯,實驗中羅森塔爾的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而老師又將自己的想法,通過表達傳遞給了孩子們。當這些孩子從教師身上感受到了期望,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也逐漸增強,隨之而來的能量逐漸推動著他們進步。

父母和老師對孩子合理的期望,會激發孩子體內的動力,讓孩子變得積極。

在最好、最親密的關係當中,稱讚也是必不可少的,讚美能夠激發孩子內在的潛能,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尺度,在孩子努力的過程當中去讚美他們,那麼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過高的期待,讓孩子想逃離父母

前一段時間熱播劇《小歡喜》中,英子媽媽對英子的期待就處於過度的狀態,這使得英子在生活當中沒有了自由,媽媽不斷嚴格要求她的生活,更是對她的未來加以干預,每天早上的一頓海參更是讓英子感到負擔沉重,最後她選擇報考南方的城市遠離父母。

✔過高的期待,實則是對孩子的控制

心理學家指出,專制型的父母往往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而他們對孩子期待的表現便是控制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孩子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的命令,他們不會和孩子進行商討,更別說聽從孩子的意見了。

巧用“適度期待”,提高孩子積極性,寬中有嚴才能更好養育娃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通常性格較為內向,由於長時間受父母的管制和約束,使得他們做事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更別說是基本的判斷力了。

✔父母的過高期待,讓孩子逐漸喪失自信

有時父母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待,常常就會對孩子做出的行為帶有較高的評判標準。如果孩子長時間聽到的是,父母對於自己較低的評價。

就會使得孩子對自己產生錯誤的認知,他們會對自己有過低的評價,甚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有些孩子在這種環境當中,會逐漸的失去自信,自卑心理的出現讓他們逐漸的變得焦慮緊張,有些孩子便會出現抑鬱情緒。

適度的期待能夠推動孩子進步,但是過高的期待卻往往讓孩子望而卻步。想要讓孩子逐漸進步,家長可以選擇適中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寬中有嚴才能養好娃

✔原則性問題要嚴格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家長要根據情況來把握尺度。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擾亂公共秩序,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那麼就要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

因為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破壞公物,那麼隨著他們的年齡增長,很可能會出現其他嚴重的犯罪行為,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對他們嚴加管束,能夠避免他們長大之後犯錯。

✔非原則性問題要引導

孩子在小的時候一定會出錯,在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對孩子保持理解,因為孩子的年齡過小,他們常常對一些事情沒有深刻的概念,所以總會出現不必要的錯誤。

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對他們有過高的期望,在孩子出錯的時候儘量去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為什麼會出錯,同時引導他們糾正自己的錯誤。

巧用“適度期待”,提高孩子積極性,寬中有嚴才能更好養育娃

✔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要合理

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要適度,才不會將這份期待變成巨大的壓力。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期待,家長要提前瞭解孩子的學習能力,才能引導孩子,讓他們制定出適合自己的目標。

有時過高的目標往往會讓孩子在努力的過程當中喪失信心,而合理的期待,才能夠讓孩子制定出符合他們現階段發展的目標。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應該過度地干涉他們的自由。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應該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而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也不應給孩子施加過高的壓力。巧用寬中有嚴的方法,給予孩子適度的期待,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才能逐漸激發他們的潛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