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使用正確的父母語言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促進大腦的發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才是正確的父母語言吧!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鄰居家的小孩今年3歲,可是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弱,一次我回家剛好碰見他,“你一個人去哪裡呀?”孩子回答我:“媽媽等我,我在家,拿了購物袋。”我費力解讀了一番,終於清楚,他實際上想表達的內容是:“媽媽等我幫她拿購物袋。”

3歲的孩子不能熟練地運用語言描述簡單的事情,是發育遲緩或者智力有問題嗎?其實不盡然,首先需要回顧一下,作為家長平時是用什麼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又注意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嗎?美國科學家羅斯曾做過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家長如果不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會致使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低於平均值。

一、 父母的語言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1、祈使命令型語言

有些家長十分擅長使用祈使命令式的語言跟孩子對話,比如:認真學習,不要東張西望!看什麼看,作業完成了嗎?這樣的語句其實並不是用於交流溝通,只是想讓孩子儘快按照自己的指示完成任務行為。

而孩子則會感到被壓制,由於不需要回應,這樣的語言形式不僅詞彙量侷限,並且帶有負面情緒。會讓孩子的話語也愈加減少,甚至嚴重的還會造成心理傷害。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2、事務型語言

一些職場家長喜歡把高效管理學的思想運用到家庭教育中,確實也沒有暴力手段和強行壓制,但過於理想客觀,讓親子之間的溝通變得有些冷冰冰。過於嚴肅的交流談話會在無形中將這種氛圍置入孩子腦中,直接影響孩子感知能力、情緒發展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

3、開放型語言

智慧的家長如果採用開放型的語言跟孩子聊天交心,會產生十分正面積極的效果,比如家長看到孩子拿著一個筆記本開心地放學回家,家長問他:“可以給我講講這個筆記本的來歷嗎?”孩子會很願意把這個小本子的故事講述給家長,這樣一方面能夠增加孩子對於詞彙語言的駕馭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家長了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從而讓孩子更加願意跟家長交流。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父母用豐富的詞彙與孩子進行溝通,實際上就是把原本立體化的事物,通過不同的側面用多種形容詞、動詞等等來給孩子構築出多維立體的認知,也讓他們的理解能夠更加深刻,可以說孩子正是通過父母的語言來認識世界的。

二、孩子從父母的對話中學到什麼

1、語言表達能力

通常喜歡跟孩子進行開放式交流的家長,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孩子對話,而正是這種正面意義溝通的積累,實際上也在無形之中輸出了更多的思想、語言與表達方式,孩子在傾聽中吸收更多的全新內容,在通過開放型溝通的具體實踐,把這種能力再進行有效實操,可以極大程度地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2、提煉抽象思維的能力

孩子學習語言詞語不僅是通過它們來認識和理解外面的世界、事物,還要通過對語言的提取組合,來進行空間認知,也就是數學等抽象知識的認識。只有語言理解能力達到一定程度,那麼孩子對周圍空間的認知會從形象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抽象思維,比如家長在陪伴孩子玩搭積木的遊戲時,就需要與語言描述來幫助孩子理解遊戲要領,明白方向、空間、加減等抽象概念,能夠多維度地鍛鍊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3、提升認知水平

什麼是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其中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能夠帶給孩子高質量的語言交流,這裡特指開放式的語言行為,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其實對應著多種多樣的感知行為,我們生活的環境是這樣美麗動人而又充滿著各種未知的不確定性,這也意味著孩子每學會一個新的詞彙,就能夠幫助他們更加準確地感知人、環境、事物。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父母語言的力量毋庸置疑,那麼怎樣才能讓父母語言成為能夠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和智力提升的“有用語言”呢?父母一定要知道“3T原則”。

三、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1、共情關注(Tune in)

共情關注原則是發揮父母語言作用的首要前提,父母一定要清楚孩子的關注點在哪裡,針對此,父母與孩子建立交流聯繫,才能最客觀有效的讓孩子主動參與進入。

比如,家長喜歡帶孩子到戶外進行籃球鍛鍊,而此時孩子卻沉浸在搭建樂高模型裡,那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立即投入拼樂高的活動,因為大腦要進行關注點的轉移也必須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父母要等待孩子結束這一階段的專注,再開始談論其他的話題。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2、充分溝通(Talk more)

任何有效的溝通必然是雙向性的,否則便不能歸類於溝通,這項原則同樣適用於親子之間,父母要引導孩子講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認真地傾聽孩子,然後平等的發表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並注意在交流時儘量使用更為豐富的描述性語言,同時注重細節刻畫。只有親子間全身心的參與溝通,這樣的雙向交流對於促進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大腦的發育都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3、輪流談話(Take turns)

當共情關注和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再加入輪流談話,這樣3T原則的閉環系統就形成了。它可以說是親子溝通的黃金法則,對於孩子的大腦開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輪流談話環節,不管是由哪一方提出的互動,讓談話取得有效成果的關鍵環節都是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的回應,當孩子在表達時遇到困難,父母可以想辦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深入思考。同時要為孩子的進步而喝彩和鼓勵,使他們更有信心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思索,提高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的邏輯性。

父母的語言可激發孩子潛能,巧用“3T原則”,幫孩子塑造大腦

父母只要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好好堅持應用“3T原則”,建立高質量的語言環境,慢慢就能發現,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和思維開拓能力的提升!

今日互動話題:你認同父母語言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意義嗎?你對“3T原則”的應用有什麼好的見解嗎?歡迎分享。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