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星期五言:如果你看过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或许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似乎观者对文学电影中的犯罪感触跟现实的不太一样。到底不一样在哪里,来看:我们可能会主动找来“俄狄浦斯王的故事”(电影也好戏剧脚本也罢),如痴如醉地感受命运女神对他的蹂躏,似乎我们对剧中的杀人、乱伦、自残有了一种天生的免疫力。更别说我们看什么“古惑仔”之类的暴力犯罪片了……而现实呢,试想:如果某个打架、强奸、杀人事件就发生在你家楼下某个阴暗角落里,你会上去凑热闹围观?开什么玩笑,光那血腥与阴暗就已经让人毛骨悚然了,哪还有你情感宣泄的余地!

到底是什么造成的这种观者感受上的天壤之别?就电影而言,其实说好听了那是艺术、是古希腊式的悲剧、是哥特之美在作怪,说不好听了,那就是一种渲染技巧!渲染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显然,创作者希望更多的人来围观、议论而不是被犯罪吓的躲开,更不是被犯罪吓出心理阴影。注意:这里看者围观的是那些渲染效果,而不是犯罪本身。这也是非现实主义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最主要的区别。

阐明完这一观点后,我们来进入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估计很多人已经想到了最近在热映热议的电影《少年的你》了。本人必须得承认这部电影所起的的社会警示价值以及其所能够诱发观众的思考空间。但回归到理性上来——如果你在看这部电影时感到悲愤、压抑甚至伤心落泪,那么请务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感触到底来自暴力犯罪本身还是来自那对少男少女的爱情遭遇再或是其他的什么事情……换句话,从电影角度说:剧中那些什么母亲欠债啦、欺人者被杀啦、班主任被撤职啦、主角被打啦之类戏份到底是阐释犯罪的职能多一点呢,还是为最后的爱情悲剧、戏剧张力做铺垫的功效多一点呢?

带着这些疑问,来谈谈这部《少年的你》吧。


一、我们从视觉上到底看到的是什么?

这里说的视觉包括电影色调、打光以及明星脸。

显然,《少年的你》的色调和打光风格是非现实主义的。

那么现实主义电影的色调和用光是怎样的呢,笼统地说就是暗色调+自然光+散点(非焦点聚光)。这在导演侯孝贤电影里体现的再典型不过了。当然也包括很多欧洲导演。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风柜来的人》剧照,1983,导演:侯孝贤

不过用非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现实犯罪的导演也不在少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最典型,他强烈的色彩对比近乎能让人产生逆反与呕吐倾向,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杀人短片》剧照,1988

更别说那些欧美黑色、黑帮电影导演了,最典型的要数科波拉的教父系列了——单光高明暗对比度产生出的戏剧光效果,让那些犯罪显得更让人“反感”了。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七宗罪》剧照,1995

回头来说《少年的你》,作为一部校园犯罪题材电影,它的色调和用光既没有走自然主义的暗色调与自然光,也没有用上非自然主义的明暗对比与色彩反差,相反,它用的几乎是满光、暖光。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这种满光与暖光显然不是为那些暴力行为准备的,而是为镜头下的焦点人物准备的,焦点人物是谁呢:一个陈念(周冬雨),一个小北(易烊千玺)。(巧合的是,这两个故事里的焦点人物或者说主角刚好又是现实生活里的两位明星)

如此,我们便不难解释为什么两个主角被打的满脸伤痕,我们视觉还能稳稳地承受,而换成《美国往事》那种鼻青脸肿我们却一秒钟都承受不了的缘故了。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美国往事》剧照,1984

好啦,既然我们从视觉上看不到犯罪行为的残酷,感觉不到犯罪的可怕,那就来谈谈故事的焦点吧。

二、我们从焦点下看到了什么?

这里的焦点包含两层:一层是镜头焦点,一层是故事焦点。

镜头焦点(包括灯光的焦点)前面说过,几乎都在两个主角身上,而且是满光、暖光。那么两个主角得到这种焦点的待遇后,在这部电影中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呢:是呈现校园犯罪这个社会现实?还是演绎一场爱情悲歌?或者说两者哪个占的比例大一点呢?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我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单从色调和布光来看,满光和暖光的风格已经证明那不是为犯罪事件准备的了(那是为男女主角准备的)。从镜头焦点来说,电影里更没有什么过分的画面(包括血腥场面或不雅场面)。


有人说,那些残酷画面没必要非得演出来,可以通过开放式的空间让观众产生联想(“星期五文艺”在《得“空间”者得天下!谈电影空间...》这篇文章里谈过“隐藏的空间”这个概念),没错,关于校园暴力这种东西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让观众自行脑补,可问题是,镜头的焦点真的在这些隐藏空间里吗?换句话说,我们在看那些夜晚街头斗殴的戏份,或是几个未成年人在欺负另一个未成年人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是暴力的恐惧吗?是被羞辱的痛苦吗?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瞠目结舌吗?我看不尽然!

(注意:我们在看电影里那些欺凌事件时,如果感到了对欺者的愤恨和对弱者的同情,那属于一种情感的酝酿与宣泄,那只能将焦点最终引向主角而不是犯罪本身)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带着以上问题,我们再来看故事的焦点是什么——

从编剧的角度来讲,故事的焦点即为故事的结局(终点),通向故事终点的那些节点称为“情节点”,而推动情节点向前发展最终到达终点的催化剂是“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

好,我们先来找找《少年的你》的终点——

要找到终点不难,我们只需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看这部电影期盼的是什么!这再明显不过了,电影几乎所有的戏份都在引导观众期盼一件事情,那就是:男主角和女主角最终能否走在一起(或者再直白一点:两个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该片的结局也印证了这个故事焦点的趋向。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围绕这个终点,我们不难找出电影里的几个情节点:1、女主角的朋友自杀(导致自己成为被下一个欺负的目标)2、女主角邂逅男主角 3、女主角被追后寻求男主角保护 4、女主角被拍裸照事件后男主得知

大家注意:这1、2、3、4个情节点加上终点,便是这整部电影的故事框架!如果你能将这个框架从整部电影中剥离出来,便不难看出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为爱牺牲,最终收获爱情的凄美故事。

带着这个认识,我们进一步来看那些在情节点直接起催化作用的“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看这些东西能体现创作者怎样的价值观和创作初衷——

三、我们从营造矛盾冲突和戏剧张力的那些段落里看到了什么?

先来看电影第一个情节点(女主角的朋友自杀)之后发生了什么。女主角遭遇街头的一场小混混的打架斗殴。与其说是遭遇打架,倒不如说是邂逅男主角,注意细节:女主角在被卷入这场斗殴中后,勇敢地吻了那个被打男孩儿的嘴……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多么高明的艺术障眼法!它成功的打消了大众对暴力画面可能产生的反感与抵触,让这场暴力遭遇蒙上了一层浪漫邂逅的色彩。当然这不是随来之笔,它是完全吻合电影那个“爱情终点”的!

再来看第二个情节点之后发生了什么。显然,光一个邂逅不足以推动情节向前向终点靠拢,于是,女主角再次被欺负(被追事件),之后,她正式向他寻求了保护(两人关系自此确定)!千万别小看这个保护,它为之后男主角的抱负、掩盖、牺牲计划埋下伏笔。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那么,又是什么让他能义无反顾地为她牺牲,或者说是什么推动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向终点发展,是男主对女主第一次挺身而出的报恩吗?是那些欺凌事件吗……
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情”!注意细节:女主第一次在男主家住,导演就已经在很多地方做出了性暗示(潜意识强加),包括女主脱衣服,包括两人躺在床上发生的那个“硬不硬”的冷笑话。

而在第二次女主被打后在男主家洗澡,导演再次突出了女主的身体美……类似这种暗示在电影中太多了。估计很多聪明的影评家会把这种情节阐释成一种导演对青春之美的象征性隐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我更觉的这些伎俩是在调观众的口味,什么口味,自然是对终点那个圆满爱情渴望的口味。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而这种口味越是强烈,男主最终的牺牲与悲剧色彩就越感人。


这种故事创作的思维绝对不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思维,而是《英雄本色》、《古惑仔》、《无间道》的思维,它重在一个江湖义气,重在城墙扶弱,重在爱情信仰之上……这种思维往往换来的是票房。这当然也是商业片惯用的套路。

而使用这一套路势必需要做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树立好与坏、正义与邪恶的两面。而这种设置牺牲稀释的便是现实的真实性与复杂性。

我们回头来看电影中那些人物的塑造,除了主角,其他人无一充满了脸谱化,这点尤其体现在电影对每个学生家长过场式的展现。而真正用在青少年内心以及思想展示上的东西,除了男女主角,几乎没有了。(这对于现实题材,这是不平等的)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好,我们回到男女主角,在他们身上,除了之前那些江湖义气、爱情信仰之类的东西,还有什么呢!继续看——

四、我们从主角性格上看到了什么?

很可惜,我们从两个主角身上除了看到青春靓丽的面孔外,再没有什么是在他们那个年龄段该出现的东西了。相反,他们那种成熟的说话口吻以及沉稳的办事方式恰恰暴露了隐藏在背后的创作者试图说教的动机。

像什么“我只是个小混混不值得爱”、“我没有青春”、“我会等你……”这都是艺术包装下的“老者口吻”,而不是一个未成年人的口吻。为什么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吻会用到两个未成年人身上,作用大概有二:一是能美化主角,增强明星感染力,二是产生高高在上的家长式的说教效果。

而这两种效果似乎都跟社会霸陵以及少年犯罪问题本身关系不大。

再回到校园暴力这一社会话题上,到底两个主角的爱情在电影中占了什么地位呢?较之那些商业价值,它又能产生多少社会价值呢?

五、到底是在演爱情还是在演校园暴力?

或者说:这到底是一部涵盖青春爱情的校园暴力片,还是一部搭着校园欺凌话题的青春爱情片。

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观者的生理与潜意识触动在哪!而生理和潜意识上的触动,我认为才能真正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某些学生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生活中碰上类似事情会感到脸红,某些家长看完后会感到内疚吃不下饭,某些教育工作者乃至法律制定者看到这片后会羞愧的睡不着觉,只有这样,校园欺凌乃至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遏制。

有人会说:难道这片引起的社会舆论与热议还不够吗!

对此我得对这话更正一下:应该说是“网络舆论与网络热议”(再或“朋友圈热议”)。

我实在无法推算或求证这种网络热议能对社会现实造成多大的影响和改善,能否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唤醒教育者的良知,我只知道去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王》,热议之后,除了票房大卖之外,去医院看病该看不起的还是看不起,药店的药该多少钱还是那么钱,满大街的保健品该怎么卖还怎么卖!另外,本人身边接触的那些“学校”,他们该怎么抓成绩还怎么抓成绩;朋友圈里发完牢骚的人该怎么上班还怎么上班……

当然,艺术承担的不该是改变,而是警示与还原。那么我们再回到本段开端标题上来:这部电影到底是在演爱情还是在演校园暴力呢?

我想这是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该思考的问题。

六、到底是商业类型片还是反类型、反故事片?

我们抛开社会问题,回到电影评论的范畴——很奇怪,这部电影夹在类型片与反类型片之间表现出了一种游移不定的矛盾性。

这个反类型与类型化的分水岭在我们前面提到的第四个情节点处——女主角被拍裸照事件后男主得知。

为什么说这是个分水岭,因为电影故事自此开始走向了一个“犯罪悬疑”的类型化套路!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单拿这一部分看的话,可以说她是个很精致高明的犯罪悬疑片:

悬疑的重点在于谁杀了那个“魏莱”;悬疑的营造在于导演对杀人埋尸的经过采用了倒叙抖包袱的手法;而悬疑的戏剧张力在于谜底被解开后观众对男女主角命运走向的纠结。(注:这时的犯罪被拉倒了校园外,而且将犯罪引向犯罪侦破这一概念)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以上这三点让电影后面不到一个小时的戏份与之前部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差在哪里:1、它偏离了“校园欺凌”的方向 2、它由呈现变成了讲故事 3、它的节奏变了速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差,本人不敢揣测创作者的意图和能力,但至少这种反差给本人造成了这样一种意向:他们既想挂“校园欺凌”的热点,又想塑造男女主角的“个人魅力”

。注意,这个“魅力”包括个人英雄主义(体现在男主的牺牲上),包括斗智斗勇(体现在两个未成年人与警察的周旋上),当然也包括两个主角对爱情的执着(体现在两人被审时的坚定上)。

如此,我们到底该怎样定位这部电影的类型呢?我们到底是在被后半部分的故事打动,还是被前半部分的欺凌事件触动?

七、那些经典的少年犯罪类电影是怎样的

回到这部电影所产生的舆论焦点上来——真正的犯罪动机以及青少年暴力到底来自哪?我想没哪一个专家学者敢轻易下结论的,更别说非社会学、犯罪心理学专业的电影导演了。那么,那些经典的关于青少年犯罪题材的电影又是怎样表现的犯罪的呢?

▼ 先来看2003年的《大象》: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导演的个人风格超强,他几乎用十来个高中生的主观视角产生的N条线拼凑起了这部电影,而这些看似流水账的主观视角最终汇聚到一个点上,没错,就是电影结局的那个惨无人睹的校园枪杀事件。但我们从这部电影里,只看到了犯罪本身,以及跟犯罪相关的每一个目击者(包括受害者、施害者)的对等镜头,可以说这是部地地道道的校园犯罪电影。

▼ 再来看2009年的《白丝带》: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导演表现少年犯罪的手法着实残酷,他通篇几乎只在演两件事:一个被害者的遭遇(包括被绳子勒马摔断腿的医生;被眼睛烧伤的智障儿;被毒打的孩子……),一个是孩子们的家庭琐事(包括玩耍、受训等等)。直到电影结束,那些犯罪元凶也没水落石出。我们通篇所能感受到的只是笼罩在整个村庄上的犯罪的恐惧。

▼ 而2011的《凯文怎么了》: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电影的焦点在一起恶性校园犯罪杀人事件上(犯罪者是未成年的凯文),可电影却几乎没给犯罪事件一个镜头,转而通篇在演凯文的父母,从其父母相识在床上怀上凯文那一刻演起,一直到悲剧发生……电影只取其犯罪的一面深入探讨下去。

▼ 再看1991年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电影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六问《少年的你》

电影终点是未成年男主角杀死了未成年的女友。而电影在这之前用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演孩子们琐碎的日常生活(包括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校外生活等等)。若不是最后悲剧的发生,我们欣赏的大概只是一帮孩子的童年传记罢了。

“星期五文艺”曾做过一期电影推荐:《启示:关于青少年犯罪的10部电影》,如果大家真的关心此类问题,并期望需求到一些答案,不妨耐心看完这10部电影,以此对比、辩证、参考。

看完以上电影,你会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点:

1、这其中没一个导演敢轻易去解释犯罪根源的,他们只是尽可能多的把事物的多个面表现出来(相反,他们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未成年犯罪的无逻辑无动机性);

2、没一个导演将故事和镜头偏离“犯罪焦点”的;

3、没一个导演镜头下的“未成年人”像《少年的你》里的男女主角那么成熟智慧的!(相反他们更多表现出了脆弱、无知、不成熟的一面)

回到开篇“电影里的犯罪较现实犯罪之差别”这个主题,纵观《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它的电影美感是具有了,爱情的美感也好,生死离别的悲剧美感也罢,再或是侦破悬疑的类型片美感……然而,一部试图反应社会问题的电影,光有这些美感是不够的,搞不好还会让观众的关注点走偏,让那些犯罪事件本身的呈现力量被稀释。

而作为社会犯罪本身,它本该是不堪入目的,让人生理上逆反的,对比艺术作品,它就像《道林格林画像》里的那幅画的两面,一个真实而丑陋,一个华丽而虚幻。


最新口碑电影解读,关注【星期五文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