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界的“专业观众”扎堆儿进博会这个场馆有啥特别之处

医疗界的“专业观众”扎堆儿进博会这个场馆有啥特别之处

进博会上展出的一款尚未在国内上市的医疗设备

大河网讯(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陈诗昂文/图)

进博会7.1馆是个展示医疗器械的场馆,参展的国外医疗器械大厂诚意十足,展出的都是“压箱底”的设备,不少还未在国内上市。

细看馆里走动人群的证件,上面很多标注的是“专业观众”。他们多来自医疗领域,而且多数是负责采购的。

采买主要考虑患者、医疗、科研需要

11月7日12:40,在进博会7.1馆,河南商报记者偶遇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运营管理部主任尼燕和医学装备部副主任张波。

医疗器械馆,他们已经看了一遍。

“瓦里安和医科达的两款加速器,都是之前没见过的新产品,还没有拿到注册证。”张波说。对于三类进口医疗器械,我国实行注册管理。过去,像加速器这类治疗肿瘤的医疗设备,需要三四年才能拿到注册证获准在国内上市,而现在应用到临床只需要约一年半时间。

在进博会平台上,许多国外一线医疗器械大厂,纷纷把最新技术、最新产品拿出来展示。两位“捕手”介绍,对医疗装备的采买,医院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患者、临床的需要。

“在采买论证阶段,我们更关注的是设备是不是最新的、在国外什么水平,这两个指标占了很大比重。”张波说,进口大型设备价格通常是千万元级的,由此看出医院是不惜金钱的。“可以说,他们最新的产品我们都用上了。”他说。

有外国人坐着飞机,跨国来河南看病

“有外国人坐飞机来河南看病。”这是“买买买”的直接效果。

尼燕介绍,河南省人民医院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引进了Juha(优哈)国际神经外科团队,在神经外科领域处于全球顶端水平,这是吸引外国人来郑州求医的原因。

国外顶尖团队来了,设备要跟得上,这是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件。张波提起去年参观一家国外医院的见闻,一款西门子的先进设备,“国外没有,河南已经有了。近几年持续进行医疗装备引进、升级,我们与国内一线城市甚至国外的医疗装备水平,可以说没有差距了。”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这些设备带来的效果是,对患者更精准的诊断、更小的损伤、更短的治疗时间。过去,一个潜意识是看大病必去北京,张波注意到,近几年患者已经“回流”了。

耗费大量资金购买进口大型设备,在尼燕看来,这些大型设备投资回收期较长。而这样做,是为了患者,也为了科研创新,用科研带动临床、培养人才。

郑大一附院医学装备部主任刘春阳受访时介绍,该院向国家卫健委申请的PET/MR上个月刚获得准予许可,其在软组织分辨率、无创检查等方面相比PET/CT更有优势,在肿瘤诊断、心脑系统疾病诊断、新药靶点筛选、干细胞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次进博会,我们组织了专门的团队到上海参观、接洽,肯定是想接触到全世界最好的医疗器械,首先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让患者取得更好的诊疗效果,同时也为我们的科研创新打好基础。”河南省卫健委副主任王良启在受访时说。

内功+外力河南人民将会更健康

11月6日,河南交易团采购需求发布暨现场签约会上,共达成了106个贸易合作合同,主要进口的商品包括医疗器械等八大类。

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首届进博会的签约会上,医疗器械也是河南主要采买的进口商品之一。

此外,当天下午的河南跨境电商对接采购暨现场签约会上,河南保税集团以“网上丝绸之路·2019跨境医药”为推介主题,集中展示了重要创新举措——河南省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筹备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河南保税集团负责人在受访时表示,接下来将探索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解决百姓购买进口医药“难”和“贵”的问题,吸引多家国际先进医药企业集聚落户郑州,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卫健委负责人曾介绍,我省正在持续推动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并率先在全国提出打造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根据要求,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儿童、器官移植、中医骨伤科这六大医疗中心将在2020年打造完成,届时可把相关疑难重症病人留在省内,为患者节约费用。

可以想见,届时,通过内功的修炼,加上进博会上“买买买”形成的外力助推,未来河南人民将会更加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