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薅羊毛

这个词对大部分人来说

应该都并不陌生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特别是双十一的各种薅羊毛活动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

就彻底洗刷了朕的三观

事情起因是淘宝的一家水果店

由于操作失误

店主不小心把橙子价格标成了

26元4500斤

4500斤,也就是2吨多

正常人都知道

这售价根本不可能才二十多元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如果说在平时

可能这种错误很快就会被店家发现

就算真的有人拍下了

店家也能联系赔款取消订单

但问题就出在了“有人拍下”

这件事情上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B站的一名UP主路人A

发现这么大的漏洞后

直接带领着一大票粉丝疯狂下单

涉及金额高达700万

店主第二天发现后

不得不在首页发布了道歉信

跪求羊毛党不要投诉,申请退款订单

放他们一条生路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然后呢?发生了什么?

不仅没放过店家

反而还怂恿已经购买了的粉丝

去投诉索赔拿保证金

“各凭本事,先到先得!”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听说你只是个果农?

听说你们家里只有两个人?

你们死活关我屁事

一单赔付的保证金就400多

不薅白不薅

就这样

在UP主的带领下

羊毛党们如同蝗虫过境

一夜薅光了店铺的十万保证金

最后店铺倒闭,果农破产


但有人看了上面可能会觉得

毕竟UP主没有犯法

而且是店家操作失误在先

应该自己负责

我们往常理解的“薅羊毛”

一般都是抢一些小福利

是店家主动发放的互惠互利活动

大家抢了只是图个开心

但这次事件的本质区别是

他们根本不是为了优惠和占便宜

而是明知道店家会破产倒闭

还是这样做了

借网友的话来说

这不是薅羊,这是杀羊

钱,钱,钱

赤裸裸的欲望就这样显露无疑

而且这并不是第一个

也不是最后一个

前段时间,拼多多就因为漏洞

一夜被薅了200多亿

这已经不仅仅是几个人能做到的

早就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一直以来

都有各种各样的“福利群”

专门每天搜各种写错价格的店下单

等着卖家发不了货然后投诉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这不是在“蓐羊毛”,这是在“杀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