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聘、自主評職稱、自主設置崗位 我區出臺政策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

  天山網訊(記者 馬蓓)職稱可越級申報;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擴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權限……近日,自治區人社廳印發《關於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為目標,以健全人才流動配置機制為重點,打破妨礙人才流動壁壘,建立政府宏觀調控、市場公平競爭、單位自主用人、個人自主擇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誠信服務的人才流動配置新格局。

  擴大事業單位用人自主權

  《意見》指出,切實保障用人主體自主權。進一步擴大區級事業單位和各地州市人才招聘自主權,招聘計劃實行備案制。支持區級事業單位自主設置崗位條件,自主制定招聘方案,自主組織實施招聘工作。

  區級事業單位和各地州市可根據招聘計劃和實際需要,適時自行組織招聘人才,也可參加自治區人社部門每年統一組織的赴內地春季和秋季人才招聘會,及時補充急需緊缺人才。支持採取授權、委託、資助或購買服務等靈活方式,引進人才。

  在高等學校、公立醫院等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探索機構編制備案制試點。允許高等學校、公立醫院、科研院所在核定的編制限額(人員控制數)內自主確定編制使用計劃,報機構編制部門備案。地縣事業單位人才招聘編制使用計劃,由地州市機構編制管理部門審核批准。

  鼓勵事業單位技術人員創新創業

  《意見》明確,支持和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企業掛職兼職和離崗創新創業,按照有關規定保留保障相關權益。黨政機關流動到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機關工作年限視為專業技術工作年限。

  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和自治區重點發展、人才短缺的行業部門補充專業技術人員,可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或通過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的方式考核招聘。

  同時,擴大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用人範圍,注重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選拔領導幹部、選聘急需緊缺人才。企業吸引優秀人才開展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研發,引才所需費用可按規定全額列入經營成本。

  逐步下放職稱評審自主權

  《意見》指出,2019年向行業優勢明顯、人才密集度高、創新能力強的地州市和區直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下放。對南疆四地州下放所有系列(專業)職稱評審權,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逐步向所有地州市和自治區一類企業、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下放。 允許有自主權的用人單位對引進人才和優秀人才破格晉升職稱。

  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本科以上學歷,且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十八年以上的,可直接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

  按照能放盡放的要求,賦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開展科研更多自主權。在遵循科研規律的基礎上,賦予科研項目(課題)負責人 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動權。

  人才到基層一線“福利多”

  落實自治區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政策,加大基層教師、醫務人員和基層工作力量補充力度,組織實施好國家教師支教計劃、 “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和自治區專家服務基層計劃等項目。落實高定工資檔次、鄉鎮工作補貼、南疆工作補貼和正常休息、探親休假等關心關愛政策。

  對在南疆地區、縣級以下基層工作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可提前一年申報首次職稱評審(以考代評除外)。連續三年參加“訪惠聚”駐村、支教、內地服務管理工作及擔任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等基層服務工作,且連續三年考核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直接認定高一級職稱。

  急需緊缺人才可實行年薪制

  允許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自主確定績效工資水平,鼓勵和支持對業務骨幹、特殊人才、關鍵重點崗位建立特殊薪酬制度,實施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辦法。

  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人才密集事業單位,可根據事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自行設置高、中、初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 對區級事業單位引進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博士學位以及各地州市引進各類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不受崗位總量、類別等級和結構比 例限制,直接納入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

  全面放開人才在城鎮的落戶條件

  全面提升城鎮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為人才在關係轉接、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險關係接續、異地就醫及創業扶持等方面提供保障。

  全面放開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和各類引進人才、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精簡落戶憑證,簡化辦理手續。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過公共租賃住房、發放租賃補貼等方式,為人才提供住房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