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人到天才,你应该用这个底层逻辑,重构个人心智模式

从普通人到天才,你应该用这个底层逻辑,重构个人心智模式


世上的牛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天才型,一种进化型。

天才型的牛人,他的核心优势,很早就具备了。进化型的牛人,一开始并不具备核心优势,是通过不断地练习,不断地试验,不断地犯错,然后才获得优势,脱颖而出。

比如,诗人李白是天才型的,杜甫就是进化型的。李白学不了,杜甫就可以学。

作为普通人,我们往往会认为那些很厉害的人,都是天赋异禀,具有我们常人无法企及的能力。

但是,他们中固然有不少是天才人物,但是更多的,在一开始也就是普通人,完全看不出异常之处。

而这些一开始很普通的人,后来之所以成为了牛人,就是因为四个字:终身成长。

很多朋友都表示,最后悔的事情,是大学时没好好学习,高中卯足了劲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但努力却在那一刻戛然而止,放纵自己,结果虚度了很多本该好好积累的时光。

我们总是容易陷入舒适安逸的当下,在达到了成长的一个里程碑之后,要么感觉自己已经足够好了,满足于当下的成功,要么不愿意去承受可能的失败,止步不前,

其实真正的成长,是终身的,而那些所谓的一劳永逸,总会在某一个时刻让你付出代价。


01

什么是终身成长

先讲一个演员的故事。

谭卓是这两年“爆红”的女演员,从《我不是药神》,到在《延禧攻略》中饰演高贵妃,感觉像是一夜之间就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其实并不是一夜爆红。

她2009年出道,当时已经26岁了, 在《我不是药神》里扮演单亲妈妈思慧时,她已经35岁了,这个年龄才算“熬出头”的女演员真的不多。

从普通人到天才,你应该用这个底层逻辑,重构个人心智模式

35岁,搁别人身上都该面临中年危机了。比如海清不就为中生代女演员喊话了吗?

但好像中年危机这事在谭卓身上是没在怕的。

她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中戏上戏北电传媒这样的名校背景,按说已经是“笨鸟”了,但她没有急于求成,反而稳扎稳打,大量阅读、学习、体验,提升自己。

她把很多精力放在钻研艺术上,还曾跑到美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采访各种各样的人。看似是幸运,仿佛被机会突然砸中,其实背后都是努力。

其实很多人像谭卓一样:一开始并没有很高的起点,学业普通、平台普通、能力普通,没有贵人提携,不像那些履历亮眼的人很容易一飞冲天。

但他们凭借“终身成长”,一步步走了出来。

所以“终身成长”,就是一个人不断自我进化的底层逻辑。

这就像一部系统不断迭代的手机,从开始的1.0版本,然后通过自身代码不断更新,性能不断提升,慢慢升级成2.0版本,然后继续更新换代,在一个一个新版本的迭代中持续进化。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持续进化,那他最终面临的就是被淘汰的命运。

02

“终身成长”背后的心智模式

“终身成长”的内核是一种成长型心智模式。

拥有这种心智模式的人,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通过投入热情,教育,努力和坚持来发展自己的才能,他们关注的事情总是能不能从中学到东西,能力能不能变得更强,自己能不能继续成长。

在成长型心智模式的驱动下,这类人更愿意尝试新事物,拥抱新变化,认为错误和失败在所难免,所以总是敢于直面和克服挫折。

但是大多人所秉持的往往并不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而是与之相反的:僵固型心智模式。

持有僵固型心智模式的人,他们相信人的天分和才能是固定不变的,他们没法通过任何方法来做出改变。

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僵固型心智模式,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 · 德伟克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出来的。

要判断自己所拥有的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僵固型心智模式,可以问自己几个基础问题:

1、你觉得智力和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吗?
2、你认为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吗?

如果否定,那你持有的是僵固型心智模式,反之,则是成长型心智模式。

从普通人到天才,你应该用这个底层逻辑,重构个人心智模式

当我们拥有了成长型心智模式,我们才能敢于去尝试和探索,以自身进步为标准,不断成长和超越自己,从而变得优秀,获得成功。


03

如何重构终身成长的心智模式

从僵固型心智模式转变为成长型心智模式,并不是一个瞬间的闪念就能大功告成。你要像其他技能的磨炼一样,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加强,形成新的思维习惯。

1、深刻理解

要转变心智模式,我们要对不同的心智模式有深刻的理解。

关于这两种心智模式的区别,主要有3点:

· 僵固型心智模式认为智力能力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所以这类人总是喜欢表现自己,不惜代价去证明自己;成长型心智模式则相信智力能力是可以发展和提高的,他们的原则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 僵固型心智模式认为如果需要付出努力,那就说明自己不够聪明;而成长性心智模式认为,不断努力就可以不断进步。

· 僵固型心智模式认为失败和犯错是自己无能的一种证明,所以会拼命避免和隐藏;而成长性心智模式则认为挫折和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从中能够学习到什么,所以他们总是愿意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2、观察和聆听

你可以回顾一下整体的工作生活,观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采用僵固型心智模式,然后聆听这个心智模式是如何“说服”你的。

比如你失恋了,僵固型心智模式会对你说:“你不够好,不够优秀,你永远也成为不了理想的恋人。”

当你面对一个新的挑战的时候,僵固型心智模式会建议你说:“你可能没有这么大能力,还是回避吧,不然失败就丢脸了。”

在观察和聆听的过程中,你就能够感觉到僵固型心智模式是如何真正地影响你的。

3、对话

当你观察到了自己的僵固型心智模式之后,你就要接受它,直面它,然后以成长型心智模式来与其对话。

比如,你遇到失败了,面对僵固型心智模式,你不需要压制内心的恐惧,而是接受它,对自己说:“我知道自己失败了,我暂时还不太擅长做这件事情,但是我可以从失败中理清思路,做一次新的尝试。”

用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对白的来打破僵固性心智模式的人格,我们就能够转换心智模式,从而持续成长。

4、行动

基于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引导,你就可以采取对你的人生更有帮助的积极行动,开始探索,拥抱变化,从而让自己真正地得到成长和进步。

比如,你在被批评的时候,成长型心智模式会引导你去认真对待负面的反馈。接下来,你就需要去找到自己被批评的原因,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问题,那就及时去纠正错误的行为,用一种更好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来处理类似的问题。

重要的是,我们愿意进行心智上的对话,然后通过积极的行动来转换心智模式,逐渐形成新的心智习惯。

从普通人到天才,你应该用这个底层逻辑,重构个人心智模式

04

不断成长,不断进化

作为一个普通人,终身成长的能力是我们最重要的能力。

能不能持续进化,是拉开人与人距离的最重要原因。

也许我们出身比不上别人、智商比不上别人、读的学校比不上别人、能力比不上别人。

但是,只要有终身成长的思维,我们在持续进化,最后成就未必比不上别人。

所以,请一定要把僵固型思维转化为成长型思维,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尝试人生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并且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

遇到挫折,你唯一考虑的一件事就是:

我能不能从中学到东西,我可不可以变得更强,我能不能够继续成长。

当你不再用当下狭隘的视角来定义未来,而是不断重构自己,不断积累智慧和实力,最终,你将走过生活里的一个个里程碑,实现富足而丰盈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