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裡最尷尬的后妃陵,早年備受寵愛的齊妃,為何會突然失寵

在清朝的清西陵裡,有一處唯一的阿哥園寢,這裡面的人和曾經的齊妃有著怎樣的關聯?早年備受寵愛的齊妃,又為何會突然失寵,在她死後又是如何成為了清西陵最尷尬的后妃陵。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去解惑一下這其中的皇家秘密。

清西陵裡最尷尬的后妃陵,早年備受寵愛的齊妃,為何會突然失寵

說起齊妃李氏,無論早年的地位還是生孩子的數量,她都非常佔優勢。那為什麼在她死後,卻僅僅葬在了寒酸的妃園寢呢?要說清這個問題,必須得說到清西陵的另一個特殊地方,那就是清朝皇家陵園中唯一的一座阿哥園寢。

要知道清朝皇家陵園等級森嚴,陵墓頂部瓦片的顏色是有的嚴格規定的,皇帝、皇后、親王的陵墓頂部用的是黃色瓦,妃子、格格們用的是綠色瓦,而這唯一的阿哥園寢,頂部用的卻是黑色瓦,那是等級最低的顏色啊。那麼這個阿哥園寢裡葬著什麼人呢?

這裡葬著的,正是齊妃李氏所生的小兒子弘時。當年弘時去世的時候已經成年,但是沒有任何的封號,所以它的園寢只能被稱為阿哥園寢。那麼弘時為什麼沒有封號呢?在影視劇裡,弘時的形象一直很不入流。他調戲父親的妃子瑛貴人,聽人唆使,公開為雍正的政敵,皇叔允禩求情。甚至最終為了爭奪帝位,不惜派殺手刺殺弟弟弘曆。也正是因為種種的劣跡,最終惹怒雍正,這才落得個阿哥的結局。可弘時真的是這麼一個人嗎?

其實,事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史料記載:乾隆在後來回憶當中曾經給過弘時四個字的評價,叫“放縱不羈”。也就是說,弘時只是一個率真任性的人,並不是像影視劇裡面描繪的輕挑狂妄之輩。那麼,這樣的弘時又為什麼會沒有封號呢?史學家認為,這還是和爭奪帝位有關。

清西陵裡最尷尬的后妃陵,早年備受寵愛的齊妃,為何會突然失寵

在弘時小的時候,經歷過宮廷劇變。那就是康熙兩廢太子,父親兄弟反目成仇,這讓他心裡有了不該有的種子,那就是爭奪帝位。然而不巧的是,雍正登基後一些不經意的行為,又恰恰刺激了弘時,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康熙的週年忌辰。當時雍正自己沒法去,也沒派當時已經成年的弘時去,而是派了當時只有13歲的弘曆去。

按說祭祀先帝,這可是皇家大事。怎麼能派一個13歲的未成年的孩子去呢?而事實上,不僅第一年,第二年,雍正仍然是這樣的。這個意思很明顯,將來接班的不就是弘曆嗎?而正是因為雍正過早地透露了接班人的秘密,結果弘時難免心存怨恨。他更加靠近父親的政敵皇叔允禩。而又因為公開支持允禩,雍正震怒也就不足為怪。

據史料記載:雍正一怒之下曾公開聲明,就此斷絕和弘時的父子關係,並將他從皇家玉牒中清除出去,然後圈禁他。只是他並沒有想到,失去自由的弘時卻很快鬱郁鬱而終,死的時候年僅24歲。那麼,弘時的這種結局對她的母親齊妃李氏又會造成怎樣的?

李氏一共生了三子一女,本來是很受雍正寵愛的。可弘時的舉動確實讓李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雍正看來,弘時的任性,不爭氣,都是因為齊妃李氏對他的溺愛所造成的。原來,李氏所生的第二個兒子弘昀長到11歲的時候,突然得病死了。受了打擊的李氏自那以後,就把全部的愛和希望都傾注在了小兒子弘時身上。

清西陵裡最尷尬的后妃陵,早年備受寵愛的齊妃,為何會突然失寵

所以,當弘時在政治上公開和自己對抗的時候,雍正很自然的就牽怒於李氏。而且正是因為這種遷怒,也就造成了雍正在位十三年的時間裡,原本只是侍妾的年氏,鈕鈷祿氏,他們的封號從妃升到貴妃,再到皇貴妃,而李氏卻一直沒能晉升。最終,在公元1738年,當63歲的齊妃病逝的時候,原本早年就是側福晉的她,也就只能尷尬地葬在妃園寢裡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