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法智:11月上旬私募违规事件综合

PE法智:11月上旬私募违规事件综合

导读

监管千万条,合规第一条!没有合规,私募行业将无法持续发展。PE法智第一时间总结了昨日新闻中关于私募合规的三条新闻呈现给大家。

一. 广发银行代为推荐私募基金

2012年,广发银行根据其内部《私募股权基金(PE)代为推介合作产品方案》,在行内代为推介私募股权基金。基金于2019年8月到期,出现账面浮亏,且到期无法收回投资本金及收益的情况,引发消费者投诉。

根据资料显示,该违规的基金是广发银行在2012年引入的“中金润合”及其平行基金,由中金创新(北京)国际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发起并主动管理,于今年8月7日到期,截至目前处于账面浮亏状态。部分投资人要求收回投资本金及收益。

经查,广发银行存在以下违规行为:未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未妥善保管推介过程文件资料、在对内部营销人员的相关推介培训材料中,未提及并分析基金潜在的风险、在合作机构准入及相关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准入方面未严格按照产品方案执行和推介环节未按照制定的产品方案完全落实相关履职工作。

PE法智点评:

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在进行私募基金销售时,针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评估是必须的流程,通过测试,一方面可以让私募机构充分了解投资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投资者通过这种形式判断自己是否具有相应的风险承担能力。这个测试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私募销售机构,在私募基金的销售过程中,应严格履行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自觉遵守基金业协会的相关规定。

PE法智:11月上旬私募违规事件综合

二. 基金业协会发布失联私募机构最新情况及公示第三十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公告

11月6日,中基协发布了失联私募机构的最新情况及第三十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公告。公告显示,协会在自律核查工作中发现45家疑似失联机构。协会通过该45家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中登记的固定电话、手机号码、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无法与其取得有效联系。公告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仍未与协会联系的私募机构,认定为失联机构。

PE法智:11月上旬私募违规事件综合

PE法智:11月上旬私募违规事件综合

截至2019年11月5日,协会已将857家机构列入失联公告名单,并在协会官网列示。依据协会发布的相关规定,857家机构中,352家机构已被注销登记;14家机构已自行申请注销登记。

PE法智点评:

截止到2019年11月底,协会已经注销了14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包含主动注销1700家、依公告注销12197家和协会注销578家。对于疑似失联私募和失联私募的统计和

公示,有利于投资者在投资前通过查询来了解拟投机构是否正常,提前规避投资风险。

PE法智:11月上旬私募违规事件综合

三. 上海浦东私募基金管理人全面排查!

11月6日晚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浦东新区金融工作局向浦东新区辖区内各私募基金管理人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浦东新区私募基金管理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注册地位于浦东新区且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到通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排查材料加盖公章的PDF彩色扫描件以及附件材料电子文件打包为一个压缩文件报送至邮箱。

其中附件内容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问卷(3张表)、私募基金问卷(1张表)和承诺函。其中,私募基金管理人问卷主要包括私募管理人基本信息、关联问卷、合规问卷,私募基金问卷主要涉及产品备案和运作情况,承诺函要求对提交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性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情况。

未按本通知要求提交材料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被依法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自律管理措施及相关联合惩戒措施,该等私募基金管理人可能面临被列入异常机构名录、被加入黑名单、被注销管理人登记、无法办理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及基金备案、无法办理工商变更、因负面信息而无法租赁相关办公楼宇、暂停享受财政扶持资格等不利后果。

PE法智点评:

在目前的私募基金监管体系中,对其实施监管的机构有证监会、各地证监局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于私募基金来说,监管机构的监管手段包括个案检查、专项检查,私募基金排查中的自查部分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动降低自身合规风险的有效手段,原因很简单,没有谁比管理人更清楚自己的情况。

我们的观察

未来,新《备案须知》即将落地,协会逐渐加大对私募合规的监管,强监管是私募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自查,排查,还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市场化信用体系,这些合规手段都能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良好的投资环境,最终实现私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