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劉慈欣難得上了一次熱搜,稱《上海堡壘》是受害者,言論一出評論下面可以想象的一陣沸騰。可《上海堡壘》被噴並不只是因為鹿晗主演,還有很多因素,如果大劉沒有考慮其他因素就這麼說,那我只想說:大劉,電影圈的事,你就別摻和了。

劉慈欣為何要幫《上海堡壘》說好話?

“它沒有網絡上說得那樣不堪,網絡的負反饋,分越低就越往低了打,不太正常的一種導向。我覺得它可能是一個受害者。我們需要大量像《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壘》這樣的電影出現,需要大量的嘗試,才能積累經驗,把我們整個的產業帶動。”

請注意這段話的背景,是劉慈欣在參加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的採訪,以劉慈欣在科幻圈的地位,他自然不可能為這樣一部足可以寫入中國電影史冊的“大片”站臺,那他為什麼要這麼說?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因為網絡上廣泛討論的《流浪地球》開啟的國產科幻片大門被《上海堡壘》關上的言論。中國科幻片市場一直被國外科幻片擠壓、蠶食,近二十多年我們在熒幕上看過的無論好片、爛片都是國外影片,而作為中國科幻圈領軍人物,劉慈欣自然不會甘心。

自身《三體》小說因為國內技術不成熟而波折不斷的劉慈欣看在眼裡必疼在心上,這是絕佳的一次中國科幻覺醒的好機會,所以他必會出來說句話,不是為《上海堡壘》說話,而是為中國科幻片的未來說話,不想《流浪地球》帶起的中國科幻片熱潮被《上海堡壘》撲滅,希望各投資方還是要勇於投資科幻片。然而,這次劉慈欣的這些話,不嚴謹。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上海堡壘》的失敗難道只是因為網友不喜歡鹿晗、對這部戲有偏見?如果真是這樣那同樣是流量明星的張藝興、李易峰、易烊千璽參演的《一出好戲》《動物世界》《長安十二時辰》為何票房口碑雙豐收?除了大家認為國產科幻不如國外科幻之外,不就是因為它自己質量不行?!

鹿晗那為了髮型而半戴著的帽子造型我就不說了(網傳《少年的你》原定鹿晗主演,可因為要剃頭被拒),劇情混亂、臺詞不知所言、人物乾癟不豐滿、鏡頭語言雜亂不堪、細節嚴重不到位,拿十年前兒童動畫片的水平來捆綁營銷國貨情懷,實際上是明顯的急功近利,關於《上海堡壘》出現的各種問題多到如果用鏡頭拍下來估計票房都不比本片少,就這樣一部導演能力不到位、演員不上心、編劇不用心的電影指望觀眾支持?自己不爭氣怪別人?我們不是沒有心,我們看得出來。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科幻片的未來與影片質量不是一回事,大劉關心中國科幻片未來發展的心情我能理解,可中國科幻片的發展靠的是工匠精神、鑽研精神,如今拍出一部亂七八糟的電影還不讓大家說是爛片,為什麼?觀眾是有讓中國科幻片覺醒的能力,可我們觀眾也有有對爛片說不的能力。大劉,《上海堡壘》已經拿我們當一回傻子了,你就不要再那我們當傻子了,就當我求你了。

中國科幻片與國外科幻片不一樣?

一九O二年,世界上最早對電影藝術、技術作出卓越貢獻的法國工藝家喬治·梅里愛,根據儒勒·凡爾納的故事《從地球到月球》和《環遊月球記》,自己編導設計,自己參加演出,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學幻想片《月球旅行記》。從那時開始國外科幻片開始迅速發展。文化創作需要經濟土壤的滋潤,而我們那時並沒有這樣土壤。

90年代開始國內逐步引進國外大片,這些大片也以光碟的形式佔據那時人們主要娛樂場所:錄像廳。那時的我們自己的娛樂產業還沒發展起來就開始接受國外已經成熟的娛樂體系,著實令我們大開眼界。由於本土沒有科幻片發展土壤,片方不用自己費力去想開發項目,直接引進國外科幻大片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何樂而不為?內部的不發展和國外科幻片的迅速擴張使得國產科幻片幾乎沒有出頭之日。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而國內觀眾從錄像廳就遺留下的毛病也開始凸顯:只要特效好,劇情都不是問題。所以只要是特效到位,劇情卻說不通在國外遇冷的電影在國內必狂卷票房。國內觀眾對情懷還極其買賬,因為年少時期全都是這些國外大片陪伴,如今這些大片大IP重啟就想去為童年補一張電影票,最近剛上映的《終結者:黑暗命運》就是如此,首週末2.9億,中國市場貢獻2.8億。而國外影人也看準了這點,將中國作為第一票倉,就算在本土無人問津,到中國也一定大賣,反正人傻錢多還不“挑食”,掙錢就是這麼簡單。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國內影人看到科幻片如此大賣也必定動過心,怎奈“心有餘而力不足”。科幻片要求很高,首先要有一個好劇本,因為科幻涉及到的東西很多、面很廣,一不小心就有漏洞,其次特效製作週期長,演員還需要對著綠幕進行無實物表演,難度很高,往往除了主演是真的剩下的什麼都沒有,全靠想象去演,國內演員基本上都沒有這種經驗,而國內上一部也是第一部全綠幕電影則是《爵跡》,結果怎麼樣大家也都知道了,更加諷刺的是,《爵跡》的評分居然必《上海堡壘》還高9分。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看看我們在《上海堡壘》沉沒之前什麼種類影視劇最多:瑪麗蘇劇、流量劇、抗日神劇。一部科幻片單就打磨劇本的時間幾步流量劇都出來了,而且投入產出比極高,《流浪地球》光劇本就打磨好幾年,放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是沒有人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的。而且投資商也不敢冒險,雖然以小博大獲得的回報高,可也得搏贏,如果輸了那真是什麼都不剩,《上海堡壘》就是對自己、對市場盲目自信的悲慘下場。連最基礎的影片質量我們都很難保證,我們拿什麼去跟國外科幻鬥?所以,有些人乾脆就不鬥了,乾脆全部進口,

這就是中國科幻片的悲哀,也是中國科幻人的悲哀。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中國科幻片除了自己質量不過關站不起來之外,還因為有這麼一群人把國產電影“往死”去踩,他們以吹捧國外電影抬高自己,彰顯自己與眾不同和學識淵博,同時痛批國產電影以顯示自己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國外電影一上映就以寫小說的盡頭為其背書,國產電影則被貶的一文不值。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國內電影拍的好他們噴,不好他們更加高潮,換到國外電影就會給他們百般解釋。《戰狼》一打多是不合理,《第一滴血》《敢死隊》《疾速追殺》等一個人可以打一個師他們說“這種爽片要什麼邏輯,爽就完了”;《流浪地球》劇情、質量、特效均在線上,可他們用寫論文和搞科學研究的眼光去看待這樣一部娛樂大片,《海王》這種只有特效的電影卻被吹上天;《攀登者》《中國機長》《戰狼2》《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凡是取得好成績的電影均在他們的鎖定範圍之內,國產電影出現一些情節就是不合適,國外影片出現了就是各種誇讚。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用金星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沒想到你還有兩幅面孔哪!看起來是很可笑,可如果你知道這是真實存在的,你覺會覺得這是可悲的。

《流浪地球》剛上映時這群人依舊衝鋒在前,直到後來口碑呈逆天之勢才自知無力迴天從而收起“武器”。如今,他們用相同的話術去對待《上海堡壘》,只是《上海堡壘》自己不爭氣,牆倒眾人推,雪中送炭沒幾個,可“錦上添花”還是敢的,於是乎,《上海堡壘》成為了今日之《上海堡壘》。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我們都想讓中國科幻片站起來,如今國家強盛,文化輸出,我們當然樂意看到這樣的場面,可這並不是劉慈欣的愛屋及烏可以做到的。劉慈欣的“舔犢之情”我能理解,可成功不是護出來的,是探索出來的。那群“噴子”們之所以毫無顧忌不就是因為實力不夠給了他們機會?如果自身實力夠他們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繼續躲在陰暗角落不敢見人,因為他們“見光死”。《上海堡壘》的問題還沒有上升到科幻片那個大層次,它自身質量都做不好也就只是一個電影質量問題。

如果說一定要我為了中國科幻片的未來而去原諒《上海堡壘》這樣的電影,那這樣的未來我寧可不要。

劉慈欣說《上海堡壘》還可以?大劉,電影圈你就別摻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