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2019年8月9日,在萬眾矚目之下,《上海堡壘》如期而至,帶領著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一個新的紀元……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這個是電影上映前,很多媒體對電影的評價,的確,在《流浪地球》建立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之後,所有人對中國科幻電影已經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是對中國科幻電影崛起的興奮,自然對這個號稱可以接棒《流浪地球》的電影,充滿了期待。

其實這些媒體都是有點too young too simple,看了演員陣容,猛然間發現一個名字,得了,該散的就散吧,幾十塊錢的電影票還能吃頓肯德基的,去看電影就是跟自己膈應。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電影上映之後,便在網上掀起了狂風暴雨辦般的反響,基本上都是諸如一些:中國科幻電影或始於《流浪地球》,止於《上海堡壘》等等,這些人真的是可笑,這明擺的事情,還用得著說?

就好比你在路上看到一坨狗屎,從外表已經看出了這是什麼東西,但是你不信邪,便要去嘗一口,然後嘗完了之後,大呼居然是狗屎!!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作為一個普通人,知道是狗屎大可以繞道而行,但是作為一個非專業影評人,明知道是狗屎,還是要嘗上一口的,不過心裡糾結許久,不敢去電影輕易嘗試,生怕周圍人知道了之後,會造人背地裡嘲笑,於是猶豫至今,本來準備等熱度稍微過去一點再去看看,然而驚訝的發現,我再不去看就看不到了,電影在上映一個多星期之後,居然準備下映了!!

秉著一個再不去看看,別說一坨熱狗屎了,連狗屎都吃不上了,於是趕緊買票去吃了……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電影之後,我從電影院出來內心久久的不能平靜,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完全可以勝任科幻電影標杆的存在,廢話不多說,作為一個非專業影評人,要開始我的非專業點評了。

首先我要反駁一些網上的觀點,因為我從這些細節能看出電影製作過程中的深思熟慮。

關於鹿晗作為軍人不剪頭髮的問題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這個是可以理解的,鹿晗作為頂級流量明星,有著其自身特殊性的,作為偶像心中的完美形象,怎麼能夠做出剪頭髮這麼醜的事情呢,還要不要在娛樂圈混了,萬一粉絲看到偶像不完美的一面不粉了怎麼辦?誰來承擔?

要知道鹿晗作為韓國組合出道,回國發展之後,唱歌又不行,跳舞又不行,就靠著一張嬌滴滴的臉蛋,來保持粉絲心中完美的愛豆形象,你要他剪頭髮,那不是要他命麼,以後還要不要參加綜藝圈錢了?你們的要求太高啦。

關於特效問題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還有一個讓人詬病的是特效太渣,其實你們比較的對象錯了,《流浪地球》百分之七十五的特效都是中國團隊完成的,而《上海堡壘》是重金請的韓國的特效團隊,我記得上一個重金請的韓國團隊的作品應該是《爵跡》,你和《爵跡》比較一下,是不是覺得特效良心多了。

再說了,電影投資三個多億,鹿晗一個人就要拿走一個多億,還剩兩個億,舒淇再拿走一部分,其他人拿走一部分,再道具場景分一分,還有一些應酬,到了特效的方面,估計也就剩下千萬了,請的韓國的特效團隊估計也是中國網遊工作室一類的團隊了,特效這樣已經頂天了,你總不能期望什麼電影都能有一個像吳京這樣拿不到片酬還自己掏腰包墊資的演員吧。

關於片酬問題

說到這裡,又有人要說了,要不是鹿晗拿了一個多億的片酬,把錢用到特效上,電影特效也不會這麼爛了,你們這些人,說你們什麼好呢,對於鹿晗這樣的頂級流量,一個多億的片酬還算多?

鹿晗可是號稱有六千萬粉絲的頂級流量,按照電影票折扣價最低九塊九來算,乘上六千萬,那也有六個億了,投資方這麼一算,穩賺不賠啊,妥了。

當然對於電影最後的票房,要怪只能怪鹿晗宣傳的不給力,不來個染黑髮當粉絲福利什麼,那粉絲能有積極性麼?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再說了一億多貴麼,作為北京人,現在想在北京好的地段買個房沒有一億多夠麼?穿大牌,坐遊艇,住豪宅,開豪車,哪個不要錢的,一億多貴麼?北京的工資標準,一個高級白領一個月的收入怎麼著也有兩三萬,就拿三萬塊錢算,一年就是三十六萬,一個億也就不吃不喝攢二百七十七年就夠了,多麼?

關於配音問題

還有配音問題,看過電影的都能發現配音很多地方存在口型不對,其實這個也能理解,不配音難道給你放“1234”的臺詞,那多不尊重觀眾,作為流量明星,背臺詞那是他們該做的事情麼,我親自到場就給你面子了,再說我忙著呢,拍攝的時候還要打遊戲,哪有時間背臺詞,再說事後配音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那麼麻煩的背臺詞呢?

關於電影劇情

有人說電影設定不對,都末日了,上海人民還要上班,還有逛街的,太不合理了,其實這個是非常合理的,一個城市有很多崗位是不可或缺的,他們默默奉獻,早起晚歸,他們維護著城市的衛生,讓我們像環衛工人致敬!!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這個點我也不知道怎麼圓了,抱歉。

還有人說作為科幻片,一點都科幻,設定的是2035年,那個時候的科技感覺還不如現在,現在雖然沒有普及,但是好歹都有無人駕駛了,幾十年後居然沒有一點的進步,還有上海大炮的設定太蠢了。

其實這個也好解釋,據說這部電影是從2013年開始劇本創作,2014年概念設計,我們姑且相信這個是真的話,那麼一切都好解釋了,2013年、2014年的時候,哪能想到科技會進步這麼快,居然無人機都能民用、家用了,若放在現在,直接用一個無人機來導航,就不用主角親自架飛機去指引大炮了,大喊著“向我開炮”。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PS:寫到這裡,我又忍不住去看了一遍《英雄兒女》,在這裡,為不怕困難,敢於犧牲的革命前輩們致敬。)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恩,都怪劇本創作的太早了。啥,為什麼不能與時俱進?因為沒錢做特效啊,做一個未來科技城,哪有現實取景省錢,啥,電影耗資三個多億,為什麼會沒錢?錢都給主演了呀,流量啊,懂不懂,是做電影重要還是圈錢重要,怎麼就拎不清呢。

關於披著科幻外衣的愛情故事這一點要說明一下,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其實就是愛情故事,但是電影裡面的這些戲份是在太尷尬了,主要是滕華濤導演就是拍言情的,他不想讓人覺得他拍的是愛情片,而是一部科幻片,所以改了很多的劇情,所以要怪就怪導演,跟主演沒關係。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那有人要問了,既然導演對言情戲可謂是輕車熟路,為什麼要改變,這當然是要尋求轉型了,現在演員一個個都要轉型,導演為什麼不行?那個說是為了蹭科幻元年熱度的,趕緊趕出去,瞎說什麼大實話。

網上還有小股的聲音說舒淇演的不好,舒淇作為一個有顏值有演技的人,應該可以演的更好的,其實說這種話的人,肯定都是沒上過班的,起碼是沒有上班的時候遇到過挫折的,當你辛辛苦苦的工作著,然後有些同事每天也不幹活,遲到早退的,還拿著比你高的工資,你還能認認真真的幹活麼?

《上海堡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得上是中國科幻電影標杆

所以綜合來說,《上海堡壘》堪稱中國科幻電影的標杆,只要拍的科幻電影能避開《上海堡壘》所有的雷區,就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從長遠來說也象徵著粉絲向的鮮肉擔當電影末日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