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山村定格 一对80后夫妻在异乡山村幸福的坚守

他,信阳市平桥区人;他的妻子,平顶山市鲁山县人。他俩为了共同的教育梦想放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选择了异乡偏远的大山深处,默默的坚守十载。他就是——罗山县山店乡熊店小学校长朱远洋。


人生在山村定格 一对80后夫妻在异乡山村幸福的坚守


“他要留下来”

2008年7月朱远洋从信阳师范学院本科毕业,参加罗山县组织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一位人民教师。

2008年9月2日他背着行囊,五次转车,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离家120多公里外的罗山县山店乡熊店小学。看到眼前的一切,他美好的梦想荡然无存,心里莫名地升起许多失落与惆怅。那是罗山县最南端、依偎在豫鄂交界的大山脚下,离湖北只有3里路的一所村级小学。学校四面环山,村民的房屋零零散散的分布在沟沟坎坎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真的要在这里扎根,将美好人生定格在异乡偏远山村吗?在犹豫不安中,他上了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节课。


人生在山村定格 一对80后夫妻在异乡山村幸福的坚守


“他要在这里安家”

2009年8月,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把家安在熊店小学,主动申请把妻子调来。2008年,他和妻子同时考上罗山县小学教师。妻子是平顶山鲁山县人,在罗山县定点招聘教师时报考了交通较为便利潘新镇。

他把想法告诉了父母,母亲看到他认真的样子,眼泪就出来了:“我们都老了,你爸身体又不好,还指望着你回到身边来照顾我们……”其实他一直深怀愧疚,他是父母疼爱的儿子,父亲2004年做过肾移植手术,干不得重活,家人都希望他在家乡工作,能照顾到家庭。父亲犹豫半天说了句令他很欣慰的话 :“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我们不能拖后腿。”当他走出家门时,父母满眼泪水,舍不得他,却尊重了他的选择。

就这样,他在山区里安了家,现在孩子已经7岁了。山店中心校陈世卫校长说:“山店的教师从来都是想办法调出去,这是从外乡主动申请调来的第一例。”


人生在山村定格 一对80后夫妻在异乡山村幸福的坚守


时间一晃,10年过去了,在他夫妻二人的带领下这几年先后又有7位年轻人扎根到这里。 他经常对年轻教师说: “山里的条件苦点,没事儿,年轻人在哪儿干都得脚踏实地好好干。 我们虽然艰苦,但与淳朴好学的孩子相伴我们很快乐、很幸福! ”

他将执着和奉献留守在熊店小学,把责任和爱心寄存在遥远山村。大山已习惯他的笑语,学生已习惯他的陪伴。他在这里定格人生,让山村因教育而美丽!

(本文转载于【师训文卫】,经【凯升融媒】编辑,转载此文请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