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字說10年•減」這家企業全國3000多個項目中,濱海新區這個創下了審批最快紀錄

「10字說10年•減」這家企業全國3000多個項目中,濱海新區這個創下了審批最快紀錄


從曾經的塘沽、漢沽、大港,到今天的濱海新區,時光已悠悠走過十年。2009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天津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渤海灣畔的這片沃土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天津濱海新區挺立國家改革開放大潮的潮頭,為加快實現中央賦予的功能定位,全面開創開發建設新局面。繼首創“一顆印章管審批”並在全國複製推廣之後,新區不斷推行“放管服”和“一制三化”改革,在“五減四辦”、容缺後補、證照分離、無人審批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同時,濱海新區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宜居新城,嚴格落實市委“1+4”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在區域發展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濱海經驗”。



「10字說10年•減」這家企業全國3000多個項目中,濱海新區這個創下了審批最快紀錄


為企業“減負”:辦公更方便更快捷

堅持改革創新釋放發展活力是重要的“濱海經驗”。近年來,濱海新區不斷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一制三化”政策落地,推動政務一網通平臺與各部門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打破地域壁壘,打通數據屏障,真正實現“一窗受理、全城通辦”。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全面推行“馬上辦、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全面落實“多證合一、證照分離、照後減證”,推進無障礙、無紙化、無人化和無差別審批,讓“最多跑一次”成為常態,爭取實現“一次都不跑”。

今年,濱海新區在辦理碧桂園天津公司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優化辦理流程、壓縮辦件時限,企業從摘地到開工,僅用時35個工作日,創下碧桂園全國3000多個項目中審批速度最快紀錄。

新區發力,各開發區也在比拼。天津港保稅區在深入推進“一制三化”改革方面狠下功夫。其中,深化“減事項”改革,減少審批事項19個;深化“減材料”改革,建設項目審批5個,事項申請材料由51個減少為13個;深化“減環節”改革,行政許可事項平均審批環節減少25.7%;深化“減時限”改革,平均審批提速35.2%;深化“馬上辦”改革,34%的行政許可事項窗口辦結;深化“就近辦”改革,新設航空物流區服務大廳,實現空港、臨港、海港、物流區四個政務服務大廳的業務通辦。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城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登記”和“建設工程安全措施備案”合併為“天津市房屋建築或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安全登記”,與施工許可一併進件、同時出證,同時還取消了合同備案、建築節能技術資料、年度投資計劃等要件,將審批要件從13項精簡至7項,有效簡化了審批手續,縮短了辦理時限。特別是在“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審批,進一步優化服務,壓縮審批時限方面,實現了在政務服務中心綜合窗口“立等可取”的審批效率。

“針對生態城高頻次發生的民辦教育機構行政審批事項,我們加強部門聯動,優化審批流程,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了證照聯辦,讓企業只跑一次就能同時拿到‘營業執照’和‘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生態城行政審批局局長吳小麗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辦理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需要先向行政審批部門申請辦理“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之後再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辦理“營業執照”,證照齊全後才具備開辦條件。按照原來的辦理流程,企業需要6到7個工作日,至少得跑兩次才能辦理完畢。

流程優化後,通過審批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內部流轉、網上申請,企業可以一次性辦理“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實現證照統發。也就是說,企業只要3個工作日,只跑一次就能拿到證照,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為城市“減排”:以人為本建設宜居新城

“要以濱海新區為龍頭,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集成、集約、集群發展。”按照《國務院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濱海新區以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宜居生態新城區為目標,牢固樹立“環境也是生產力”的理念,走出了一條具有濱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新區嚴格落實市委“1+4”溼地自然保護區規劃,在大港溼地實現了退居、退企、退種、退養,實現了群眾生活的退出、種養殖業的退出、企業的退出。在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規劃建設的736平方公里綠色生態屏障中,濱海新區建設面積約174平方公里,合26.1萬畝,佔全市的23.6%,今年已完成7015畝地的種植任務。

濱海新區有153公里海岸線,今年,新區全面打響了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明確了43項重點任務、171個工程項目,堅持陸海統籌、以陸定海,以最實的措施、最硬的手段、最堅決的行動、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最嚴厲的追責問責,確保實現“清潔渤海、生態渤海、安全渤海”的戰略目標。

新區嚴格執行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積極參與大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聯防聯治,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共治理“散亂汙”企業1788家,完成煤改燃、煤改電工程6.4萬戶,投入11.4億元實施18項南北水系連通工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2018年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降至52微克/立方米,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好成績。

「10字說10年•減」這家企業全國3000多個項目中,濱海新區這個創下了審批最快紀錄


2018年9月,大港環科提標及擴建汙水處理廠項目正式投用。項目全面落成後,出水經再生水廠深度處理回用,深度處理的水用於工業企業、園林綠化及市政雜用,實現水資源再生利用,每年可節約新鮮水約300萬噸,削減各類汙染排放超過2400噸。國投北疆電廠是濱海新區另一家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園區,採用“發電—海水淡化—濃海水製鹽—土地節約整理—廢物資源化再利用”的新途徑,形成了廢水廢渣廢熱“吃幹榨淨”的循環經濟新模式,綠色效應影響深遠。

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蔣寧說:“濱海新區高度重視循環經濟發展,將其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舉措。”企業層面,多年來,已形成北疆電廠等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和長蘆鹽場、天鐵冶金、藍星化工、凱威化工、聯博化工、雲海裕森、津康製藥、裕川建材等多個天津市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層面,以產業共生理念為指導,以循環經濟產業鏈構建為主要載體,推動園區中循環體系建設。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空港經濟區被列為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濱海高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被列為天津市園區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濱海新區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冶金、糧油加工等循環經濟產業鏈。(津雲新聞記者 馬揚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