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分第一有多難?40年不過5位象棋大神!帶你解析等級分的奧祕

標題上寫的是“解析等級分的奧秘”,其實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因為不但普通棋迷很難知道等級分、K值是怎樣算的,就連文章作者也不敢說就全懂了,誰有那麼好的耐心和功夫去搞清楚變動值、實得局分、預期局分、∑號,△號,以及那些複雜的數學公式啊,不知道如何計算,那“解析等級分的奧秘”豈不成了一句空話?不過,雖然不會計算高深的數學公式,咱們仍然可以以一種開放的、閒話的方式來聊聊這個話題,不說能解開奧秘,只是為大家的頭腦多增加一些基本知識罷了,這就好比你看電影《盜夢空間》,你非得要逼自己去弄懂電影裡面那些各種燒腦、複雜的心理學定義,夢中的人腦構建模式嗎?難道看得開心、放鬆不是更重要嗎,當然,你在開心放鬆的同時,增進了興趣,想去鑽研難題,那就更好了。

象棋等級分的說法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 由中國象棋協會負責計算,並且每半年發佈一次(每年一月—日和七月一日各公佈一次,公佈的最低分數:男子為2301,女子為2101),棋手的等級分能夠均衡的、客觀公正的反映出棋手半年來的真實水平。從1982年開始,中國象棋協會決定實施等級分制度,當時棋壇統治者胡榮華胡司令首當其衝佔據等級分排行榜第一位。為了計算等級分,象棋協會制定有預計得分勝率表。即以某一棋手自身的等級分為基數,他在比賽中碰見某一等級分的對手,應該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已經預計好。如果超過這個預計成績,他的等級分就提高,否則就降低,正好則不變。

那哪些比賽才能進入等級分計算之列呢?可計算等級分的比賽主要有兩大類:

可計算等級分的比賽,統稱為等級分賽,包括:

(一)全國團體賽和個人賽;

(二)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的其它比賽。(如聯賽和威凱杯等)

每次比賽之後,棋手等級分的變動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R=K(W—We)式中,△R為等級分的變動值,W為實得局分,We為預期局分,正值為升,負值為降。當然,這個比較複雜,我們並不需要學會具體怎麼去計算,瞭解即可。另外還有一點,在計算等級分中經常可以遇到“k值”的概念,什麼是k值?K值是計算等級分的常數之一,分值越低代表棋手實力越強,反之分值越高,代表棋手實力越弱了(感覺有點反轉啊)。

說了這麼多,估計許多讀者還是一頭霧水:“我還是不會算啊”,沒學會算沒關係,就算是象棋協會,也都是輸入分數後藉助於電腦完成的罷了,咱們普通愛好者,只需要知道設定等級分制度的意義即可。

那麼制定等級分意義何在呢?不是已經有個人賽、團體賽、冠軍賽等各種高規格大賽來證明棋手的實力了嗎?還需要等級分幹什麼?不然也,單個的比賽,反映的是一位棋手一時的成績、狀態,而等級分,由於是每半年一次統計,反映的是一段時期內每位棋手的表現。這麼說吧,單個的比賽等於是百米賽跑,考驗的是棋手的爆發力,衝擊力,等級分計算等於是馬拉松賽跑,考驗的是棋手的耐力、穩定性。

跑過馬拉松,或者只是看過,聽說過馬拉松比賽的朋友們都知道,馬拉松不需要你一開始就有多爆發,多有快,經驗成熟的馬拉松運動員會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技術特點、對手特點來不斷調整自己的跑步過程中的策略,力求在保存一定體力的情況下速度、體能基本優於其餘對手,這樣才能保證較佳的勝算。等級分制度也是這樣,我們可以根據計算棋手的等級分,看出每年棋手們的基本表現情況,一般來說,單次比賽的優勝者還不能完全說明棋手的水平,而等級分制度對棋手的水平實力反映則相對較有說服力。那有些腦洞比較大的朋友又會問了,那要是某個棋手在某個時段狀態不好,但他又不想掉等級分,他乾脆就不打比賽,不比賽就不會輸,不會輸不就不會掉分了?想得未免太天真了,古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努力向上就會後退,從來沒有原地不動的好事,中象協有規定:有等級分的棋手如一年內未參加比賽,其等級分不作變動,第二年降20分,第三年降50分,第四年直接取消其等級分!

等級分第一有多難?40年不過5位象棋大神!帶你解析等級分的奧秘

單次的比賽如同百米賽跑

等級分第一有多難?40年不過5位象棋大神!帶你解析等級分的奧秘

等級分的考驗等於是馬拉松賽跑

等級分制度是從82年開始的,從1982年開始,一直到1990年為止,長達九年的時間,等級分第一人都由咱們當時的棋壇統治者胡榮華胡司令佔據!網絡上有幾張詳細的等級分統計表,既然已有實物,這裡就大膽掠人之美,直接截表了。

等級分第一有多難?40年不過5位象棋大神!帶你解析等級分的奧秘

等級分第一有多難?40年不過5位象棋大神!帶你解析等級分的奧秘

等級分第一有多難?40年不過5位象棋大神!帶你解析等級分的奧秘

等級分第一有多難?40年不過5位象棋大神!帶你解析等級分的奧秘

表中只有2018年的等級分沒有顯示,2018年上半年王天一、鄭惟桐、許銀川、洪智、趙鑫鑫、郝繼超,下半年前六位為王天一、鄭惟桐、許銀川、洪智、崔革、趙鑫鑫,上下半年基本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從以上幾張表格中,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出:常年(四、五年以上)霸佔等級分第一位的棋手,無一例外都是當時棋壇領銜人物,82年到90年胡榮華九年等級分第一,從90年開始,呂欽開始接過接力棒,宣告胡榮華時代告一段落,嶺南雙雄閃耀登場,90年下半年到95年上半年是呂欽時代,95年到2004年是許銀川“稱霸”時代,05年到08年,仍是“嶺南雙雄”皇帝輪流做。2009年開始,蔣川為主的“80後”棋手依次登場唱主角,一直到現在的王天一如一座巍峨高峰矗立等級分榜首無人可及,棋壇有“撼山易,撼天一難”之激賞語!

通過等級分表清晰顯示,胡榮華、呂欽、許銀川、蔣川、王天一這幾位代表了三十年來中國象棋棋手最高水平,應無異議,象棋是承前啟後的,每位等級分第一人皆有人生最高光時段,亦有後來者、取而代之者,這是歷史和事物發展的必然,正因為棋手們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赴後繼,象棋才能有今天的蓬勃發展,可喜可賀。

估計說到這兒,有些看官坐不住了,說你這寫的都是須眉們的等級分情況,那巾幗們的呢?從1982年開始,女子等級分第一人依次為:黃子君、謝思明、單霞麗、胡明、張國鳳、王琳娜、唐丹,其中“坐擁天下”最長者為王琳娜,她從2003年到2011年上半年基本佔據榜分第一,“一姐”唐丹則是從2011年下半年到現在。其實女子棋壇的競爭激烈程度比起男子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鑑湖女俠”秋瑾在一百多年前就說過:“女學不興,種族不強;女權不振,國勢必弱”,近年來,由於女子地位的不斷提高,女子象棋也得到了高度重視,女子象甲、女子名手賽等專項比賽紛紛湧現,並且取得了不弱於男子棋賽的關注度,這是時代之幸,象棋之幸!

附視頻鏈接:中國象棋男棋手等級分排名

https://v.qq.com/x/page/k0630wwgi0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