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種植有講究!按照這6個技巧做,產量高、品相佳

導讀:洋蔥,又被叫做圓蔥、蔥頭等,營養極為的豐富,不僅含有較多蛋白質、維生素,還有硫、磷、鐵等多種有益礦物質,因為具有特殊的辛辣味,是常見的調味蔬菜之一。洋蔥含有豐富的黃酮素,因此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的營養作用。在近幾年,醫學研究證明,洋蔥還具有明顯的防癌功效。洋蔥的需求量很大,已經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也是重要的出口創匯蔬菜。

洋蔥比較耐寒喜溼,適應性極強,耐貯運且產量高,故此經濟效益高。但因為洋蔥是在地下種植,對水肥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需要一套詳細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用以提高洋蔥的品質與產量。

洋蔥種植有講究!按照這6個技巧做,產量高、品相佳

1、選地整地

適宜洋蔥種植的地塊,土壤要以砂土及輕黏土為宜,要求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結構適宜、理化性狀好、耕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土質。

秋季栽培洋蔥時,前茬作物收穫後,需要及時進行耕地,深度以15釐米左右為宜。在耕地之後,立刻耙平做畦,畦的規格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地塊的灌溉條件而定,一般寬度為2米、長度為10米左右的寬畦,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洋蔥的種植密度。如果需進行間作套種,就要根據間作套種作物的要求,決定畦的合適寬度。

洋蔥種植有講究!按照這6個技巧做,產量高、品相佳

2、適時育苗

洋蔥的育苗床,應該選擇土壤肥沃、至少3年未種植蔥蒜類作物的地塊。苗床長度為20米、寬度為1.5米,苗床土應該選用優質的腐熟廄肥,按照1比10的肥土比進行配製。苗床在播種之前,應該澆透水,播種量為一畝地2公斤,在播後,需要及時蓋2釐米厚的過篩土,再蓋上稻草或薄膜,利於保溫保溼。在一週之後,待出齊苗,于晴天傍晚陽光較弱時去除覆蓋物。洋蔥出苗後,具體的肥水管理應根據生長情況加以調節,以保持苗床溼潤最為適宜,出苗之後,可以澆1次小水,再過20天左右再澆1次小水。

洋蔥種植有講究!按照這6個技巧做,產量高、品相佳

3、合理定植

(1)選苗

在洋蔥起苗時,要求用苗鏟或桃鍁,千萬不能用手撥,以免損傷根系。在洋蔥定植前,要清選掉受傷苗、蟲害苗、腐爛苗等,並根據大、中、小分類,定植時應該按類定苗,分類管理,大苗可以適當控制,小苗就需要增加肥水,以促進苗子的快速生長。

(2)定植密度

因為洋蔥的根系弱,葉直立,被蠟粉,圓筒狀,只需要中等強度的光照,適合密植。在隨密度增加,在一定範圍內,產量是逐漸增加的,但單球重逐漸減小。一般適宜的植株行距為14釐米、株距為13釐米時,產植才能最高,每畝土地30000-35000株最為適宜。

洋蔥種植有講究!按照這6個技巧做,產量高、品相佳

4、水肥管理

在洋蔥定植以後,大約20天后進入緩苗期,由於定植時,氣溫比較低,因此不能大量的澆水,但澆水過多會顯著降低地溫,使洋蔥幼苗生長緩慢。同時剛定植的幼苗,因為新根尚未萌發,又不能缺水,因此這個階段對洋蔥的澆水次數要多,每次澆水的數量要少。需要掌握的原則是:不使秧苗萎蔫、不使地面乾燥,用以促進幼苗的迅速髮根成活。在這以後,一般需要每隔10天澆一次水,使土壤見幹見溼,達到促進洋蔥植株生長的效果,還能防止植株徒長。但在採收前7-8天,需要及時停止澆水。

洋蔥對肥料的要求,一畝土地需氮肥15公斤、磷肥10公斤、鉀肥10公斤。在洋蔥定植後至緩苗前,一般不能追肥。越冬的洋蔥,在越冬後需要結合澆越冬水,每畝地塊施人糞尿1000公斤。到春季返青時,再結合澆返青水,並施用一次返青肥。

洋蔥種植有講究!按照這6個技巧做,產量高、品相佳

5、病蟲害防治

目前,洋蔥常見的病害有:霜黴病、灰黴病、紫斑病、萎縮病等,而常見的蟲害有:種蠅、薊馬、紅蜘蛛等。因此,在進行田間管理的時候,要細心觀察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情況,要及時採用藥物防治,採取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充分保證洋蔥秧苗的健康生長,達到品質產量雙豐收的目的。

洋蔥霜黴病:在發病初期,噴灑90%三乙磷酸鋁粉劑400-500倍液、50%甲霜銅800-1000倍液、72.2的普力克水劑800倍液等藥劑,一般間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洋蔥灰黴病:在發病初期的時候,輪換噴淋50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如果必要時,還可選用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及50%農利靈1000-15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

洋蔥種植有講究!按照這6個技巧做,產量高、品相佳

6、及時採收

洋蔥的採收時間一般在5月底或者6月上旬。當洋蔥葉片由下而上逐漸開始變黃的時候,假莖變軟並開始倒伏。當鱗莖停止膨大、外皮革質,植株進入休眠階段,這就標誌著鱗莖已經成熟,需要按時收穫了。

在洋蔥採收後,需要在田間晾曬3天。直接上市售賣的話,可削去根部,並要在鱗莖上部假莖處剪短。如果需要儲藏洋蔥,則不能去莖葉,當葉片晾曬至七八成干時,就可把莖葉編成辮子,懸掛在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儲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