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為瓦房店市貧困村注入“造血”功能

本報訊(記者劉福國)從與瓦房店市五個貧困村建立對口幫扶關係以後,四年來,大連市高新區建立了完善的幫扶機制,累積為五個村投入幫扶資金597.2萬元,治理河道、維修道路,建方塘、扣大棚,為這些貧困村脫貧致富注入“造血”功能。

泡崖鄉五間房村在高新區大力支持幫助下,對產業項目進行調整規劃,由肉雞養殖轉為發展設施農業項目,全村從2015年至今發展設施大棚達到500畝,主要種植油桃、葡萄、櫻桃等水果,年產量在200萬斤,產值達到1000萬元,純利潤在800萬元左右,人平均增收8000元。2018年,高新區又投入扶貧資金40萬元,用於李屯西河、胡屯南河、佘屯南河約2公里長河道治理清淤工作,同時對一條560米水溝進行下管道施工。工程完工,解決了河套兩岸1000多畝水災淹沒問題,加大糧食產量。今年,高新區再投入40萬元,建設7個大棚,面積10畝,轉包給建不起大棚的困難家庭,使這部分人員能通過自己勞動改變生活狀況走上致富道路,同時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駝山鄉王屯村利用高新區扶貧資金138萬元,整治村內主要河道4條,總長度7000餘米,過水路面14處,基礎設施改善,助力村脫貧的步伐,解決了400餘戶百姓出行難問題,幫助200餘戶百姓擺脫了大雨季節生命和財產安全隱患,使2000畝糧田、100餘棟設施農業大棚、500多畝地果樹免遭洪水淹沒的災難,為保豐收促增長起到關鍵性作用。同期,為駝山鄉龍河、平山、泉水三個村投放380萬元定點幫扶專項資金,在3個村實施了維修2座方塘、1眼大口井、7公里村屯道路、安裝46盞路燈、新建1000平方米農產品交易市場、16000平方米產業區硬化道路、3座橋樑。這些項目的實施,促進了3個村產業發展,3個村新增大櫻桃為主水果生產面積3000餘畝、新發展設施農業500餘畝,成為脫貧致富強有力產業支撐。

目前,駝山鄉龍河村、平山村已於2018年脫貧,泉水村將在2020年脫貧。下一步,高新區將進一步拓展幫扶的廣度和深度,在產業項目幫扶上加大力度,引入“飛地經濟”,為貧困鄉村注入更多的“造血”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