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學霸媽媽的育兒攻略:說“No”比“Yes”更重要

耶魯學霸媽媽的育兒攻略:說“No”比“Yes”更重要

看點 在孩子的成長中,其最需要培養的是何種能力?耶魯媽媽單麗紅,結合自身與女兒們的經歷後表示:鼓勵孩子學會拒絕,是家長們首先要做的事。學會說“不”,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勇氣、擔當與思考能力。同時,每一次的拒絕都是對自我的再思考,能夠提升他們自我發展的能力。

文丨 Sally Shan 編丨Travis

我們總想方設法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成長環境,獲取最優的教育資源,將自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都給予孩子。

然而,耶魯管理學院97屆校友、管理學院大中國區顧問委員會成員, HarbourVest Partners的董事總經理及中國區總裁單麗紅卻說:

在她的孩子成長過程中,她並非無限量給予物質支持,而是一直在幫助她們做選擇,做減法,學會對琳琅滿目的選擇說“不”。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單麗紅

春假的時候,女兒們美高學校的校長帶領團隊來北京,與新老學生及家長做一年一度的交流。我們這些媽媽們,跟身為學校老師的校長太太一桌。飯桌上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家庭教育。

好幾位媽媽說,其實虎媽的教育方式還是挺有道理的,特別是學鋼琴這門技藝,要沒有虎媽,孩子很容易就過早放棄了,沒幾個孩子能自覺吃苦。

出乎我意料的是,校長太太說,她也是虎媽,早年逼著孩子堅持學琴,不過後來孩子很感激她,所以一切都值得。看來虎媽模式已經深入西方家庭了。

在孩子學琴這個問題上,我的確是異類,這主要是因為我的懶惰。

為了培養女兒們的藝術修養,她們小時候也學了鋼琴,稍微認真些的大女兒還考過了鋼琴五級。兩個女兒學琴興趣尚有,但就是不願意練琴。每天靠姥姥督著練15分鐘就坐不住了。

日復一日,雖然我不參與陪練,聽著她們磨蹭膩歪也夠煩的了。孩子們七八歲的時候,開始學習網球,跟鋼琴相比,倒是充滿熱情,不用催也練得歡。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因此,我決定跟女兒們嚴肅地談談,要不要繼續學鋼琴的問題。

我告訴她們,學鋼琴是必須要苦練的,不像數學,會了就成。練琴是她們自己的事,不是我和姥姥的任務。人的時間是有限的,與其浪費在每天磨蹭逃避練琴,不如用在她們喜歡的事上,比如練球。

當時,我讓她們自己決定是否繼續練琴。

如果決定是Yes,那麼以後自己主動練,家長不再督促。如果是No,就不再學琴了,但是她們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以後不能埋怨我沒逼著她們堅持下去。

周圍的確有很多類似案例,練或不練,家長總是被埋怨的。

她倆商量了一下,果斷地告訴我,不再學琴了,把多出來的時間花在網球上,還說她們以後肯定不會後悔。

之後如約,女兒們沒有埋怨我,沒有羨慕周圍同學考到鋼琴十級什麼的,音樂的愛好也沒丟。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說“No”比說“Yes”重要

這次家長聚會讓我反思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關於說“不”。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時間有限,每一天都要做大大小小的選擇。人生是每一個大小選擇,每一個大小決定的結果,其實,都是我們說了多少“不”或“不要”的結果。

一個人做著自己開心滿意的工作,或許不是因為他被選擇,而是他對不喜歡的行業、公司、老闆及時說“不”。

一個人有合適的伴侶、和諧的婚姻,或許不是因為他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是他對不如意的感情,三觀不合的戀人及時說“不”。

一個人有健康的生活和快樂的心態,或許不是他生來命好,而是他對負能量的人、事和環境及時說“不”。

縱觀人生長路,善良比天賦重要,說“不”也比說“是”重要。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從女兒們棄琴從球的經歷看,她們的確是說不的獲益者。

倆人八年多來課餘時間可以更專注於網球和其他體育運動。有了足夠的訓練積累,才能如願以償為高中校隊出力。同時,她倆也沒因為被逼著練琴而厭倦了音樂,初中時學校的譜曲課還都得了五分。

說“不”讓女兒們更早走上自己喜歡的路,我自己也是說“不”的獲益者。

在1996年我剛剛入職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實習時,因為工作認真,態度積極,每個領導都給我派活兒,弄得基本上沒有時間睡覺,還是怕完不成任務。

那可不是996,是1047——早上10點上班、第二天凌晨4點回家、一週七天如一日。當時想,就11個星期,為拿到全職工作,不睡覺也值得,拼了!

實習結束時,一位前輩教導我說“我相信你的能力和態度肯定能勝任投行的工作,但是你如果不學會說不,你將很快被投行拋棄,因為不是你完成不了或完成不好所有任務,就是過早把身體累垮。”

這個教導讓我在之後15年投行生涯獲益匪淺。即使自己後來做到高層,我也會精心選擇自己的客戶和項目,對不靠譜的客戶和沒前途的項目及時說不。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說“不”,讓我更好地選擇安排自己的時間,更專注地、跟自己投緣的人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

當然,說“不”也需要藝術,肯定不能對自己的老闆和客戶生硬拒絕。

2010年我在國際投資銀行做亞洲科技行業負責人。有一位在中國互聯網很有爭議的第一代創始人正在準備公司上市,急需首席財務官CFO。

這位老兄很挑剔,當時不知怎麼就看中了我,追著出差在上海的我,讓我開條件,只要願意當CFO幫助他公司上市。我是很尊重這位創業者的,但我也清楚自己跟他,有不同的觀念和處事態度。

當時,我婉拒道“我這輩子不打算做CFO,要是做就只給您做”。大佬聽了還挺感動的。這是我的真心話,我的這個“不”對雙方都是好的選擇。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說“不”需要勇氣和擔當

說“不”,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說不的同時,就要承擔說不的代價,這是需要勇氣和擔當的。對於孩子來說,是重要的成長曆練。

說“不”,是認真的行為。為了一個不,孩子要思考為什麼說不,說了不會失去什麼,她是否能夠為這個決定負責而不後悔。

在申請美高時,大女兒選擇先面試再申請。面試結束我問她,有沒有學校你考上了也不想去的,她提出一所排名最高的學校,說這所就不申了。

建議還是申請一下,因為面試非常好,錄取了可以多個選擇,到時再決定去否也不遲,沒必要現在就說不。大女兒很堅決,說這所學校不合適她,錄取了也不會去就沒有必要報名申請。

雖然這跟我風格不同(做金融的我總喜歡多個選擇),我還是為女兒的勇氣高興。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兩個女兒所在的美高,給九年級學生辦了長達一個月的夏校,可以提前學下學期的一些課程。去年老大的班有三分之一同學報名,今年老二的班有超過一半兒同學參加。

我覺得這個課程挺好,能提前學,而且大多數同學都參加,咱們也別落下。沒想到兩個女兒都選擇不參加。她們說想把時間用在自己更喜歡的事情上,不用跟著別人做一樣的事。

要是別的家長,可能就力勸孩子們去上這課了,但是我很高興地隨孩子們所願,因為她們從小學會了為自己說“不”負責。

去年大女兒在別人上課時做她們的公益項目,今年夏天小女兒要去羅馬學拉丁文啦。我相信她們不會後悔,會為自己說的“不”擔當的。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說“不”是瞭解自己的必經之路

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我們每一次說“不”、“不要”,就是在正視自己不想要什麼,不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是一種選擇,它讓我們更瞭解自己,感知自己。只有瞭解了自己不想要什麼,才能主動地去發現自己所想所要。

如果人從小到大隻是順從地對家長,對朋友,對權威說是,那麼他的存在意義何在,他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呢?

《波西米亞狂想曲》裡弗雷迪請求迴歸皇后樂隊時,曾經對隊友們說:“離開你們後我僱的樂隊,我讓他們做什麼,他們都做到了,沒有人跟我唱反調。”

而就是因為沒有人說不,讓弗雷迪失去了靈感和創造力。他一定要回到皇后樂隊,四個敢於對彼此說不的朋友,才能相互成就,做出最震撼的音樂。

耶鲁学霸妈妈的育儿攻略:说“No”比“Yes”更重要

皇后樂隊

孩子們在青春期逆反,說“不”可能是常態。逆反表現出他們有了自我的概念,和做自己的願望。

猶太人的教育裡鼓勵叛逆,鼓勵孩子提問、說“不”。也正是這種說“不”、做自己的精神,讓猶太人更勇於創新,更有創造力,讓他們佔據了諾貝爾獎五分之一的席位。

如果在孩子說不時,家長強勢“鎮壓”把“不”變成“是”,那麼很有可能我們無意中抑制了孩子的創造力,限制了他們成為自我的節奏,阻礙了一個精彩的個性的發展。

說“不”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自知、自信,學會對自己、對他人負責,讓我們敢於突破常規,做跟別人不一樣的自己。而在做自己的歷練裡,我們也創造了一個不同的世界。

說“不”永遠不晚,為了做個更自在的自己,鼓足勇氣說不。為了孩子成為他們嚮往的自己,家長可以鼓勵他們說不。

世界有“不”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