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在跨島發展的建設浪潮下,城市空間發展的天平讓島內中心從西翼向東翼的趨勢,加劇傾斜:

一是交通因素,從空間分佈來看,佔據北半島的湖里區才是與島外四大新城共生交互的核心樞紐,而湖裡的發展引擎便是「東部核心區」。

二是空間因素,島內作為整座城市經濟、行政、商務中心,承接跨島發展人潮的島內腹地聚焦在「東部核心區」。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島外新城環繞島內東部核心區

廈門所有通向島外四大新城的通道都設置在湖里區,海滄大橋、廈門大橋、杏林大橋、集美大橋、翔安隧道的島內端口都在湖裡,進出島內外都需要先經過湖里區。目前在建的第二西通道和規劃的第二東通道也都在湖里區內。四大新城與湖裡的直線交通對話,讓「本島東部核心區」的城市引擎作用更加凸顯。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同時要承接交通直接對話引流的人潮,更需要足夠可開發的土地與空間,而在島內,目前有且僅有「東部核心區」在拆遷舊改的推動下,還有可再開發的土地,可以持續承載廈門島內發展的空間需要。在四個大型舊改項目有明確的時間、責任單位,在這張板上釘釘的拆遷任務圖上,可以預見「東部核心區」的蓬勃後勁將掀起島內城市空間的再一次變革與升級。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當跨島發展讓島內東部中心地位再凸顯,那麼地鐵組網將使城市的協作邏輯將被深度改寫。當廈門步入500萬人口時代,廈門的城市半徑也將從原有的7公里擴展到一島一帶多中心的30公里半徑的宏大格局。未來的版塊協作場景,更多地將圍繞著地鐵構建。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因此,我們可以看見,下一個十年,島內發展的重心將繼續以東部為核構建升級,島內每一個發展劇變,都圍繞著這裡展開。

500萬人口的廈門,需要一個怎樣的城市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