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他揹著600雙鞋去北京打拼,現成為追趕耐克、阿迪的中國鞋王

安踏2018財年實現營收241億元,同比上一年的166.9億元上升44.4%;淨利潤為41.03億元,同比上一年的30.9億元上升32.8%。

33年前,17歲的丁世忠,揹著600雙鞋子到北京闖蕩,為了多賣幾雙鞋子,他跑遍了各大商場,好話說盡。

今日已然成為比肩耐克、阿迪的“中國鞋王”!

曾經他揹著600雙鞋去北京打拼,現成為追趕耐克、阿迪的中國鞋王

1970年,丁世忠出生於福建晉江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丁和木每天起早貪黑打魚撈海產,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80年代改革開放,晉江掀起了一股做鞋的風潮,一時間鞋作坊遍地。

不少晉江人用石頭、毛氈搭起簡陋的廠房,靠著幾把剪刀和縫紉機,做起了鞋。

丁世忠的父親也湊了幾千塊錢,和別人合夥做了一個鞋作坊。

丁世忠目睹了家庭的困難和父親經商的艱辛,自己也想快點做生意賺錢。

1987年,剛剛初中畢業的丁世忠決定輟學,他想到北京闖蕩一番。

這個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家裡生意剛有起色,你留下來幫忙就好,幹嘛還要跑那麼遠去北京?

丁世忠不甘心:“現在每天都有不少人來買東西,幾乎什麼東西都能賣出去,但我們不能總等著客人上門,必須自己主動去銷售!”

丁父被丁世忠的話打動,他資助了兒子1萬元和600雙鞋。

帶著這筆錢和600雙鞋,還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倔勁,丁世忠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開始了自己傳奇的北漂生涯。

初到北京,一個鄉下窮小子,想做出一番事業,自然沒那麼容易。

為了賣鞋,丁世忠天天往商場裡跑,見人就問要不要買鞋,但總是碰了一鼻子灰。

丁世忠別無他法,只能死纏爛打,每天都往商場裡跑,好話說盡,差點沒給對方跪下了。

連著一個月,終於把其中一家商場打動了,對方答應讓他先試試,沒想到第一天就賣出了1000雙鞋!

初戰告捷,但丁世忠並不滿足,他發現,有一個櫃檯比揹著鞋到處推銷,給人的感覺靠譜多了!

於是,他跑到各大商場進貨的大康鞋城,租了個櫃檯專門批發晉江鞋。

這一招果然管用,顧客接踵而至,錢也就滾滾而來。

丁世忠把櫃檯交給別人打理,自己繼續“進攻”各大商場。因為丁世忠為人厚道,晉江鞋質量又好,北京各大商場都被他攻克,就連最難啃的王府井、西單的商場,也開始賣晉江鞋。

自家的鞋越賣越好,丁世忠自然很開心,但他很快又發現了一個問題:

明明都是晉江產的鞋子,為啥貼上青島雙星的牌子能賣100元,自家的晉江鞋只能賣20元?

他苦思冥想,終於得出答案——這都是品牌的力量!

於是,他決定放棄在北京的一切,回晉江創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1991年,丁世忠帶著自己賺的20萬元回到晉江,創辦了“安踏”,寓意 “安心創業、踏實做人”。

不久安踏就在全國開了2000多家分店

但丁世忠並不滿足,當時的安踏只是個小品牌,談不上什麼知名度和影響力。於是丁世忠思前想去,決定請明星來代言!

別看現在是個企業都要請明星代言,這在當時可是一步險棋,只有國外頂級品牌才敢找明星代言。

為了打響品牌,丁世忠決定放手一搏,他看上了當時的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但代言費要80萬!

當時北京房價才2000元一平米,安踏一年的利潤也才400多萬,一下子拿出五分之一去請代言人,代價也太大了吧?

雖說當時丁世忠已經是安踏的當家人,但面對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但丁世忠就是堅持,他拋下一句話:

“是知道安踏的人多,還是知道孔令輝的人多?”

頂著巨大的壓力,丁世忠把孔令輝簽了下來,但安踏的銷量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丁世忠幾乎急得一夜白頭,但他並沒有貿然推翻自己的決定,而是派人做了個調研,瞭解其中的原因。

調研結果出來後,丁世忠才發現——原來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安踏簽了孔令輝!

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央視打廣告,這就要花300萬!

不花這300萬,80萬肯定要打水漂;花了這300萬,效果也不保證,也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

思前想後,丁世忠再次決定:賭一把,花300萬在央視做廣告!

這下子,企業內部炸開了鍋,之前80萬請孔令輝就算了,現在還要300萬做廣告?

但丁世忠就是不退讓,他甚至放出狠話:如果廣告沒效果,年底分紅分文不取!

1999年,孔令輝登上央視,第一次為安踏代言。

但廣告播出後兩個月,市場都沒有任何反應,丁世忠快要被逼瘋了。

直到第三個月,才陸續有經銷商過來洽談,安踏的銷量也穩步上升。

2000年悉尼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孔令輝苦戰五局戰勝瓦爾德內爾,獲得了金牌。

贏下最後一個球后,孔令輝仰天長嘯,瘋狂親吻著胸前的國旗,這一幕讓無數中國人動容。

在此之後,孔令輝在電視上說出了那句“我選擇,我喜歡”的臺詞,立刻引起轟動,安踏當年銷售額超過了3億。

曾經他揹著600雙鞋去北京打拼,現成為追趕耐克、阿迪的中國鞋王

這次代言,是安踏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安踏從此一戰成名,銷售收入也從1999年的2億增長到2006年的12.6億。

對此,丁世忠一直對孔令輝心存感激,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孔令輝也獲邀出席。

直到現在,丁世忠的辦公室裡,依然懸掛著孔令輝的照片。

靠安踏一炮而紅後,丁世忠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營銷機會,這一次,他盯上了CBA。

當時,CBA剛剛啟動,急需找體育品牌贊助,但各大體育品牌都在瘋搶北京奧運會,所以根本沒有理會CBA。

丁世忠看到了其中的機遇。

於是,丁世忠以極低的價格簽了CBA 7年,贊助合同有一條:CBA球員必須穿著安踏的球鞋比賽。

這條件CBA官方沒啥意見,誰知最反對的,居然是CBA的球員們,他們覺得安踏的球鞋,穿著不舒服,功能也沒法和耐克、阿迪相比。

丁世忠氣得幾晚都睡不著覺。

慢慢的,他自己也想通了,安踏被嫌棄,能怪球員們嗎?

在當時,安踏在設計上參考了耐克、阿迪等國際大牌,所以在不少人眼裡只是個山寨貨,只是名氣大點,和其他晉江鞋沒啥區別。

至於質量,更是和別的國際大牌,差得不是一點兩點。

想通了這點,丁世忠的倔勁又上來了:

耐克能做的鞋子,為什麼我們不能做?就是要燒錢,也要燒出高科技的球鞋!

2005年,安踏耗資3000萬元,建立了自己的運動科學實驗室。

之後,安踏又逐年提高對產品的研發投入比例,從佔銷售收入的3.8%一路提升到5.2%,並且在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地設立了研發設計中心......

5年之後,99.5%的CBA球員都穿上了安踏的球鞋。

從一個晉江小作坊,到現在中國最大的體育用品集團公司,市值近千億,緊追耐克、阿迪位列全國第三,丁世忠創造了一個奇蹟。

但丁世忠的野心並不僅僅與此,在國內已經沒有對手,他把目標放在了耐克、阿迪身上。

為了追趕這兩大巨頭:

2007年,安踏簽約NBA火箭隊三名球星;之後,又接連簽下“狼王”加內特、朗多等球星;2015年,更是簽下了NBA金州勇士隊得分後衛克萊·湯普森,這是NBA最火熱的球星之一。

曾經他揹著600雙鞋去北京打拼,現成為追趕耐克、阿迪的中國鞋王

丁世忠曾說,他工作的動力就是捍衛中國品牌在中國的江湖地位。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網絡,發表或轉載的上述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我們對文中陳述和觀點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責任。如涉著作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歡迎評論留言,感謝點贊支持!關注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