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局和破局

我們把一眼看到的那個東西叫明局,仔細再看的時候,看到的圖景叫做暗局。

下跳棋的時候,菜鳥級的棋手想到的就是,我挪動這顆棋子,我能達到什麼目的。非菜鳥級的棋手,他看到的是你沒有看到的機會和危機,菜鳥都愛悔棋通常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明局,沒看到暗局。朱元璋和張士誠,差別就在於,前者是既看到了明局,又看到了暗局,而且暗局比明局更重要。

從概率上說,有格局的人的成功概率高於別人,在明局之外看到暗局的那些人,他考慮收益的時候,既考慮到顯性收益,也考慮到隱性收益。他考慮成本的時候,既考慮到顯性成本,也考慮到隱性成本。

沒格局的人正好相反,表面是一個事情他付出的成本好像很低,其實,他付出的隱性成本是他自己完全沒意識到的,有可能是很大很大的。

當你在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總是選擇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你就會讓自己的心態變得非常的拮据,你的思維逐漸地就變成一種存量思維,而不是增量思維,有大量的機會,你在根本沒有看到它的時候你已經失去了。

破局思維有幾個特點

希望付出馬上有回報,不能馬上有回報的事情絕不幹。

當一個機會出現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它的風險,而不是收益。

一旦你選擇了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大量的機會和財富都跟你已經絕緣了,這是一個我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隱性成本。

有格局,不僅關注存量,而且關注增量,不僅關注看得見的事情,而且要關注看不見的事情。

一件事情,它有意為之的功能之外的東西越多,它的隱性價值越大。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我們總是用顯而易見的這個價值標準來衡量它,我們做出來的事情,往往外部性價值是很低的。

無意間做的事情,無心插柳柳成蔭,過後你才發現,這其實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寫道:你要找到你的寶藏,你要明白一件事情,看不見的東西要遠遠比看得見的東西更有價值,只有這樣,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寶藏。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有無相乘,虛實相生。只有對看不見的東西敏感的人,才能用頂級思維成為一個有格局的人。

菲狄亞斯說:“後面的一半你們看不到,但是我也做了,你們看不到,但天神看得到。”

我想強調的是,所謂格局,就是敢於承受“沒有在交易條款中反映的成本”,敢於放棄“沒有在交易條款中反映的收益”。過一種他人無法理解的生活。

如果說你(A)想吃火鍋,但是在沒有鍋或者食材的前提下,如何通過做局吃到火鍋呢?

這時候 A是這樣做的,A先去聯繫B,和B說今天晚上請你吃火鍋,食材和酒水都準備好了,你準備帶一個鍋過來吧,然後又給C說:火鍋和蔬菜等食材準備好了,你帶一些肉過來吧!…………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做局吃火鍋。

做局就是為了一個目標,聯合一群人來完成一件事,讓參局者能獲得相應的利益,造成共贏的方式,每個構成之間所需的元素齊全對任意單元素之間相互撬動。

其本質是:整合,

核心:供需,

手段:槓桿。

“取勢、明道、優術、合眾、踐行”。

取勢:即為趨勢,學會借勢,順勢而為。

明道:思維方式與認知的培養。

合眾:資源整合。

踐行:行動與實踐。

優術:技術、技能的優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