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之先生,一生只為京劇痴

說起程之這個名字,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說起西遊記中的金池長老,大家馬上就會想到,手拿著寶貝袈裟的觀音院主持!這兩天在看歷屆的戲曲春晚,看到了1994由年趙忠祥宋世雄和程之先生主持的中央電視臺春節戲曲聯歡晚會戲曲,程之先生在上面還唱了一小段花臉,不由得想了解一下這位老人!才知道程之老師擅長京劇表演,主唱花臉。為外國譯製片配音也是他的特長!

程之先生,一生只為京劇痴

(金池長老)

1926年2月3日,程之生於湖北武漢,因是日正逢“立春”,故而祖父程頌萬為他取名“會春”,字“春蓀”,在1939年就讀於上海華光中學 [期間 ,他就對錶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參加了華夏劇社的業餘演出,在揭露封建家庭罪惡的話劇《群鶯亂飛》中扮演反面人物“三老爺” 。 1944年在上海南蘇中學上高中的程之先生,考入復旦大學經濟系,在此期間參加由《申報》主辦的義演活動,出演話劇《富貴浮雲》,導演是黃佐臨。同年的年底,上海劇藝實驗劇團招考演員,他揹著家人前去投考,並在報名時自己改名為“程之”。

程之先生,一生只為京劇痴

《鐵道游擊隊》

程之先生祖父程頌萬,號“十發居士”。程之先生的父親程君謀,是京劇票友,曾灌製、出版唱片十餘張,並整理、出版潭派代表劇目多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受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程之受家庭薰陶,自幼喜愛京劇,十歲在電臺與女老生徐琴芳合唱《李陵碑》,扮演楊七郎;十一歲時,與其父的學生陳大濩合灌唱片《御果園》 [51] 。程之幫他父親程君謀整理、記譜了五出譚派劇目《空城計》、《李陵碑》、《捉放曹》、《擊鼓罵曹》、《舉鼎觀畫》,贈給全國各大城市戲校作為傳播譚派藝術的教材。

程之先生,一生只為京劇痴

《多管閒事》裡的“鐘有德”

在1947年進入文華影業公司拍電影期間,程之先生跟石揮學會了說相聲。解放後,他在業餘時間,先後與邱嶽峰、于飛搭檔說相聲,同時還創作相聲段子。1961年,他曾為周恩來、陳毅等領導表演過自編的相聲《化妝、火葬》。1983年1月,程之參加中央電視臺《西遊記》的拍攝,在第六集《禍起觀音院》中扮演愛寶成癖、貪婪成性的觀音院院主金池長老 。

程之先生,一生只為京劇痴

1995年2月14日,程之老師突發心臟病,倒在他一生酷愛的京劇舞臺上。程之老師生前曾手書過這樣兩句話“演戲要生活,生活不演戲”。簡單的兩句話,包含了多少深刻的道理啊,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深思!

​程之是中國電影界德才兼備的傑出演員。他音色醇厚,表演入木三分又恰到好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京劇藝術上也有深厚造詣 (演員張瑞芳評)。程之是上影廠不可多得的看家反派,對事業絕對認真,他給人們的感覺是這個人除了長的不太好看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好(演員牛犇評) 。程之是一位觀眾熟悉、喜愛的電影演員,在影壇頗有成就,但他不以名演員自居,而是謙虛、熱情、平易近人,在藝術上從不自滿,對事業保持著嚴肅的態度《北京晚報》評)。這是同行和認識他的人對他最高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