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大哥”59式坦克:用硝煙與汗水熔鑄無限榮光

很多人說,看到59式坦克,有一種“鄰家大哥”的感覺,樸實、厚重、熟悉而又不乏威嚴。在很多地方的軍博園裡,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可是,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見到59式坦克,卻是另一種感覺。厚實的履帶式底盤,前伸的坦克炮身管,上揚的高射機槍槍口,一身綠色塗裝,加上館內特有的氛圍,一下子把人帶回到過去那段崢嶸歲月,讓人不由得聯想到它和它的駕馭者們用鋼鐵與鮮血、硝煙與汗水熔鑄成的無限榮光。

師從“先進”的經典之作

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場戰爭幫助我國下定了研製國產坦克的決心。

《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後,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給毛主席寫信說:“我們取得了勝利,但我們吃了大虧,虧就虧在我們的武器不如人,我們的代價太大了。”

雖然那時新中國百廢待興,但我國還是決定研製自己的武器裝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坦克。1955年11月,中國從蘇聯獲得新型T-54中型坦克及其改進型T-54A的樣車。應我國要求,蘇聯提供了T-54A中型坦克的全套圖紙和生產工藝。1956年4月,我國第一家坦克製造廠——617廠開始動工建設。

T-54中型坦克於1947年開始量產。此後的歷史已經證明,這是一種“超越時代”的坦克。它的測試時間非常長,測試項目很細緻,後來迅速成為蘇聯及華約國家的裝甲兵器主力。20世紀後半葉,幾乎所有大的武裝衝突中都有它的身影。

它的改進型T-54A,出現於1953年左右。新上任的設計師為T-54A加裝了新型坦克炮、夜視儀等,技術戰術性能得到大幅提升。2年後,蘇聯就把T-54A的樣車、圖紙及工藝提供給我國。

從改進基本完成到輸入我國,只有短短2年。對T-54A的先進性,當時不會有人提出懷疑。甚至有人認為“它們的成功引進,將使我國裝甲兵的坦克裝備技術水平與世界同步。”

但是,從學習“先進”到轉化為國產坦克研發能力的路還很長。現在的人們已無法體會當時研發工作的艱難。

設計師之一的尤鳳元曾回憶說,59式坦克先後經歷了“中蘇混合車”“十四大部件車”等階段,在摸索中逐步實現了從零部件到整車的自主研發。其中,僅發動機一項就解決了330多個關鍵技術難題。

苦心人,天不負。到了1959年,617廠已經可以完全獨立生產這種中型坦克,同年的國慶閱兵式上,32輛國產坦克駛過天安門廣場。當年年底,這型坦克正式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

59式坦克的問世,終結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當時,西方國家驚歎:“中國軍隊一夜之間有了戰力與我們比肩的主戰坦克。”

“陸戰之王”這樣寫就鐵血榮光

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即使在上世紀80年代,59式坦克已經停止批量生產,但對它的現代化改進工作仍在繼續。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依舊能夠看到59式坦克的身影。

這種強烈的存在感來自哪裡?這種不斷現代化的“拔節”來自哪裡?當然是來源於起初59式坦克測試時的“蹲苗”。

人們不會忘記那時裝甲兵科學技術研究所技術人員的付出。為對59式坦克性能進行全面考核,試驗團隊的官兵不畏艱險與59式坦克一同踏上“礪劍”征程。他們冬至寒地、夏赴熱島,過著“反候鳥”式的生活,在各類複雜極端環境下累計行駛近萬公里。

1965年,中國進行第二次核空爆試驗。在核爆後的瞬間,8名勇士駕戰車通過爆心投影區,以獲取裝備在遭核武器打擊時的珍貴數據。這隊戰車中,59式坦克赫然在目。

全重34噸,安裝有1門100毫米線膛炮、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2挺7.62毫米機槍,火力、防護、機動性能均衡。無數次極限測試,一再彰顯出該型坦克的強悍性能。

烈火見真金。1979年,59式坦克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在一次邊境作戰中,某坦克團一營、二營59式坦克如猛虎下山,向前穿插,在規定時間內殺進預定區域,使敵人膽戰心驚。三營的坦克臨危受命,開赴另外一個戰場,一到場就打亂敵人部署,為取得勝利立下奇功,59式坦克因此寫就了一段鐵血榮光。

人們不會忘記, 面對地形複雜的作戰環境,為實現作戰意圖,我軍將士駕駛59式坦克頂著槍林彈雨一路前衝。途中,車隊被一塊突出的崖石擋住去路,敵軍向我坦克車隊猛烈攻擊。危急關頭,政治指導員林夢珠當機立斷,指揮駕駛員加大油門,用坦克的鋼鐵身軀衝撞崖石。連撞5次,崖石被撞碎,通道被打通。

坦克車隊繼續前衝,這次戰鬥的勝局也由此被鎖定。戰後,有人說,這次勝利是用59式坦克“撞”出來的。

現在想來,這話語雖然簡短,但中肯真誠。其中,既有著指戰員們不伐己功、不矜其能的謙遜,也有著對59式坦克優異性能的由衷誇獎與肯定。

“初心”不改的“五對輪”

與“礪劍人”精測嚴試遙相呼應,又與指戰員鏖戰疆場一脈相承的,是此後軍工人對59式坦克殫精竭慮的不斷改進。

59-1式坦克在炮盾上方安裝激光測距儀,車體增裝紅外大燈,車頂加裝“偽裝天線”;59-2型坦克更是融合了諸多現代先進技術……

隨著一再改進,59式坦克炮塔的形狀從“圓滾滾”漸漸變得“見稜見角”;坦克炮的口徑從100毫米到105毫米再到125毫米;車身加裝了煙幕彈發射器、複合裝甲板等等。

其型號也從59-1變成了59-2再到59-1A、59-2A等等。每一次改進,都使該型坦克機動性、防護性、火力與通信能力不斷增強,都使它向實戰需求貼近與靠攏。

很多細心的裝甲部隊官兵都知道那張“59式坦克家族譜”,它的結構紛繁複雜,且不說去理清每種型號的來龍去脈,即使要說明白其衍生型號的種類,也必須下一番功夫。

其中,每一根線條都對應著一次改進,每一次升級都凝結著研發人員的心血。每一次改進,都彰顯著該型坦克似乎永無窮盡的潛力。

也正是基於這種“我們一直在路上”的改進,59式坦克才得以在60年的風風雨雨中,一直縱橫疆場、捍衛和平。

同樣的改進也體現在不同型號的試驗車和外貿車輛上。有時候改動之大,讓人甚至已經看不出坦克本體,只能通過底盤上“初心”不改的5對負重輪來辨認。

不斷改進升級,不斷賦能強能。在我國一代代軍工人的努力下,59式坦克的性能及戰術技術指標一直在追趕同時代的先進主戰坦克。世界上二代坦克出現時,它能抗衡二代坦克。三代坦克問世時,在某些作戰環境下,它仍能向三代坦克“亮劍”。

即使現在,59式坦克的改進升級還在繼續。“魔改”不已的背後,是59式坦克的存量龐大、改裝效費比高,更是因其適應性強、潛力很大。

在2017年我國軍工集團主辦的“裝甲與反裝甲日”上,以59式坦克為基礎改進的步兵戰車公開亮相;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以59式坦克為基礎改進的坦克支援車也進入人們視野。

這些車型的問世,不禁讓人再生感慨,看來沒有什麼能阻止59式坦克改進升級的步伐!這一現象的出現,也讓人不由得猜測,59式坦克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它的歷史似乎還將繼續譜寫。

履痕前伸的方向,是更廣闊的戰場

有人說退役軍人的偉大之處,在於難捨軍營仍聞令而行。其實,對退役裝備來說也是如此。

隨著陸軍裝備的更新換代,大量59式坦克面臨著退役。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會與其他退役裝備一樣悄然離去,轉身奔赴新的“戰場”。

北京昌平南口鎮,與八達嶺長城、十三陵等著名景點相距不遠,坐落著亞洲唯一的一座坦克博物館。在該博物館館藏展品中,就有曾經叱吒風雲的59式坦克。

在一些訓練場上,如果我們仔細尋找,也能找到59式坦克的身影。它們以一種坦克教練車的形式出現,仍在為強軍目標的實現奉獻著能量。

為使學兵在體驗上與駕駛新型坦克一致,這些59式坦克被“改頭換面”,鋼板焊接成模型炮塔、加寬頁子板、加長車體……一番“打扮”過後,它們就有了與新型坦克相同的尺寸外形。

同時,它們被換裝上新型坦克的駕駛椅、潛望鏡、儀表板以及其他操縱件,用以給駕駛員提供與新型坦克一致的操作環境與感受。

科研人員還對原車車體、炮塔等部位進行切割,降低車體總重量,以達到與新型坦克相似的動力和機動性。

英雄不老,最本質的含義或許是其精神不老。

履痕前伸的方向,是更廣闊的戰場。這也許可以作為59式坦克老當益壯的寫照。

在一些院校,59式坦克仍在被用來幫助學員瞭解坦克基本構造;在一些軍史場館,59式坦克訴說著崢嶸歲月與鐵血榮光……甚至在新型彈藥試驗中,也有59式坦克的身影。它們作為靶車,以最炫目、最熱烈的方式,釋放出服務強軍的最後力量。

“作為我軍裝甲兵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象徵,59式坦克一度撐起了我國裝甲部隊的半壁江山。”有專家曾這樣評價說。

其實,專家的介紹還有下一句,“它的成長與發展,為我國的裝甲裝備建設夯實了牢靠根基”。

事實也的確如此。59式坦克的另一長遠影響是促進了坦克製造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

幾十年的探索實踐,我國的科研人員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逐漸擺脫單純仿製的發展模式,實現了我國坦克從仿研仿製到自主研製的跨越。

從99A到外貿型VT-4、VT-5坦克甚至到今後更多的最新型坦克,國產坦克的履帶印跡註定會更遠、更新。這種印跡的前伸,既是59式坦克所凝聚的精神的前伸,也是我國坦克研發科技工作者初心的前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