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赤水市、仁懷市、習水縣地處貴州省遵義市的赤水河中下游地區,這一帶地處貴州大婁山脈末端與四川盆地交界之處,山巒重疊,溪河縱橫,峽谷幽深,坡陡,多斷巖。歷史上就是中原與西南各民族的人員、經濟、文化交往要道。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市山巒疊嶂

遠古濮人世居之地

古代這裡群峰被茂林覆蓋,樹林被古藤纏繞,最早生活在這裡的是被稱為“西南夷”的古老族群。中國歷史上一支古老民族濮人(統稱為僚)就在赤水市、仁懷市、習水縣三縣地域繁衍生息直到西晉王朝,那時中原王朝的統治觸角很難觸及這裡。西晉末年,四川由於戰亂人口減少,統治者便強行引“僚”入蜀,生活在赤水河中下游地區的濮人被迫離開世代居住之地,倖存下來者也逃往深山老林隱居下來。現在赤水河中下游一帶只留下崖墓、生基和帶有蒲、僚、仡佬、山、甘等的地名。這些濮人(僚)也就是現在的仡佬族,現在赤水河的赤水市、習水縣兩地幾乎沒有本地的仡佬族人了,只在仁懷市境內還有一個只有千把人的仡佬族聚集地。仁懷的仡佬族應該就是赤水河流域古濮人的最後遺民。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市境內的濮人崖墓

強大的彝族習部崛起

彝族扯勒部原本生活在烏蒙高原,赤水河中下游的濮人勢力衰微後,他們便大舉北上,填佔原濮人生活的區域。後代根據赤水河下游出產的一種叫“習魚”的魚,也把這支彝族部落稱為“習部”。習部最強大的時候,統治著今天的赤水、習水、仁懷、古藺、敘永等地的廣大地域。由於習部太過靠近古代中原漢族聚集區瀘州和重慶,中原歷代王朝都對習部強加防範,不斷用兵把習部朝西南方擠壓。宋代時,當地土著首領在瀘州向中原王朝獻土。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市境內的曾經習部故地

赤水河流域軍事據點的建立

中原王朝不斷對習部用兵,沿著赤水河流域干支流建立了各種軍事據點,俗稱“寨”,可考的有遙填寨、青山寨、綏遠寨(今赤水市旺隆鎮)、石寶寨(今赤水市石堡場)、程寨(今習水縣程寨鄉)、竹瓦寨(今習水縣縣城)、巖寨(今習水縣馬臨境內)等。現綏遠寨遺蹟於2000年在赤水市旺隆鎮的鴨嶺發現,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鐫刻著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新任綏遠寨寨官李最送前任寨官張俠回河南的崖刻,並記下崖刻之石離“寨治之西二百步遠”。另一外崖刻的記述證明在北宋時期綏遠寨已在,石刻為“乙未歲辛已月初三日壬寅•木龍巖•忠翊郎權滋州綏遠寨守把兼道路巡檢王武開”,這裡“乙未歲”即是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市境內的丙安古寨

最著名的用兵便是南宋年間袁世盟率兵平定習部,據現在赤水旺隆鎮當地流傳,原先的習部在旺隆有個大的聚居點阿藺寨。由於習部戰敗於袁軍,便不得不南遷到唐朝壩(現在習水縣同民)和古藺縣。據說現如今位於赤水河畔的赤水市旺隆鎮就留下了一個地名叫“鴨嶺”,就是“阿藺”演變而來。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市境內的古代戰爭後留下的殘垣斷壁

赤水河小土司倒向播州

南宋末年,由於蒙元的大舉進攻,南宋朝廷陷入滅亡前的風雨飄搖之中。原先駐守在偏僻的赤水河據點的這些寨官、巡檢們以其所掌握的軍事實力,取代那些土著首領成為新的“土司長官”。駐守土城裡的袁氏(袁世明後代)和仁懷裡的王氏,相繼成為赤水河中下游地區最大兩股勢力。由於赤水河中下游特殊地理位置,袁、王兩家土司審時度勢,倒向了更為強大的播州(遵義)。從此,赤水河中下游的赤水市、仁懷市、習水縣便由瀘州轉為受播州管轄,成為播州楊氏土司政權的藩屬。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古城牆

仁習赤三縣市與四川邊界的劃定

明代播州楊氏土司與永寧奢氏土司在赤水河中下游展開了土地爭奪戰,形成了以赤水河為界的大致平衡關係。這一時期,河西里(赤水市大同、寶源、兩河口、葫市元厚的赤水河西岸)和儒溪裡(習水縣同民、醒民、土城的赤水河西岸)均屬於以現在古藺縣為核心區的永寧土司管轄。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市赤水河南岸原河西里風光

明末,中原王朝先後在赤水河流域進行了對播州楊氏土司和永寧奢氏土司的剿滅戰爭。由於仁懷裡(復興)、赤水裡(官渡)、土城裡(土城)界連川南,邊界犬牙交錯,又有赤水河通往長江,其民情風俗多受巴蜀影響,而與播州有異,在播州54裡中最顯異類。仁懷王氏土司、與赤水裡及土城裡的袁氏土司,在與中原王朝的頻繁接觸與交往中,自知自身及播州的弱小,在這兩場對陣土司的戰爭中均倒向了明王朝。古仁懷縣縣城復興(王氏土司駐地)也在這兩場土司戰爭中,幾經焚燬。播州土司和永寧土司滅亡後,明王朝出於牽制彝地古藺的目的,把河西里和儒溪裡歸還給了仁懷縣(當時轄赤水、習水、仁懷三縣市地域)。其它地域按照赤水河為界。這也是現目前赤水市同古藺縣及敘永縣邊界、習水縣的土城醒民同古藺縣邊界劃分的由來。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市山野裡的保留了明清風格的民居

明末清初,中原王朝在赤水河地區進行改土歸流,這些赤水河土司徹底走向了歷史的終結。當時的仁懷縣城原本要從被焚燬後的復興鎮遷往縣境中部的土城鎮,由於當地袁氏記恨於自身權力的喪失而從中作梗,導致縣城搬到縣境邊緣地帶的留元壩(赤水市區),這也為後來仁懷、赤水、習水三縣市的分別建立留下了地理上的原因。

貴州赤水習水仁懷古代土司的歷史,從四川瀘州劃到貴州遵義的故事

貴州赤水河

滔滔的赤水河一路向北流,衝盡了無數歷史的激盪,那些久遠的聲音逐漸消逝在這片崇山峻嶺之間,彷彿它們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