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兩天前,在鵜鶘客場與雷霆的比賽中,英格拉姆頭部被打,導致他打了13分鐘就提前退場,賽季開始後連續單場得分22+的紀錄也就此中斷。但相比紀錄,人們還是更為他的身體擔憂。從進入聯盟開始,四肢頎長、身體瘦削的英格拉姆就被很多人視為“病秧子”,上賽季末的血栓時至今日還讓人心有餘悸。這回腦袋被打中,會不會又讓他就此休戰多場呢?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這場的情況,英格拉姆其實見得多了,所以他也沒多說什麼。通過腦震盪條款的檢測之後,他如約踏上巴克萊中心的地板,然後用一場職業生涯新高的40分,證明了自己完全沒有被傷病所困擾。另外,英格拉姆砍下高分的同時,還得到了5個籃板和5次助攻,除了沒能帶領鵜鶘取得勝利之外,英格拉姆這場比賽的表現幾乎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

“我可是一塊很硬的餅乾,”英格拉姆說著,嘴角露出狡黠的笑容,“我不知道到底是誰建議我這場比賽不要打,但我肯定是不會坐在場邊的。”

這場比賽,因為跟腱傷勢無法登場的籃網球員凱文·杜蘭特也來到現場觀戰。除了給自己的隊友們加油鼓勁之外,比賽結束之後,他還特意走進球場跟英格拉姆聊了好一會兒。曾經稱呼英格拉姆是“小阿杜”多少都有點調侃的意味,但本賽季開始後的“鶯哥”,身上真的開始讓人看到杜蘭特的影子。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2016年,英格拉姆被湖人用榜眼籤選中。在選中他的前兩個月,科比剛剛在斯臺普斯中心打出了那場60分的告別戰。於是,很多關注的目光都集中在當時只有19歲的英格拉姆身上。那是一份期待,同時也是一種壓力,在隨後的洛杉磯歲月裡,這些都與英格拉姆如影隨形。

其實,球迷對於英格拉姆的期待也並非沒有來由,從他踏上NBA賽場的那一刻開始,他的確展現出來一些巨星潛質。他那一手不俗的中距離跳投,讓剛剛失去科比的洛城球迷很是滿意。另外,別看英格拉姆長得瘦,但是他突破造殺傷的能力一點都不差。還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運球能力。

新秀賽季的英格拉姆,每次持球平均運球次數達到了2.72次,而他在那個賽季裡,運球后的個人平均得分達到了9分以上。在“運球后得分”這個榜單上,英格拉姆一度排名聯盟第7位。在他前面,都是一些鼎鼎大名的球員:揚尼斯·阿德託昆博、卡瓦伊·萊昂納德、勒布朗·詹姆斯、吉米·巴特勒,當然,還有被視為英格拉姆終極模板的凱文·杜蘭特。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在英格拉姆還未進入聯盟的時候,他就會被放在杜蘭特的身影之下,反覆比較。但是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英格拉姆在場上的打球方式,反倒是跟“甜瓜”安東尼在很多方面都頗為相似——他喜歡持球和運球,還有他經常會往三分線裡邁一步再出手的方式,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這樣的方式,在詹姆斯加盟湖人之後,導致了“災難”般的結局。作為同時代最了不起的球員之一,詹姆斯身邊最合適的搭配是那些接球出手的投手。而這並不是英格拉姆的特點,強行要他改變自己的風格,只能將最終的局面引向兩敗俱傷。

但來到鵜鶘之後,英格拉姆“重獲新生”了。表面上看,這是因為英格拉姆終於成為了球隊核心,享有無限開火權,才讓他在數據和表現上雙重爆發。但如果仔細看他的比賽,就會發現一切並不是這麼簡單,英格拉姆本人在打法上也做出了調整。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職業生涯前三年,英格拉姆平均每次持球所耗費的時間分佈是3.52秒、3.94秒和3.82秒,而本賽季開始之後,這個數字下降到了3.09秒;另外,他前三個賽季平均每次持球的運球次數為2.72次、2.94次和2.82次,而如今,他每次持球時只會運球2.09次。

這些數據的變化背後,是一個變得更為果敢和決絕的英格拉姆。他的突擊更迅猛,他的出手也更加快速,這讓他的得分、籃板、助攻和命中率等多項數據,都攀升到生涯峰值。有意思的是,洛杉磯的球迷曾無比期待他成為一位明星,而他在離開了那裡後正在慢慢接近這個目標。而英格拉姆接近目標所用的方法,卻不是所謂的“巨星打法”,而更像是角色球員們在場上打球的方式。

在說英格拉姆的打球方式前,先講這樣一段趣事:今年夏天改換門庭的韋斯特布魯克與新球隊的助教布萊特·甘寧討論球隊戰術打法時,助教告訴他過去一個賽季,整支球隊在中距離的出手數只有4.2次,是全聯盟最低的數據。聽到之後,韋少眉毛一挑,說:“才4.2次,那它們今後都歸我了。”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聽起來像是一段笑談,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反映出瞭如今聯盟的整體走勢。曾幾何時,中距離投籃被視為是一支球隊進攻的“核心元素”,但如今卻已經成為只有超級巨星才能出手的“特權”。

所以,對於一支現代NBA球隊的角色球員來說,他們在進攻端的主要任務,就是跑到三分線外。這樣的最大目的,就是要為韋少這樣極富衝擊力的球員拉開空間,讓他們可以朝籃筐衝擊。而在超級巨星傳球出來的時候,角色球員的另外一個主要任務到來了——把三分球投進。

如果回顧一下英格拉姆在職業生涯前三年當中的進攻,就會發現他在很多時候都在打“巨星球”——在中距離出手投籃。而本賽季來到鵜鶘之後,中距離投籃雖然依舊是英格拉姆重要的進攻武器,但是距離籃筐5米左右這個位置的跳投,佔英格拉姆總進攻出手的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3.1%,這是他生涯的最低值。隨之下降的,還有英格拉姆持球單打的比例,這個數字現在是13.3%,雖然相比很多球員已經很高了,但這的確也是英格拉姆的生涯新低。

這些進攻方式少了,自然意味著其他的攻擊手段多了。職業生涯前三年,英格拉姆在三分線外的場均出手數分別是2.4次、1.8次和1.8次,而本賽季7場過後,這個數據變成了5.0次。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跟數據一起變化的,還有英格拉姆的態度。在如今的鵜鶘隊,霍勒迪和鮑爾絕大多數時候掌控著球權,而英格拉姆在三分線外接到傳球之後,再沒有上賽季在湖人隊的那種“瞻前顧後”,果決的出手,帶來的就是如今他場均2.4個三分球的命中數和48.6%的三分命中率。看看上面那張動圖裡,英格拉姆在湖人和在鵜鶘效力時出手的速度,就能有看到差別。

中遠投命中率的提升,除了堅決程度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跑位方式。上賽季在不拿球的時候,英格拉姆很多時候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只會站在外線等傳球。但本賽季,當他開始像投手一樣動起來之後,他在場上的威力顯著提升。這種有目的性的移動,讓他獲得了更好的機會,從而進一步增強他的信心,讓他的比賽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當中。

如果把英格拉姆放到“角色球員”這個群體當中的話,他的運動能力和技術絕對是鶴立雞群的存在,因為他的水平和原本的定位,都是核心球員。但是在進入NBA之後,他暫時還未達到“聯盟最頂尖球員”這個行列,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尋找在更優秀球員身邊打球的平衡點。上賽季,他在詹姆斯身邊做這種嘗試的時候沒有成功,而來到鵜鶘之後,這個考驗被暫時延後了。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鵜鶘要樹立的核心,目前來看毫無疑問是新狀元錫安·威廉姆森。等到他傷愈歸隊,英格拉姆在場上與他搭配時的表現,不僅會決定他在鵜鶘的戰術位置,也會影響他未來的“錢途”。今年10月底,英格拉姆沒有收到球隊提前續約的合同,這意味著他在明年夏天會成為一位受限制自由球員。而屆時,跟他一起從湖人來到新奧爾良的鮑爾,將會有資格跟球隊提前談續約。

對於鵜鶘來說,如果是英格拉姆和鮑爾同時擺在面前,在錫安完全恢復並被樹立為核心的基礎上,鮑爾理論上跟他的搭配的兼容程度,顯然要比英格拉姆更高。而一旦鵜鶘確立了“鮑爾+錫安”這對內外線的軸心,考慮到兩人都不擅長中遠投,那他倆在場上所需要搭配的球員,就必須是具備拉開空間能力的投手群。而這,曾經就是英格拉姆的軟肋。

不過,NBA一向都是瞬息萬變,如果英格拉姆可以在未來延續自己出色的發揮,並且在錫安歸來之後表現出與他很好的“適配性”,那鵜鶘圍繞著他和錫安來打造進攻二人組,勢必會更有威力。

受傷的杜蘭特坐在場邊望去,英格拉姆背後滿是他年輕時的影子

所以對於如今的英格拉姆來說,他在進攻端的轉型和提升,不僅讓他如今數據飆升,更重要的是讓他在未來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以及談判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