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之乡”村民致富找到“金钥匙”

今年秋天,新民市新农村镇的寒富苹果迎来了丰收。漫山遍野的苹果树郁郁葱葱,火红的苹果迎着朝阳挂在枝头。果农们陆续把苹果采摘下来卖掉,有的则先放在贮藏窑里,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出手。“今年种植苹果,我们获得了意外之喜。”11月5日,新民市靠山屯寒富苹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石岩对记者说。

苹果之乡名副其实

提起新民市新农村镇,许多人并不感到陌生。自2014年起,新农村镇年年举办寒富苹果(采摘)节及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近万人。

同时,新农村镇的寒富苹果也屡次在沈阳农博会上获奖,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如今,通过举办采摘节活动等方式,新民市寒富苹果产业的品牌效应凸显,吸引了来自抚顺、辽南、吉林、哈尔滨等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考察洽谈。目前新农寒富苹果已经成为东北市场的主打品牌,远销福建、广西、云南、山东、河北、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等地区。如今,寒富苹果品牌已经成为新农村镇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寒富”找到了好帮手

“如何能让咱新农村镇的寒富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新农村镇党委书记荣晓梅告诉记者,这是近年来镇领导班子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为此他们进行了多方尝试和摸索。

此前,新农村镇是柳绕地区的贫困乡之一,通过科学研究、参观考察,镇里最后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格局为发展寒富苹果。经过不懈努力,全镇寒富苹果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500亩达到了如今的3万亩。镇党委、镇政府把发展寒富苹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及兴乡富民的重点工程来抓,成立了多个寒富苹果专业合作社,并有了自己的商标和品牌。

今年春季,他们通过驻村第一书记认识了辽宁浩谷之星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浩隐。从2008年开始建厂,王浩隐多年来一直从事有机肥生产,因为货真价实,产品已远销马来西亚、沙特等国家。作为一名沈阳人,尽管近年来业务主要集中在大连,但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家乡做点什么。

于是,今年春季,在石岩所在的靠山屯寒富苹果种植合作社的苹果种植园里,他们进行了首次有机肥试种试验,试种了200株苹果树。记者大致算了一笔账,每株苹果施有机肥后,成本会增加5元左右,但单株产量也会相应提高。石岩说,尽管相关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施有机肥长大的苹果树,肉眼看就比施普通肥长大的果树要壮,其口感也更加清香。目前苹果已经入窑收藏,试验苹果贮藏时间也会较普通苹果更长一些。

期待来年收成会更好

这几天,石岩正为苹果收购的事和果品加工企业不断地联络着。“争取多联系些买家,多卖点是点!”

荣晓梅表示,“咱镇的寒富苹果还得靠提质增效才能提高收入。而施用有机肥无疑是提质增效的好办法。”所以,明年新农村镇计划扩大施用有机肥的面积,他们想拿出一个苹果园进行试种,从而对果园的整个生态进行调节。镇里还将结合实际,做好寒富苹果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科技含量。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苹果深加工企业;打造好“新农寒富苹果”这张名片,生产精品;同时,加强对外贸易,扩大出口量,促进果农增收。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张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