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娃娃,你在外面挣了钱,还是要回村里帮帮乡亲们。”2010年,在成都做建筑生意的叶世庆带着思乡之情和父亲的嘱托回到了家乡凤毛坪村。凤毛坪村地处汶川县与茂县的中心地段,南距汶川县城 18公里,北距茂县县城22公里,全村共有221户785人。叶世庆初回凤毛坪村时,村里还是全镇出名的“贫水村”,生活和生产灌溉用水极度匮乏。

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村主任叶世庆讲述凤毛坪村乡村振兴的艰苦历程

对于百姓的饮水困难,凤毛坪村村主任叶世庆记忆犹新:“大家日常饮水既麻烦又不安全,每天去外村拉水,外村水不够的时候还要去岷江里背水。因为当时的水质问题,全村大骨节病患者有90多人。”

回乡后为村里解决不少日常难题的叶世庆,2010年年底被村民推举为村主任。他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四处寻找安全、可持续的水源。他原本想和其他村商量共用一个水源,但因为水源容量问题,这一想法未能实现。寻找了几个月,水源地不是太远就是容量太小。终于,11年3月的凌晨,村里打猎的老人告诉叶世庆在山顶密林深处看到了一处水源。兴奋的叶世庆凌晨3点出发,走了8个小时到水源地取水样。水质获得肯定后,叶世庆带领村民住在山里,日夜奋战了3个月,修筑了10公里的引水管道,终于,困扰村民多年的引水问题解决了。从此以后,凤毛坪村再也没有出现一例新增大骨结病。

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凤毛坪村村民自己动手修建引水管道(凤毛坪村供图)

2014年,为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茂县启动“百村千池万窖”微水灌溉工程。叶世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动全村党员群众,共修建水池34 口、水窖185 口、沟渠8200米、铺设管道40000余米,全村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以上。农业灌溉水问题在茂县县委县政府和凤毛坪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

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村民自发修建的水窖

叶世庆说:“村里很缺灌溉用水,靠天吃饭,老百姓庄稼产量极低。当时提出修水窖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大的水窖修起来来后,还有村民自己掏钱修起了小水池。有些滑坡地段修不了水池,老百姓就定制了大的酒桶用来接雨水。”

据了解,水窖的修建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生产用水。还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护林防火和预防地质灾害的作用,王波解释到:“全村的水窖水池和灌溉管道星罗密布,哪里出了火情,第一时间就能扑灭。而且现在把雨水收集起来后,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除了水的问题,阻碍凤毛坪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困难是道路不通 。2011-2014年,村里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全村0赔偿修出了21. 34公里的产业路,2015年政府投入接近接近300万做了道路硬化。

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村民自发修建“致富路”(凤毛坪村供图)

走在村道上,路边排列着整齐的波形护栏,道路上车马如龙,大大小小的车辆农产品络绎不绝的运送出去,每个村民脸上都挂着笑容,不停的跟叶世庆打招呼。叶世庆跟我们说:“没有路以前,村里无论是化肥、种子运进来,还是农产品运出去都要人背马驼,人工成本很高。现在一亩地至少要为村民节省人工成本3600元。所以,当初修路的时候,村民们都很团结,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有力出力。”

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车辆络绎不绝的运送凤毛坪村的水果

修建“幸福窖”、“致富路”,全村的产业升级开始提速。过去的凤毛坪村,主要种植苹果、玉米等作物,经济价值低、品质不高,群众收入低。基础设施完善后,村里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优势,形成车厘子、枇杷、青翠李、红脆李、糖心苹果等5大特色水果支柱产业。

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凤毛坪村的红脆李供不应求

南兴镇党委副书记王波说:“特色水果种植成型后,村里加大了农旅融合的打造。积极开展"凤毛枇杷"品种改良和品牌打造工作,针对九环沿线进州旅游人数多、流量大的特点,在公路沿线开辟特色水果市场,入驻市场的村民有86户。市场建立后,叶世庆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严抓诚信经营。2018年全年,市场没有出现一例投诉事件。好口碑带来高收益,节日高峰时日销售量达2000余公斤,日均销售额达3万余元。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295. 08 元。”

茂县凤毛坪村:返乡村主任带头建起“幸福窖”“致富路”

凤毛坪村每年1月1日的看水节(凤毛坪村供图)

为了铭记村里饮用水的来之不易,凤毛坪村将每年的1月1日订成了村里的看水节。村两委干部带着村里的年轻人上山看水,还要带上帐篷在山上露宿一晚。看水节的目的,一方面让年轻人了解这些水窖水池和管道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也对管道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维修。叶世庆告诉我们:“现在都在讲不忘初心,这就是我们村的不忘初心,让村里的下一代记得村里的水是怎么来的。有些年轻人在外务工回不了家,但哪怕未来村里只要有一个人在,这个看水节也要一直办下去,让世世代代永远牢记党恩!”(侯敬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