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雅魯藏布江的水用隧道引到新疆,既解決了新疆的缺水問題也可以發電,你覺得可行嗎?

業主團


藏水入疆,這是全國人民期待已久的事,這也是一項偉大工程,這項工程雖然巨大,但產生的效益是無法估量的,首先從環境層面上講,那塔克拉瑪干畢竟是一個浩大的綠洲,再也沒有什麼沙塵暴等惡劣天氣,這對於改變整個大西北乾旱環境起到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南疆有水了,新疆畢竟成為中國的一個糧倉,這可以養活多少人?中國人再也不用為糧食發愁了,那時的新疆定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瓜果飄香。有人擔心資金問題,引水的地質問題和引入的難度,難度肯定會有的,花費的資金肯定是巨大的,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中國人民有股人定勝天的幹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勇氣,咬定目標不放鬆的心胸,只要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幹不成的事。


用戶3389304276684


不可能!

第一、工程量巨大,國力無法承受。

以拉薩為起點,羅布泊為終點。沿現有道路109國道、303省道修築,距離為2022公里,取整數是2000公里。參照中線每公里1.5億的工程造價,考慮到青藏高原的施工難度與環保要求 ,每公里造價應不會低於3億元,這樣工程建設成本就達到了6000億元。

後期運行成本,拉薩海拔3560米,現有路線的最高點是那曲海拔4507米,從拉薩到那曲約350公里,海拔上升947米,考慮到水自流必須要有萬分之五的傾角,則需要提水高程為947+175=1122米,這段路線必須使用電站提水,參照東線大概提水100多米,幾乎是每50公里就要修建一座火電廠,要在青藏高原350公里提水1000多米,需要的電力無疑是天量,而在青藏高原建設如此大量的電站根本無法實現,工程不允許,地質不允許,運輸也不允許。

第二、無水可調。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在拉薩的多年平均徑流量約為400到500億立方米,隨著拉薩及藏東地區的開發建設以及雅魯藏布江上水電站的興建,雅魯藏布江水資源的豐富也變得相對緊張了,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日益增多,水電站發電用水也必須保證。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外調100億流量,勢必造成雅江流域水資源緊張。最終將會是工程建成之日卻是水資源緊張而無水可調只時。

第三、對環境的影響無法解決。1、對流經區域的影響,這麼長距離調水,有三種選擇,一是挖超長隧道,二是地上明渠,三是高架渠道,或者是三種方式互相結合。挖隧道不可取,流經區域地質活動頻繁,地震、塌方時有發生,施工、運行都面臨極大風險。大面積的多年凍土區,即使隧道開挖成功,水流動時的溫度必定高於零度,水必定會熱量逐漸傳導到隧道四壁,引起隧道周邊凍土融化,這對隧道來說是毀滅性的,根本無法解決。地上明渠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困擾,明渠還有一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考慮到調水量,明渠將會建成40到50米寬,這對青藏高原上的動物遷徙是不可逾越的障礙。再有一個是寒冷,零下幾十度的氣溫是調水不可避免也無法克服的。高架明渠也面臨這樣的問題無法克服。2、對羅布泊的影響,沙漠是一種自然環境,是一種自然生態,不是禍害。如果藏水入疆,對新疆的生態破壞是不可逆的。每年100億立方米客水入疆,這個數值約等於塔里木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的四分之一,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夾兩盆,增加的客水只能蒸發到大氣中,因無法與外區域水汽對流,只能凝結成冰雪再次降落,多年來已經形成穩定的大氣環流,一年之間增加四分之一的水汽,基本上等於周圍的高山一年增加四分之一的冰雪,四年就增加一倍。到春夏融雪的時候,必將是災難性的洪水、泥石流。羅布泊會重現,但不是以這種方式。

綜上所述,藏水調疆不可行!


賣山灰翁


這個工程天文般的工程量有三:一是隧道平均埋深2000米(雅魯藏布江水量豐沛的林芝附近取水口,海拔只3000多米,而途經之處平均海拔為5000米),最大埋深將超3500米。二是隧道全長約1500公里,且中間無任何出露點。三是必須平行開鑿像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規模的隧道計40條(南水北調中線通過隧道調水時是雙線,且該調水規模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20倍)。最後的結論是:投資將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10000倍(即約需5000萬億元),工期至少需100000年。更大的問題是該工程有四大永遠無解的科技難題:一、如此深的埋深,估計隧道內溫度將超60c,施工怎麼降溫?二、如此之長的超大埋深,施工通風、用氧咱解決?三、預計可填滿整個東海的天文般土石方,怎麼能從超深、超長的隧道中運出來?又怎能填上本己為無人區,平均海拔超5500米的藏北高原?四是青藏高原地震頻繁,地震烈度大,在大地震時若發生跨踏導致隧道被堵,這埋深數千米、長達1500km的數十條輸水隧道,你咋疏通?


yushaoyao


我來發表一下觀點!“藏水入疆”這個觀念,在多年前已經提過很多次,說實話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項目,也是一項工程浩大的巨型工程!我是一名新疆幹部,從自身來說當然希望項目能成,這樣對所有新疆廣大各族群眾來說,確實是好事!但是對全球環境,對我國生態保護是否能帶來影響呢?說實話,這些不是我,也不是你,也不是某一個人,更不是哪一個組織拿著數據說話!如此大的工程一旦上馬,會出現哪些問題,誰都不敢保證!所以我覺得還需謹慎!

第二、藏水入疆這個項目提出的時間,好像正是中國於印度在國際上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這個項目的提出說白了就是一個國家戰略手段罷了!是用來嚇唬印度的!因為雅魯藏布江的水與印度恆河相交,更是在恆河上游,如果實施藏水入江項目,印度人害怕印度的母親河將有可能幹枯。


上帝保佑11640062


修渠建壩,就是勞民傷財。現在科學已經發達了。不用再建壩,修渠了,用管道就可以。建一公里隧道需要一個億,建直徑一米粗的管道需要200萬。長江源頭海拔4000多米。就是我們國家的水塔。你看哪個城市的水塔還修水渠往老百姓家飲水。既然是我們國家的水塔,為什麼不用管道把水引到老百姓家?用管道,只要是利用海拔的高低差,就完全可以把水引到全國各地。只要海拔不超過4000多米,3000米以下完全都可以引到水源,我們不要好高騖遠。甘肅省離水塔最近。我們就從甘肅入手拿甘肅當式點,一年就可以解決甘肅省缺水的問題。因為全國一下想解決缺水問題,投資很大也沒有那麼多財力物力。一個省一個省的去解決,每年解決一個省用不了幾年就把全國缺水都解決了。一根管道不夠,我們可以用100根1000根管道就把這個事情解決了。用這個方法。我國的地下水管網。就像高速公路鐵路一樣遍佈全國各地。既不用移民也不用佔用農民的土地。以色列國家就是這麼搞的。歡迎大家評論。


U君明閣


別再添亂了,“藏水入疆”很早以前就有磚家提過,沒有通過環評。如果真的水引過來藏南的氣候會改變,新疆南疆的氣候也會改變,南疆的優勢農產品(比如紅棗,乾果)就是因為惡劣的極端環境才品質優良,到時候南疆還能種什麼?糧食?現在的糧價農民都要活不下去了,南疆有廣袤的土地,種出來的東西賣給誰?還不算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所帶來的自然災害!到新疆來看看,新疆真的缺水嗎?你瞭解新疆嗎?你瞭解新疆的農業產業結構嗎?你知道新疆的農產品有多少產量嗎?你瞭解價格有多低嗎?


自由飛翔的鷹1


中國是基建狂魔,也是水電狂魔,我們長江黃河能利用的基本上都建了水電站了,雅魯藏布江高度落差大,水能豐富,那麼好的條件怎麼可能放過,但是西藏地區交通條件極差;地質災害地震條件惡劣;生態環境條件脆弱;屬於國際河流,印度最怕就是中國控制他的水源,雅魯藏布江嚴重的滑坡泥石流和泥沙問題。

以後隨著科技進步,西藏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雅魯藏布江水電站,特別是馬蹄形大拐彎處,肯定會建設水電站。

現在水電站建設都成問題,別說引水入疆了,中國新疆635工程,引額爾齊斯河水入克拉瑪依礦區,遭到了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的反對,印度總是把中國當做對手看待,引水入疆肯定遭到印度強烈反對,需要處理好和印度的關係。

無論是建水電站還是引水問題都面臨巨大困難!



玉麒麟20190000000000


紅旗河工程除了耗費巨量資金,重要一點是跟印度有關,紅旗河引水端是在將來建設的墨脫水電站上游還是下游,一般認為是下游,利用已經發過電的雅魯藏布江水再引到紅旗河,可墨脫水電站的壩址已經離中印實控線很近了,再在下游哪裡建造引水口?基本上是挨著實控線建造了,如果建造墨脫水電站和紅旗河,印度必然反對,中國怎樣應對?


明珠在太湖


這個問題提的好。先不說工程浩大,耗費巨大資金,也不說時間多長。單就其未來可以一隧多用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的好處了:第一,輸送更直接,減少了大量的遇回和途中的蒸發滲漏。第二,可以省卻大筆公路建設工程資金。開建隧道,口徑是個至關重要的前提。我國在自主設計和製造盾構機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只要專為輸水設計三十米直徑的就可以一隧兩用,就是既可輸水,又可通車。橋樑和隧道口連接、隧道上部的道路設計方面就是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三,在西部多山地區又多了一條南北大通道,必將給西部大開發帶來新的活力,增加就業人口,解決相當一部分的生活出路,且具有長期性。第四,隨道的起點還可以向南延伸到中印邊界,增強了我邊界行動的戰略展開輸送能力。第五,對西部的大地測量,地質地貌的勘探也是一次重要機遇。(前文有誤,迂迴)。幾億年的山體這次就會直接取樣了。穿越的山脈也可以說是空前的。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的關注點是,如何做好地震等等地質災害的防禦,再有就是水庫的規模恐制。輸水需要的水庫建在多山地區,且又是地震多發地帶,因此要有幾個水庫的預備,且規模都是不要過大。總之,這是個需要國家多個部門和各個方面的專家協同合作統一規劃和設計的重大的世紀工程。也是為了子孫後代生存發展甚至在將來氣候變暖後有可能的江水斷流時的可資利用的了不起的空前工程。我在以前的評論時曾經提出過此類設想,只不過談的不多,不知道專家們能不能看到並參與討論。歡迎批評呦!


用戶8780746037933


人類自古就是依水而居,水到那裡,人就跟到那裡,那裡就是勃勃生機,新疆不光缺水,重要的是缺人!有了水自然就有了人,人多了環境自然就會改變,需求就會增加,資金就會流向那裡。克拉瑪依就是典型案例,藏水入疆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認為中國目前技術一定可以,資金更不是問題,國家資金,社會資金,國外資金,都可以介入!關鍵是國家的決心和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