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校內託管服務,“關鍵小事”解了家長難題

課後校內託管服務,“關鍵小事”解了家長難題

奉化區新城實驗小學“四點鐘學校”的武術課程。

(烏雯雯 蔣煒寧 攝)

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关键小事”解了家长难题

奉化區龍津實驗學校“四點鐘學校”的舞蹈課程。

(烏雯雯 蔣煒寧 攝)

课后校内托管服务,“关键小事”解了家长难题

寧波市新城第一實驗學校的課後託管班。

(胡谷懷 蔣煒寧 攝)

記者 蔣煒寧 通訊員 張土良

孩子15時30分放學,家長17時30分才下班,中間這段無人監管的時間,孩子怎麼辦?這個問題困擾著全國家長。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家長們各出招數——送託管機構、請長輩接娃、組團輪流接娃……箇中辛苦自不待言。

今秋起,我市478所小學全面實施課後校內託管服務,15萬餘名學生和家長直接受益。

各地的校內託管服務如何推進,有哪些模式,孩子和家長感受如何,對校外的託管培訓機構是否有影響?怎樣把這件為民服務的“關鍵小事”辦得更好?為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孩子放學後沒人管 校內託管需求量大

足球、航模、閱讀……這學期,鎮海區蛟川中心學校裡,下午放學後留下的1800餘名學生,開始了他們的校內託管學習。

此前學校做過一份問卷調查,八成以上的家長有託管訴求,其中部分家庭的託管意願延續到17時以後。從今年3月起,該校開出兩個時段的校內託管。第一時段從下午三節課後至5時,由於學校地處鎮海經濟開發區,多數家長在5時下班。第一時段結束,還沒有家長來接的孩子,則留在專用教室裡由老師管理,直至第二時段5時30分結束。

該校一名五年級學生的家長說,她家是雙職工,夫妻倆下班在17時30分左右。以往女兒只能待在校外的託管機構,花錢多還放心不下。現在學校推出了校內託管服務,解了她家的難題。

上學期,鄞州區首南第一小學也做過一份家長問卷,發現全校1600多名學生中,六成以上有託管訴求,不少家庭的託管意願在17時以後。針對這些有實際困難的孩子,學校推出了校內託管服務。孩子可在校內託管到17時至17時30分,與家長所在的企業、機關事業單位下班時間基本同步。

與校外託管班相比,孩子更喜歡現在的校內託管。該校三年級的任同學說,以前他在校外託管班,15個孩子擠在一間出租房裡,一學期要花3000來元。這學期,他可以在明亮、寬敞的教室裡自主學習,不懂的作業可直接請教老師。該校另一名彭姓家長說,校內託管費用省,孩子安全更有保障。兩年前,她曾把女兒送到培訓機構託管,但是這個機構的工作人員每次總讓女兒在校門口等上個把小時,待高年級學生放學後,再一起接回去。孩子的時間被浪費不說,還時常被風吹雨淋的,安全隱患不少,作為家長,心裡有說不出的懊惱。

這個“心病”困擾家長已久。今秋起,全市小學全面實施放學後校內託管服務,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完成作業和參加體育鍛煉,不搞集中輔導,不搞集中上課。服務時段原則上為下午放學後至當地機關、企事業單位下班時間,同時鼓勵支持各地根據實施情況和家長需求,適當往後延長,方便家長接送。

校內託管服務堅持公益性和成本分擔相結合,採取政府補一點、家庭出一點的經費籌措模式,對經濟困難家庭可參照政策給予減免。

目前,很多區縣(市)確定每位學生每月收費100元,由學生家長按月或按學期向學校繳納託管服務費。

託管服務形式多樣 促進孩子全面成長

記者調查發現,寧波各小學的校內託管形式多樣,能很好地促進孩子多維度成長。

以鎮海區蛟川中心學校為例,該校在課後託管中分設了普通班和特色班,滿足孩子的不同需求。普通班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完成課後作業、參加體育鍛煉等;特色班以社團活動為主,其中社團活動又分為體育類、藝術類、文學類、科技類、思維拓展類。多樣的活動選擇深受學生歡迎,同時也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

鄞州區首南第一小學的課後託管也很有特色。該校的100多名教師全員參與託管,還有10多名家長助教和社區志願者共同參與。國學班、專職教練開設的體育班、家長助教開出的黏土班和手工班、社區志願者推出的垃圾分類與酵素製作環保班,這些好玩又長才乾的託管班很對學生的“胃口”。家長助教李嘉是一名手工達人,她所在的手工班由4名有此特長的家長共同上課,為低段班級教授摺紙、拼貼畫等,材料全部由學校提供。

據介紹,該校的校內託管最初是回應家長需求,僅開展作業託管,後來逐步發展,結合學校特色課程,形成“靜態+動態”的託管模式。今秋起,該校的校內託管不僅有學科老師的作業指導、德育教育、閱讀等靜態學習,還增添了每週兩次的菜單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拓展性課程的動態活動,有航模、水培、禮儀、越劇、古箏、擊劍和五子棋等特色課程。

該校一名吳姓家長說,自從孩子在校內託管班選報了街舞和聲樂兩門課後,堅持了小半年,現在有了點小成績,孩子越學越有興趣了。

李女士原本對校內託管有些隱憂——才二年級的女兒能完成自主作業嗎?開學2個月後,她發現孩子在老師的陪伴和指導下,寫作業更及時更專心了,自我整理的習慣也在慢慢養成。現在,李女士每天下班後到學校,一見面孩子就告訴她,自己的作業全部完成了,因為做得快,老師也給批改好了。然後,孩子就能和同學一起摺紙、跳繩、做遊戲。“能從陪作業中解套,我頓覺整個人輕鬆好多!”李女士說。

一名張姓家長也非常看好校內託管這一模式。孩子獨自在家缺少同伴,在校託管,能和小夥伴一起做作業、一起遊戲、一起閱讀、一起成長。“孩子的社會性,就是在和同伴的長久相處中培養起來的。”

“四點鐘學校”模式延續 “三點半難題”解決有道

與其他地方不同,寧波在解決“三點半難題”時,不僅推出了課後託管,還延續了原有的“四點鐘學校”模式。

這方面餘姚的變化最大。去年該市將課後服務作為一項民生實事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各小學全面推行青少年成長樂園這一託管模式,讓孩子放學後有地方可去,家長能從容接管。推出2個月後,該市就有3.8萬名小學生參與託管,平均參與率為64%。目前,該市有5.3萬餘名小學生參加了成長樂園,佔總人數的80%。

“從焦慮到安心只差一個成長樂園的距離。”該市東風小學教育集團東風校區一名謝姓家長坦言,她家兒子去年秋天成了一名小學生,每天下午3時放學,家中還有一個5歲小寶要接送,雙職工下班起碼在下午5時後。怎樣才能填滿孩子放學到家長下班這一“真空時段”,曾讓她焦慮糾結。她說,成長樂園不僅是她原來認為的管管作業的託管班,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小少年宮”。這一託管模式很快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去年9月開學初,學校的調查中僅有10%的家長有讓孩子參加成長樂園的意向,半個月以後,超過半數的學生加入了成長樂園。

餘姚鄭巷小學成長樂園活動類型以基礎型“習慣養成”和社團型“素質拓展”為主。餘姚新城市小學為一、二年級段的學生開設了“小小書法家”“小小畫家”“小小演奏家”等拓展課程,為三到六年級愛好籃球的學生開設了“趣味籃球”課程。針對家長更晚來接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愛心閱讀課程,有專門的老師管理,進行閱讀陪護。

餘姚市實驗二小在開展針對性的學習輔導和多樣化的素質拓展活動中,設置了“成長作業課”“知識拓展課”“技能拓展課”3個板塊,涉及語言與文學、數學、自然與科技、體藝等領域的13類課程內容。

餘姚市社區學院作為城區青少年成長樂園的主辦方,專門成立了青少年處,通過組建青少年成長樂園管理網絡,建立聯絡員制度,為餘姚城區32所推出青少年成長樂園的學校(工作站)設立了“一對一”聯絡員,每週一次到各工作站交流工作。同時,委派4名副院長和教輔室一起做好成長樂園的指導工作。

在寧波主城區,新城第一實驗學校的“四點鐘學校”在業內頗有名氣,從水稻種植、手工、彩粉畫到攀巖等,不僅門類繁多,而且質量很高。據瞭解,所有納入該校“四點鐘學校”的培訓機構資質由第三方審核,上課教師必須掛牌進校,統一穿著四點鐘課程服裝,執行一課兩次點名制度,以確保每個學生的安全。家長可以隨堂聽課,監控教學質量。同時,定期評價各門課程,綜合評價不良的課程被要求退出新城第一實驗學校的“四點鐘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