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故事展播:血雨腥風紅旗永擎——新羅鐵山鎮陸家地基點村革命簡史

陸家地革命基點村,位於鐵山鎮政府駐地洋頭村東南面。東連陳羅村,南接謝家邦村,北與洋美村和美麗溪自然村毗鄰,東、南、北、面均與革命基點村相連。西與洋頭村交界。海拔565米,群山起伏,山嶺連綿。山地面積6897畝,耕地面積286畝。自然資源有毛竹、林木和煤礦。民國初期有人口9多人,至今有286人。境內耕地、山地大部分為外鄉和本地地主佔有,貧苦農民深受高額地租盤剝,“蠊刀一巴起,鍋裡無米煮”,在兵災匪禍的動亂年代裡,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據竿而起,克服重重困難,冒著生命危險支援游擊戰爭,經受血雨腥風的考驗,堅持紅旗不倒,在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紅色故事展播:血雨腥風紅旗永擎——新羅鐵山鎮陸家地基點村革命簡史

1929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克龍巖後,增坪的林建華,李源興在白巖社發動群眾,舉行武裝暴動,收繳地主槍支,燒田契、借約,破倉分糧。成立白巖區革命委員,在陸家地等村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鬥爭。沒收地主的財產和房屋分給貧苦農民,僅在陸家地、嶺後、老鼠山(羅厝山)、火德坑等村,共沒收地主房屋8間,農具36件,糧食4000斤(2000公斤),銀元1600元等。同時,先在增坪、中邦進行分田、分山試點,而後在陸家地等村展開,耕地以村為單位抽多補少的辦法,按人口平分。在開展分田分地的同時,成立白巖區蘇維埃政府,首任主席李源興。下設6個鄉蘇維埃政府,其中第四鄉(陸溪鄉)蘇維埃政府,轄陸家地、美麗溪等自然村,鄉蘇駐地陸家地,首任鄉蘇主席李炳來。為保衛蘇維埃政權,白巖區建立區赤衛隊,鄧秋旺任隊長。該村陳觀音參加區赤衛隊,他在攻打雁石的戰鬥中犧牲。革命接頭戶陳冬照、陳春照,為赤衛隊送糧送菜,傳送情報。鄉蘇維埃政府發動青壯年群眾參加紅軍、赤衛隊、游擊隊,陳添木參加東方游擊隊,於1934年在江西參加反國民黨軍“圍剿”蘇區的戰鬥中犧牲。同時,鄉蘇維埃政府組織兒童團、少先隊站崗放哨、破除迷信燒菩薩、替婦女剪辮子等。

紅色故事展播:血雨腥風紅旗永擎——新羅鐵山鎮陸家地基點村革命簡史

1929年10月初,蔣介石嫡系劉和鼎從漳平永福經增坪、謝家邦、陸家地、嶺後等地攻佔龍巖城,沿途搶劫群眾財物。同月,國民黨軍第四十九師楊逢年部攻佔巖前區蘇區,群眾紛紛躲進深山,國民黨軍大肆燒殺搶掠、燒燬房屋。1930年11月間,楊逢年部再度攻佔若前區,反動民團也趁機作惡,燒殺搶掠、反攻倒算,牽牛殺豬、燒房屋,追害群眾,革命接頭戶陳冬照、陳春照在陸家地被殺害。區赤衛隊因寡不敵眾,被迫撤離,隱蔽在深山中堅持鬥爭。反動民團勾結國民黨軍隊,再一次在陸家地、陳山、羅橋、增坪、白巖前等村燒殺搶掠,民房被燒,許多群眾無家可歸。

1932年至1934年,國民黨軍第十九路軍攻佔龍巖,實行“清查人口”、“編制保甲”等政策,妄圖破壞群眾與游擊隊的聯繫。李炳和(又名李角王)帶領十餘名游擊隊員隱蔽在美麗溪、陸家地、內外陳山一帶堅持遊擊鬥爭。成立巖鐵區委和東南路游擊隊,林福清任區委書記,李炳和為游擊隊長,在白巖前中邦建立聯絡站,與南福區委秘密聯繫,互通敵情,抗擊十九路軍的燒殺搶掠。1933年春夏間,十九路軍以“計口授田”為名,行反攻倒算為實,扶持地主、富農奪田。東南路游擊隊在蔣武,陳山、陸家地、白巖前等地四處活動,發動群眾,抵制十九路軍的“計口授田”。

1934年春,閩變失敗後,十九路軍退守龍巖,建立巖鐵區委(鐵山區與巖前區合併),在白巖等地恢復基層黨組織,吸收一批積極分子入黨,先後恢復嶺家(許嶺、陸家地)、增坪、白巖前等黨支部,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線,配合游擊隊抓地主、土豪籌款,破壞敵人交通運輸線。李炳和率領東南路游擊隊改編的縣遊擊支隊兩次在美麗溪伏擊國民黨第十師的軍車,繳獲槍支彈藥,配合中央主力紅軍抗擊國民黨蔣介石的“圍剿”。1935年初,紅八團,若鐵區委和東南遊擊隊在陸家地、嶺後、謝家邦、增坪等村活動,區委委員林清福在增坪李坑被反動分子林應桂告密而遭殺害,排長林保泰晚上下山與接頭戶接頭,被民團殺害,還有2位接頭群眾同時被槍殺。後來,巖鐵區委又分為鐵山區委和巖前區委(書記林仁深),分散在各村活動。

紅色故事展播:血雨腥風紅旗永擎——新羅鐵山鎮陸家地基點村革命簡史

1935年7月,國民黨再次進行“清剿”行動,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實施“移民並村”,“保甲連坐”、強編壯丁隊等殘酷措施,加緊對人民群眾的控制和壓迫,妄圖消滅紅軍游擊隊。陸家地、嶺後、白巖一帶邊遠山村的村民,被迫遷移到巖山的芹園、元青和謝家邦、增坪等村。被國民黨軍隊和民團多次搜抄,稻穀和衣物等財產被搶光。接著又被“移民並村”,只剩下房屋和竹寮,他們又怕游擊隊進駐,就放火燒房。經多次燒燬,無一房屋倖存,全村成了一片廢墟。由於國民黨軍隊瘋狂“清”,巖前區游擊隊長林新發和多名游擊隊員英勇犧牲。儘管如此,游擊隊在革命群眾的支持下,繼續在巖前區各村堅持遊擊鬥爭。

在艱難困苦的鬥爭環境裡,革命隊伍中的陳金才、黃水海、林德標等投敵叛變,為敵人引路搜山,襲擊紅軍、游擊隊,抓捕迫害接頭戶和紅軍、游擊隊家屬。1937年3月,龍巖縣遊擊獨立營營長李炳和,中共龍巖縣委委員林映雪等在陸家地、增坪、嶺後等地秘密活動。叛徒黃水海引領粵軍157師469旅四處襲擊圍攻。在突圍中,李炳和身負重傷被捕,壯烈犧牲,英年24歲。林映雪等幸運衝出重圍,在群眾的挽護下安全轉移。國民黨軍和民團再一次在陸家地,美麗溪、嶺後、增坪、謝家邦、下村坂等革命基點村燒殺搶掠,一些紅軍、游擊隊的骨幹,區委主要負責人和接頭戶被捕殺害。

紅色故事展播:血雨腥風紅旗永擎——新羅鐵山鎮陸家地基點村革命簡史

1938年春,龍巖國共兩黨和談抗日,國西南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北上抗日,陸家地陳金海及謝家邦陳榮福等10多人參加了新四軍,隨軍北上抗日。1946年陳金海在安徽與日軍戰鬥中光榮犧牲。

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中共國西特委、龍巖縣委主要領導在丘地水東抗隱蔽生產、長期潛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東山再起。陸家地等革命基點村群眾予以大力支持,送去農具、耕牛、種子等,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魏金水、陳卜人、林映雪、邱錦才、陳水錦、鄭永清、蘇石桂等堅持在生產基地一邊搞生產,一邊在四鄰革命基點開展革命活動。保安團嚴密保甲措施,四處派出便衣暗探建立情報網,同時收買一些叛徒,搜索隱蔽生產基地。至1943年10月,各地隱蔽生產基地相繼遭破壞。但林映雪、張震東等仍留在白巖前等地堅持鬥爭。

紅色故事展播:血雨腥風紅旗永擎——新羅鐵山鎮陸家地基點村革命簡史

1944年10月,中共國粵邊區委員會成立王濤支隊,二次挺進龍巖,進入白巖境內,在李坑、增坪、陸家地等地打擊反動民團,經富溪進入巖西北進行遊擊鬥爭。林映雪、吳芳等堅持在鐵山、白巖前等地開展遊擊鬥爭。

在漫長艱難困苦、曲折複雜的革命鬥爭歲月裡,陸家地人民群眾百折不撓,堅持鬥爭。陳添木、陳觀音、陳金海、陳冬照、陳春照等革命烈士英勇獻身。老游擊隊員邱秀風(女)堅持鬥爭到革命勝利。許多革命群眾長期支持紅軍、游擊隊作出貢獻。建國後,陸家地人民艱苦奮鬥,重建家園,逐步實現了小康。

紅色故事展播:血雨腥風紅旗永擎——新羅鐵山鎮陸家地基點村革命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