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菜市场”—大庆农批城正式投入运营,首日实现开门红

作为现阶段大庆市唯一一项

省级重点民生工程

大庆市“菜篮子”工程

大庆农批城

11月5日正式掀起“红盖头”

位于大庆光明产业园区龙凤外环东路与大广高速交会处的“大庆农批城”,从2016年取得省级重点项目立项批复,就引起了各方关注,其可能对区域经济、行业市场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发了无限遐想,其创导的智慧“新农批”理念和“为农为民”的经营思想,让更多人对它的未来满怀憧憬。


智慧“菜市场”—大庆农批城正式投入运营,首日实现开门红


这是一个智慧的“菜市场”。其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交易、采集数据信息化。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所有交易都有数据可查,都有记录可依;

二是市场信息透明化。项目投入使用后,整个市场的信息都是透明公开的,农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节自己菜品的价格,再也不用担心会被中间商赚差价;

三是食品安全追溯监管可视化。市场建立了准入制及产品可追溯系统,将做到及时、有效地管控源头。

据项目总负责人郑立国介绍,项目的市场定位就是“保障大庆城市供应,打造区域中转,远期辐射黑龙江西北部及蒙东地区”,建成一个中纬度地区的标杆市场。因此,项目设立了两个交易大厅,专门服务大庆本地农户。

以农批城为依托,以我省大量特色农产品如肇源小米,五常大米,大同提子,黑龙江木耳、山野菜等为基础,逐步形成全国性集散交易中心,成为北粮南调、北菜南运、西菜东输、南果北进的优秀平台。

通过电商孵化中心与大数据中心、供应链中心相结合,促进大庆市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订单式”农业发展,结合大庆市“品牌化”“走出去”农业战略,助力大庆农业产业升级。

智慧“菜市场”—大庆农批城正式投入运营,首日实现开门红

这是一个可以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的菜市场。据悉,“大庆农批城”除了实行严格的入场管理设有食品安全可追溯中心外,还形成了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守住了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大庆农批城”的正式投入使用,困扰大庆多年的大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升级课题将得到破解,龙江西部地区农副产品的上行将打开新的通道,沟通南北连横西东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将实现真正的双向流通,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东北城市中心枢纽——大庆市农副产品流通格局的提档升级。

11月5日,是大庆农批城试运营的第一天。

凌晨1点钟,大庆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来到农批城做了一次现场采访。

01

记者对部分商户做了随机采访。

一位经营水果摊位的赵先生说,他干这行已经很多年。

之所以来到农批城,一方面是农批城给入驻的商户,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


智慧“菜市场”—大庆农批城正式投入运营,首日实现开门红


另一方面是位于龙凤外环东路与大广高速交汇处,交通非常便利。

一位来自青冈县的青菜商跟记者说,他们的进货量大,所以对市场的环境跟交通特别在意。

在农批城进货,感觉非常方便。

智慧“菜市场”—大庆农批城正式投入运营,首日实现开门红

02

首日交易数据很“亮眼”

早上8点钟,记者再次来到农批城。

据大庆农批城运营总监刘彦忠介绍,从凌晨12点到早上8点钟,商户进驻货量5000余吨,农批城交易量突破1000吨,交易额突破350万元。

从数据上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开门红”

智慧“菜市场”—大庆农批城正式投入运营,首日实现开门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