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潜伏》的“余则成”回家了。

今年10月23日上午,

余则成的原型吴石将军铜像

正式落户他的家乡

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英雄广场。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李侠”说了再见。

连日来,刘涛和胡歌主演的舞台剧

《永不消逝的电波》持续刷屏。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一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那么,你知道吗?

有一位化名为蔡威无名英雄,

当他开始领导隐秘部队作战时,

余则成的原型吴石还在日本留学

而李侠的原型李白刚成为一名通讯兵。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

蔡威和他的战友破译了国民党军队大量密电

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保障红军长征的胜利,

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作为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

和技术侦察工作的开创者

蔡威被誉为“红军中的活菩萨”

“千里眼和顺风耳”。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

却长期不为人所知。

直到1985年,蔡威的真实身份才被确认,

同年11月4日,福建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而那段漫长的“寻人之旅”,

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

……

01 英雄为何“无名”?

“蔡威局长,我来看您了!

今年5月3日,101岁的老红军胡正先

来到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蔡威事迹展陈馆。

胡正先是目前

唯一健在的蔡威生前战友,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这里。

临走前,胡正先抚摸着蔡威塑像说道:

“蔡威局长,我以后还要来看您。”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谁是蔡威?

为何一位百岁老人对他念念不忘?

人们不知道的是,为了寻找蔡威的家人,

胡正先和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的战友们

整整耗去了半个世纪

从青年找到了老年,黑发盼到了白发!

1982年2月24日,福建日报刊载

一篇洋洋洒洒六千来字的回忆文章

《怀念一位“无名英雄”——

回忆红军长征中的蔡威烈士》

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老革命家,

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

徐深吉中将

随着这篇文章的刊发,

八闽大地上的人们才第一次听说了

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蔡威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四处寻找蔡威线索的还有

宋侃夫、王子纲、马文波、肖全夫、

陈福初、李永悌、胡正先…

这些共和国的开国将军、老红军战士,

一直在寻找蔡威亲人的下落。

但寻找的过程却犹如大海捞针,困难重重。

两张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的红四方面军烈士名录

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份关于蔡威的档案记录,

在其中找不到多少蔡威的确切信息。

只知道这位烈士来自福建

牺牲时并没有留下遗嘱

甚至连“蔡威”这个名字也是化名……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这位蔡威局长为何要隐瞒身世?

他位于福建的故乡究竟在哪?

他的亲人是谁?

02 神秘的“听风者”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蔡威,原名蔡泽鏛(蔡景芳),

出生于福建宁德城关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

被当地人称为“蔡公子”。

由于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熏陶,

蔡泽鏛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6年,在上海求学期间,

19岁的蔡泽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反革命政变爆发,

蔡泽鏛在家乡秘密开展革命工作被捕入狱,

由于身份未暴露得以保释出狱。

他回家与即将分娩的妻子告别后,

就赶赴上海寻找党组织

就在这一年,蔡泽鏛给妻子薛品瑄写了封信:

“我在外一切都好,家里不要挂念,

我有机会就回家看望你和儿子,

但现在很难说……”

信中,他为刚出生的儿子取名:植生。

这也是蔡泽鏛给爱妻寄的最后一封信。

此后,世上再无蔡泽鏛。

1929年起,周恩来领导的中央特科

上海秘密组建无线电人员培训班。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青年周恩来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中央特科旧址

1931年上半年,

福建青年蔡威进入了这个训练班,

并与同班学员宋侃夫和王子纲结为好友。

半年后,三人接到党组织赋予的一项重任,

到鄂豫皖苏区去,

创建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台。

“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儿”

中国共产党的无线电事业自创立之初,

就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

投身党的无线电事业,

蔡威就将自己的姓名和身世化为秘密。

03 长征路上的“眼睛”

随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从1934年10月开始,

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

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征途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乎都被国民党所控制,

电台就成为了在各段路途中红军各主力部队

通讯联络的重要保障。

此外,红军电台的另一项重要职能

就是破译国民党的密电。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红军中负责侦听破译的部门,被称为“二局”

“二局”,毛泽东有过这样的评价:

“好的二局”,

“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当年的红军中有两个二局机构,

一个是中央军委二局

另一个是红军总司令部二局

1934年10月,

中央军委二局跟随着毛泽东领导的中央红军

率先开始长征,日夜行军。

由蔡威领导的红军总司令部二局提供的情报,

就成为指引中央红军突破重围的关键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蔡威领导的二局隶属于徐向前部队。

1935年1月4日,

蔡威破译了敌人在中央红军周围部署的情报,

迅速向中央发报。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这份短短三百来字的电报

明确告知了当时中央红军周围分布的国民党

17支不同部队的位置、人数和动向

正是在“二局”这样精确情报的指引下,

毛泽东调动当时只有三万多人的中央红军,

巧妙穿插于二三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包围之间,

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四渡赤水出奇兵”,

成就了长征史上最光辉神奇的篇章。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蒋介石日记---我军各部迟滞呆笨,被其玩弄欺诈,殊为一生用兵莫大之耻辱。

每天敌方密电少则几十份,多则上百份,

蔡威不仅要负责破译,

对重要密电还要亲自译电。

白天跟着部队一块行军,

晚间还要彻夜监听破译,

常常每天工作20小时

困了就用冷水浇头,

累了就熏艾草提神。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

他带着耳机一边听一边译

曾经创下一天破译两百多份密电的记录……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投身革命整整十年,

蔡威唯独跟战友马文波

有过一次拉家常式的闲聊,

谈起了自己的家庭:

“我家里是个大户人家”

“祖上有把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青钢宝剑”

“我是已婚的,我的小孩子这么长”

蔡威从未见过自己的孩子,

只能用手比了比大小。

此时的蔡威,想家了!

04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1936年初,独守空房近十年的薛品瑄

因思念丈夫忧郁成疾,撒手人寰,

此时的蔡植生仅9岁。

这一年,

蔡威也病倒了

恶劣的战争环境

和长期带病忘我工作,

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健康。

9月22日,红四方面军途经甘肃岷县卓坪村时,

蔡威因劳致病去世,年仅29岁

一千多名红军官兵为蔡威举行了葬礼。

送行的队伍里有:朱德、徐向前、陈昌浩、

李先念、许世友、傅连暲、肖全夫……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肖全夫,开国少将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肖全夫也是《亮剑》中孔捷的原型人物之一。

蔡威的战友肖全夫将军回忆:全体同志肃立在他的身旁,没有话语,一片啜泣,我含着热泪,耳际轰鸣,似乎漫山遍野都回响着蔡威同志常说的那句话:“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关于蔡威之死,

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作出这样沉痛而形象的比喻:

“红军失去了一双宝贵的眼睛”。

1936年10月,在蔡威牺牲的一个月后,

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长征结束了!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蔡威拼尽了全力,

可是当胜利的日子终于来临时,

他却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伴随着蔡威的离世,

这位无名英雄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似乎成了一组难以破解的密码。

为无名英雄找回原本的名字,送他回到故乡,

成为挂在蔡威老战友心头的一件大事

05 半个世纪的追寻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蔡威儿子蔡植生

蔡植生一生都在寻找父亲。

解放后,

蔡植生曾从父亲的战友周泽万处得知,

蔡泽鏛改名蔡威

但当他去中共上海市委查询时,

得到的答复是:“经我们查阅有关档案资料,

均未掌握蔡景芳(蔡泽鏛,蔡威)等资料。”

1974年,蔡植生临终前给两个儿子留下遗言:

“你们不能忘记祖父,要继续寻找,找到祖父,

一定要把他跟祖母葬在一起……”

就在蔡威后代苦苦寻找时,

上世纪80年代初,

蔡威的战友们也掀起了找人的热潮。

1982年,徐深吉将军在福建日报上刊文,

希望借由报纸的传播能找到知情人。

可惜这份“寻人启事”

并没引起蔡威后人的注意。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徐深吉中将

1984年,党中央决定

抽调一部分老干部赴各省开展整党,

蔡威的战友、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宋侃夫

主动请缨去福建

他想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寻找蔡威的家人

随着“寻人启事”的消息广泛传开,

有不少人找上门来,自称是蔡威烈士的后人,

但经核对后一次又一次落空

1985年初的一天,

蔡威后人到宁德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

反映有关祖父蔡泽鏛的情况。

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的黄垂超立即反应过来,

告诉他一些有关蔡威的情况。

“我祖父就叫蔡威!”

蔡威的孙子蔡述波惊叫起来。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马文波与蔡述波在北京合影

消息传到北京,

苦苦寻觅蔡威半个世纪的老战友们格外谨慎。

开国少将马文波提出了一个条件:

必须找到石达开青钢宝剑

才能最终确定蔡威烈士的真实身份。

石达开佩剑怎么落到宁德蔡家呢?

蔡威曾祖父蔡步钟曾任四川雅州知府,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恰在其任内。

后来蔡步钟回乡,就把“青钢宝剑”带回宁德。

1952年,蔡家后人把剑捐献出去

经过一番周折,

最终在福建省博物馆找到了这把剑。

剑柄上,“青钢宝剑”四个字仍清晰可见。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无名英雄蔡威的家属找到了!

宁德籍共产党员蔡泽鏛,

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蔡威!



06 英雄回家了!

1985年8月,

蔡威的战友们联名

给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

和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写信,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为其后裔发送烈属证明

和按规定予以抚恤。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李先念批示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徐向前批示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福建省政府通知

1985年11月4日,

福建省政府正式追认蔡威为革命烈士。

1986年7月,为纪念蔡威烈士牺牲五十周年,

徐向前元帅挥笔题词“无名英雄蔡威”六个字

寄往蔡威的故乡福建宁德。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1986年10月6日,

这天是长征胜利50周年纪念日

蔡威生前的老战友宋侃夫、肖全夫、胡正先

专程从北京赶到宁德,参加蔡威烈士纪念会。

五十年后再度聚首,如今已是阴阳两隔,

77岁的宋侃夫激情难抑——

“蔡威是福建人民的好儿子,

他牺牲了,他不能回到宁德来了,

我今天是替蔡威烈士回到宁德来,

来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

我有这个义务,我有这个责任……”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1998年5月12日,

“寻找蔡威烈士遗骸工作小组”

从甘肃岷县卓坪村起出蔡威遗骸回家。

蔡威的后人长跪坟前,号啕大哭……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经过2299公里的漫长跋涉,

5月20日,英雄终于回到故乡,

宁德市上万名干部群众自发到街边迎接。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父亲,祖父回来了!”

蔡述波告慰父亲,长眠地下24年的蔡植生。

蔡威,这位优秀的宁德籍共产党员,

英勇无畏的“二局”局长,

从未见过自己孩子的父亲,

让蔡家祖孙三代惦记了71年的离家游子,

终于回家了!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

来到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市于都县,

他动情地说,

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

全中国人民要不忘初心,

不忘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

不忘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

不要忘了我们的父老乡亲。

在四川省巴中市大巴山脚下,

坐落着全国最大的红军纪念碑林——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蔡威的名字就刻在这里。

这里还刻有十三万两千位红军将士们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的背后,

都有着一段传奇,

以及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蔡威,这位原本可在家里过富日子的大少爷,

却抛家别子,踏上了九死一生的革命道路。

他就像蜡烛,燃烧自己,

照亮了红军胜利的征途。

这是信仰的力量!

这是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贞!!!

蔡威生前的老战友胡正先

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二级解放勋章纪念。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

101岁的胡正先就坐在“致敬”方阵的礼车上。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接受采访时,胡正先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有今天,牺牲了多少人,

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

不会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当下年轻人要不忘历史,

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像蔡威同志一样奋斗,

始终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此时,我们不禁想起蔡威长征时的那句话: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蔡威等革命先烈心中的“明天”

不正是繁荣富强、文明祥和的当今中国吗?

在此,我们可以告慰蔡威,告慰先烈们:

这盛世,正如您所愿!

《潜伏》“余则成”原型的前辈,长征路上“听风者”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需倍加珍惜,

“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

—THE END—

叶欣 涂志斌丨文字

叶欣丨设计制作

宁德市纪委监委 供图

《寻剑》(华艺出版社)

纪录片《无名英雄蔡威》(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摄制)

部分图片源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