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自营”为何打不过“下沉”

新浪美股10月25日讯 拼多多周四收盘暴涨12.62%,报39.38美元创历史新高。其市值单日增长51亿美元,达到464.71亿美元,超过京东(446.46亿美元)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阿里巴巴(4492.39亿美元)、腾讯(3888.19亿美元)和美团(655.72亿美元)。

拼多多超越京东就此成为电商第二?或许这一结论为时过早。不过,从拼多多的发展轨迹来看,GMV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用户消费意愿的提升是背后关键。财报显示,拼多多人均GMV从2019Q1的1257元上升到2019Q2的1468元。根据QuestMobile数据,过去一年拼多多的用户增量主要来自于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用户对GMV的贡献在持续提升,由1月的37%提升至6月的48%。

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自营”为何打不过“下沉”

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自营”为何打不过“下沉”

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自营”为何打不过“下沉”

拼多多能发展如此顺利,与居民消费意愿的增加有关,居民在消费中更愿意选择高性价比商品,而且这不是传统认知中三四线城市居民专利,一二线城市居民也表现出同样强烈的意愿。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定义为精打细算,而是更加成熟理性的消费观体现。居民不再一味追求所谓高价潮流品,而是希望实现价格与价值更高的匹配度。而从供应侧而言,大量企业能够用更高效能的资源整合,以更低成本生产出来的商品,与以往中高档次商品是同等质量,这也就满足了广大居民的需求。

而中国制造在国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也在不断提高,去年媒体开展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好感度调查,并撰写《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外资品牌的好感度调查报告》。结果表明,近九成受访者对国产品牌的整体印象持正面态度,在国产品牌行业好感度中,互联网服务行业排名榜首。这就说明,随着中国商品质量的持续改善,赢得了人们更多的信任,也就更愿意为国货买单。这又促使国内企业销售额借助电商等渠道快速增加,有更多收入和利益支撑后续产品品质提升,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这当然也离不开国家对实体经济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大规模减税降费、五险一金费率调整,实现了企业减负,营造出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企业可以将更多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制造,有利于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更具价格优势和质量保证的产品。政策利好效应的释放,同时惠及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

也因此,不仅是拼多多,阿里巴巴同样在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阿里巴巴公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财季(2019Q2)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的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达至1149.2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4%达至309.49亿元。电商几大平台的旺盛生命力,一方面是自身在品控、运营、服务等方面能力增强,也受益于国内宏观政策环境的改进、前三季度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在增强。

从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拼多多的业绩强势增长,以及拼多多市值超越京东也说明,目前国内以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各类商品触达用户的商业模式,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关键就看各家电商平台能否及时把握居民消费结构和需求变化,同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如此就能获得更多营收增量,也必然因良好的业绩回报获得资本市场的更多认可,实现收益和市值双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