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新編》?

白水87


很不錯的一本書

讓我們對中國古典文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如何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新編》主要講述了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認為四書五經其實是一部哲學史。

在中國,哲學與知識分子人人有關。在舊時,一個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學發矇。兒童入學,首先教他們讀《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是新儒家哲學最重要的課本。有時候,兒童剛剛開始識字,就讀一種課本,名叫《三字經》,每句三個字,偶句押韻,朗誦起來便於記憶。這本書實際上是識字課本,就是它,開頭兩句也是“人之初,性本善”。這是孟子哲學的基本觀念之一。

講述了中國的哲學不是宗教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滲透中國人的生活,就覺得儒家是宗教。可是實事求是地說,儒家並不比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更像宗教。《四書》誠然曾經是中國人的“聖經”,但是《四書》裡沒有創世紀,也沒有講天堂、地獄。當然,哲學、宗教都是多義的名詞。對於不同的人,哲學、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人們談到哲學或宗教時,心中所想的與之相關的觀念,可能大不相同。至於我,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每一個人,只要他沒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但是對於人生有反思的思想的人並不多,其反思的思想有系統的人就更少。哲學家必須進行哲學化;這就是說,他必須對於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後有系統地表達他的思想。

宗教也和人生有關係。每種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種哲學。事實上,每種大宗教就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這就是我所說的宗教。這樣來規定“宗教”一詞的含義,實際上與普通的用法並無不同,若照這種含義來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認為儒家是宗教。人們習慣於說中國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們已經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於道家,它是一個哲學的學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區別。道家與道教的教義不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順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舉例來說,照老子、莊子講,生而有死是自然過程,人應當平靜地順著這個自然過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義則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術,顯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徵服自然的科學精神。對中國科學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從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許多資料。作為哲學的佛學與作為宗教的佛教,也有區別。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對佛學比對佛教感興趣得多。中國的喪祭,和尚和道士一起參加,這是很常見的。中國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學意味的。


國內ERP專題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新編》貢獻巨大,意義不凡



在中國現代哲學史上,馮友蘭哲學是一座里程碑,一面旗幟。他一生的學術生涯,是同中華民族和國家遭受的苦難與新生的歷程密切聯繫在一起的。馮友蘭作為愛國哲學家, 一生追求的理念是振興中華,希望古老的文明之邦走上現代化。 用他的話說即“ 舊邦新命 ”。


《中國哲學史新編》是解放以後馮先生經過十多年的思想改造,在1960年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重新研究與撰寫的哲學史。




著作有五大特點,依次為:


1.是中國第一部上從商、周,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前16-20世紀70年代)完整的系統的哲學通史著作。


2.採用了唯物史觀的立場、觀點、方法,來闡述中國哲學產生與發展的背景、哲學的性質和功能。


首先,在中國哲學史的分期上,馮先生採用了分期應與社會形態基本一致的原則。

其次,《新編》根據中國社會和中國哲學的特點和實際,在兩個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個突破是由於時代變化十分劇烈,哲學問題在中國往往與社會問題、文化問題交織在一起。對這類問題,單純只講哲學問題往往講不透,須把哲學史擴大為思想史,才能使讀者得以透視全貌。如將洪秀全與太平天國宗教思想分為三個階段,通過神權政治、歷史作用和天朝田畝制度幾個方面就論述清楚了。


第二個突破是根據中國哲學的實際狀況,中國歷史上的哲學家很少講西方式的純哲學,中國哲學也很少有獨立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而是把這些融入政治論、倫理論和審美觀點之中,以體現中國哲學“內聖外王”的精神,如對孔子則分別從周制、仁、禮、宗教、文藝、教育等幾方面進行闡述。



3.真正做到了對於歷史上出現過的哲學思想,按其在當時的地位、作用和影響給予恰當的地位。


一改過去中國哲學史只重儒家正統,輕視非儒家、非正統的觀念形態,挖掘了不少非儒家的哲學思想,使本書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哲學史。如先秦法家、道家、名家、稷下黃老之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都有了大量的增幅。



4.在資料與觀點融合上,比舊中國哲學史有了很大的進步。


5.《新編》與馮著《中國哲學史》(兩卷本)以及別的中國哲學史相比,有許多新提法、新論點和新的突破。不少觀點卓爾不群,對推動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在《新編》最後,馮先生對《中國哲學史新編》進行了總結。


總結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中國哲學傳統看哲學的性質及其作用;第二部分是從中國哲學傳統看世界哲學的未來。對前者,他斷言,哲學既不是初級階段的科學,也不是太上科學,更不是科學,哲學是人類精神的反思。人類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認識,哲學是對認識的反思,或稱之為對認識的認識,哲學的作用主要不是增進人們的實際知識,而是通過哲學的訓練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通過哲學這條路,讓人們經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最後達到天地境界。





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馮友蘭先生用他生命最後的十年,全身心地構造了《中國哲學史新編》七冊鉅著,為中國、也為世界奉獻出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最新的燦爛的總結。


水流芳6


馮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無疑是良心作品。

尤其他對哲學下的定義,經得起考驗,錯不了。

哲學是人類精神的反思,對認識的認識。

至於馮先生本人“對認識的認識”,具體內容不管對與不對,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事實上,馮先生對於“哲學”,已經找到了端倪,但是沒機會進去看個究竟,這與時代有關。

上一個時代的哲學家,必須站在主流,非主流的生存不了。要麼乾脆不當哲學家,把這頂帽子丟到茅坑裡,光著頭當個投機倒把分子,遊走於邊緣,在與現實命運你死我活的拉鋸中,不知不覺,成了天然的哲學家。

哲學家必須置身於尖銳對立矛盾的環境,在走投無路里,既不妥協,又生存下來,活的很滋潤,才會使用哲學,享受逍遙。

哲學永遠跟現實是對立的,就像一枚銅板的兩面,沒有兩面不成銅板。沒有現實就沒必要有哲學,沒有哲學,現實也沒有進化的動力。

哲學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而現實的勝者,靠功利和發明,是俗人中的佼佼者。

現實告訴我們,人必須步步為營,講究邏輯,釐清因為所以科學道理,瞭解條件成熟不成熟,論證理由充分不充分。

哲學則一步登天,不管奴隸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環境下,真正的智慧就在那沒動,一轉身就理想成真。

所以說,馮先生看到了端倪,他說,哲學是反思。其實換個詞更貼切,曾子說的“反省”。哲學是學不來,也分析不來的,是真本事,真本事沒有套路,在聰明才智的盡頭轉身反省,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有一次我在家點外賣,等半天不來,只聽到對門鄰居家光光光光敲門聲,心想,對門哥們一家出國快一年了,家裡空無一人,誰會敲他們家門呢?突然想到了我的外賣,會不會是外賣小哥認錯門了呢?又或者我地址寫錯了?查查手機,寫的地址並不錯。我打開門,看見外賣小哥還在光光敲對門,但手裡拎的,絕對是我點的酸菜魚。我是個永遠長不大的人,愛開低級的玩笑,就抱著膀子看熱鬧,外賣小哥敲門到絕望,把樓上的鄰居也招來了,說,嗨!小夥賊,別敲了,一家子都出國一年了,家裡沒人,我孫子正睡覺呢,別敲了。外賣小哥沮喪極了,寧願沮喪,轉身離開,也不願給我打個電話。轉身離開時,還看了我一眼,但目光沒停留就下樓了。我目送他逶迤的轉過兩個樓梯拐角,再有一秒就要從視線裡消失,才搭茬:嗨!我點的外賣!不喊不行了,小哥再不轉身,我就沒飯吃了。

外賣小哥假如敲不開門,一個轉身,就是哲學家。能順利完成本職工作,再一個轉身,才能知道,聖人住在哪。聖人就住在我對門鄰居一牆之隔的另一個單元的我們家的位置。哲學家下樓,去另一個單元的我們家,即可領悟聖人的境地。

所以,宗教裡面喜歡玩一個遊戲,叫“話頭”,從隨便一句話裡去醒悟。大智慧其實無處不在,任何細節反省到極致,都可以得到。

與此對應,哲學另一面住的科學和現實,就是認識和發明,認識和發明一轉身就是慧根,一塊石頭不需要慧根,否則必然痛苦。

所以說,哲學家,還需要再轉身一次,才見到哲學。而且這次轉身,不僅是個思維問題,還需要去踐行,驗證。所以您看,哲學家其實喜歡虛擬的思考,假象出一個敵人來,與之你死我活的搏鬥,以鍛鍊思維。可是思維不是智慧,生活就是最好的練兵場。真正的哲學,就在一啄一飲裡面。真正的哲學家,首先是世俗到了極點,世俗到世俗拿他沒一點辦法,給他跪下,願為奴僕。其次是,他從裡不在世俗裡,這就是世俗拿他沒辦法的原因。

在未來,哲學家將會失業。因為社會環境,快節奏的生活,將會逼迫人人具有哲學家的能力。

快節奏意味著,社會工具越來越豐富,而人們凌駕工具的能力越來越處於下風。

可以說,現在,手機不是人的工具,人是手機的工具。

搜索引擎和導航,貌似是人的工具,其實左右了人的行為,人成了它們的工具。

金融槓桿不是財富的工具,個人財富是金融槓桿的工具。

再發展下去,工具會挑戰人的社會地位,人不會甘心變成錢的奴隸,互聯網的奴隸,人工智能的奴隸,只能轉身成為哲學家,再轉身成為社會工具的主人。

那時候,哲學完全融為為實踐,哲學家這個過渡性的職業就會消失。

但這只是一種可能,還有相反的另一種可能,令人細思極恐。

說到這裡,馬上可以結題了。社會的治理模式,也是對上述兩個可能,認真思考又細緻探索後的選擇。社會主義,試圖漸漸稀釋國家股份給每個人,以求在關鍵時刻,擁有凝聚力,號召全民抵禦私慾氾濫。資本主義,目的相同,但做法相反,先把所有的自由和私利立憲均分,試圖建立凝聚力,可是漸漸發現,國家已經沒有一點股份,一寸土地,名存實亡,無以立足。政府只是影子政府,大難來時,必將與社會一起成為遊魂。

這就是馮先生真心想說,但沒能說明白的主題。

這裡面,還有個變戲法,其實馮先生也沒完全看透。不管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還是佛祖釋迦摩尼,其實只是變戲法,不管以誰的名義,重要的是,名義的外套,裡面裝的究竟是什麼?

根本不是外來品。


杜新治


馮友蘭先生所著《中國哲學史新編》,它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著述,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作為中國哲學歷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著述,它採用西方哲學的形式,闡釋中國哲學思想之實,使中國傳統哲學成為現代學科,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書中的基本架構為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許多觀點在學術界享有盛譽。儘管對書中的觀點有不同的認識,記得在那個年代還受過批判,但學術研究認識不應無限上綱,當然是在那個時代才出現。

馮老一生為研究中國的哲學史付出努力,所作鉅著不失為一奠基之作,讀之有益。


3914753067820


馮老先生是哲學家,馮先生女兒是大作家。宗作家曾說,不寫對不起歷史!


河南白光


編寫方式新穎,就中哲史的實質內容來說無甚長進。多人編寫中有益的嘗試。總體來說,人大的中哲史和西哲史雖然都是比較新的(或者最近修訂過),但是卻沒有比之前有的本子好。並且作為教材,定價普遍高一截(特別是西哲)。沒有顯示出人大作為哲學學科排名第一的真材實料。


南少令狐沖


哲學這個東西真的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大家都說的在理,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義!儘可能的接近共同目標就是高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