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1、2、5分硬幣哪些是值錢的,可別把“天王”論斤賣了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至今,我國先後發行了五套人民幣,由於第三、四、五套人民幣均未發行紙分幣,所以

第二套人民幣中的鋁製金屬分幣成為了分幣家族中的“主力軍”,配合第二、第三套人民幣,被廣泛應用於市場,因此自1957年12月1日以來,1、2、5分的鋁質硬幣基本上每年都在發行,直至1992年結束,共75個版本,1993至1996年還發行了部分“裝幀幣”,從這以後就再也沒有了,其品種多,跨度大,流通時間長,因此民間沉澱極多,說不值錢也真就不值錢,普通品目前市場價格也就在70-80塊錢一斤左右,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值錢的,今天為大家盤點一下。

早期的1、2、5分硬幣哪些是值錢的,可別把“天王”論斤賣了

說到最值錢的,首先當屬“五大天王”了。

所謂五大天王是,1979年 5分、1980年 2分、1980年 5分、1981年 1分、1981年 5分硬幣,目前單枚的價格都在5000塊錢以上。

很多人該想了,早知這麼值錢還不快點回家上存錢罐子裡面找找,在這裡小弟告訴大家,存錢罐子裡就別去找了,肯定沒有,至於說為啥沒有,且聽小弟慢慢道來。

在1980年前後,中國人民銀行認為目前流通分幣基本上夠用,因此根本就沒有發行以上幾個幣種,但為了加強國際合作交流,鑄制了幾種錢幣,用於收藏、旅遊等需要,這些錢幣都封裝在一些塑料本當中,所以叫“裝幀幣”,注意前倆字可別念反了。在存錢罐子裡你是見不到這些“天王”的,有的話也是假的,有人用1984年改1981年,刮完了打磨。不過大家還是可以回家問問,偏巧您家祖上哪位給您留下了一個本本也說不定,本子是這樣的,見下圖。

早期的1、2、5分硬幣哪些是值錢的,可別把“天王”論斤賣了

打開後是這樣的

早期的1、2、5分硬幣哪些是值錢的,可別把“天王”論斤賣了

接下來,當屬“四小龍”了。

所謂四小龍即1955年 1分、1957年 1分、1992年 1分、1992年 2分硬幣,前面我們提到,分幣硬幣是從1957年開始發行的,那何以又出現了1955年的1分幣呢?原因是1957年發行的硬幣中,有部分年款是1955年,這四枚硬幣目前市場價都是幾百塊錢一個,具體價格是變化的,不太好說。

“四小龍”為什麼貴呢,究其原因還是稀少,每種發行的數量都在數萬枚至幾萬枚左右,而且材料不是通用的鋁鎂合金而是碳素鋁,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材料不穩定,經過這60多年,基本上都風化、腐蝕的不像樣了,因此這讓本就稀少的數量變得更少。那麼,在存錢罐子裡能不能找到“四小龍”呢?答案和前面的五大天王一樣,基本沒有希望,但家裡老人有收藏的愛好,存了幾十年沒準還真能找到一兩個。

早期的1、2、5分硬幣哪些是值錢的,可別把“天王”論斤賣了

再接下來還有幾種值錢的。

除了上面說的兩種,另外還有一些數量相對稀少,因此也是有收藏價值的,這些就不能再論斤賣了,目前網絡上有很多硬幣的價格表,在這裡小弟認為有些言過其實,市場價值其實沒有那麼高,或者說我認為不是值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要看買的人會出多少錢,雖然拿不出結論,但這裡小弟給大家一個建議,我注重收藏的是(1955年5分,1956年1、2、5分,1957年5分、1958年1分,1982年1、2、5分)這些硬幣,也有點規律,就是儘量收集早期的和靠近80、81年左右的,原因就是越早期越容易壞,靠近80年左右會比較少,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建議,搞收藏的話,其實憑興趣就好,還真別把它當做掙錢的途徑,有一句話叫啥:“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個興趣就好。

早期的1、2、5分硬幣哪些是值錢的,可別把“天王”論斤賣了

好啦,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還是那句話“不懂的地方歡迎討論”,拜拜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