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都斜下村開啟生態造林雙贏模式

青海鄉趣網訊 “我靠挖坑栽樹,一個月就能掙2000多元錢!”金秋時節,樂都區瞿曇鎮斜下村脫貧戶王有信吃過早飯扛著鐵鍬來到村東面山坡上,望著親手栽植的油松、雲杉樂呵呵地說。

據瞭解,為穩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瞿曇鎮斜下村在區林業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八個一批”要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把精準扶貧與林業生態建設相互促進、融合,堅持精準幫扶與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相結合,以貧困村為重點,切實把工作重心向脫貧攻堅傾斜、項目資金向貧困人口傾斜,緊扣目標,因地制宜,精準發力,讓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荒山增綠的新路子。

自2019年,樂都區林業和草原局將斜下村東面43.333公頃荒山納入規模化林場造林項目,通過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參與整地、栽植、管護等勞務,增加脫貧戶的工資性收入,累計使用本地勞動力1800多人次,直接發放勞務費用16萬元。同時,認真落實國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將符合條件的兩名建檔立卡戶選聘為生態護林員,每人每年工資性收入1萬元,確保脫貧戶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作者:張得桂史建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