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內動力三季報首現虧損 內燃機企業轉型提速

10月29日,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內動力”)(000903.SZ)披露三季報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620.12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淨虧損1935.52萬元。

這也是近期雲內動力首現虧損。而作為內燃機相關公司,隨著汽車電動化趨勢的顯現以及內燃機市場的萎縮,雲內動力也在佈局轉型。

2019年10月20日,雲內動力公告稱,雲內動力擬受讓深圳市藍海華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00484.SZ,以下簡稱“藍海華騰”)3775.94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8.15%。本次交易完成後,雲內動力將成為藍海華騰控股股東。

不過,藍海華騰財報顯示,在2019第三季度虧損8965萬元。對於這起收購案,有聲音質疑,雲內動力為何出約31%的溢價收購一家虧損企業的股權。

就相關事宜,雲內動力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藍海華騰的主營業務一直是盈利的,只不過由於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才出現第三季度賬面上的虧損。另外,雲內動力方面想通過收購藍海華騰進一步探索在汽車電子方面的轉型。

虧損下的收購案

201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雲內動力首現虧損620.12萬元。

今年以來,雲內動力的利潤出現下滑。雲內動力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5.75億元,同比增長3.4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1億元,同比下降25.85%;扣非淨利潤1.01億元,同比下降36.7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雲內動力2019年三季度應收賬款約為20.08億元,同比增長45.86%。雲內動力將此解釋為為了搶佔國五、國六柴油機市場,本期適當延長了貨款的賬期所致。而2018年同期,雲內動力應收賬款也達到16.6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28%。

不過,在2019年第三季度虧損下,雲內動力花費了5.5億元完成一樁股權收購。

2019年10月20日晚間,雲內動力擬受讓包括藍海華騰實控人邱文淵、徐學海等股東所持藍海華騰3775.94萬股股份,佔股本的18.15%。本次交易中,股份轉讓價格合計超過5.5億元,每股價格14.6元,溢價31.18%。交易完成後,雲內動力將成為藍海華騰控股股東。

資料顯示,雲內動力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柴油發動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至今已具有六十餘年的歷史,主要產品包括商用車柴油發動機、乘用車柴油發動機、非道路柴油發動機及天然氣發動機。

而藍海華騰則是一家致力於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6年於深交所上市,主要產品為中低壓變頻器、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和伺服驅動器。

然而,雲內動力收購的藍海華騰,2019年三季度也陷入虧損。藍海華騰2019年三季度報顯示,藍海華騰在此季度虧損8965萬元。

藍海華騰在公告中解釋虧損原因時表示,主要受本期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影響。具體而言,公司對外投資的南京瀚謨新能源產業投資合夥企業(以下簡稱“瀚謨新能源”)的經營情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因此對相關長期股權投資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6750萬元;因報告期部分客戶經營情況持續惡化,對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預計計提壞賬準備2150萬元;因相關方經營財務情況較差且涉及法院大額執行,對其他應收款預計計提壞賬準備830萬元等。

除此之外,藍海華騰近三年來的利潤也呈現下降趨勢。2016年~2018年,藍海華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55億元、1.28億元、2540萬元。藍海華騰在2018年度報告中對利潤下滑解釋為“受下游客戶需求結構變化導致的訂單下降、產品價格下降以及公司新產品替代週期的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較上年度有所下降。”

事實上,隨著2019年中,國家新能源補貼大幅度退坡,行業也出現下滑。根據真鋰研究院數據,2019年9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下降29.9%。

從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市場環境來看,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幅已經大幅縮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同比下降29.9%和34.2%。自今年7月份起,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出現下滑,這已經是銷量同比下滑的第三個月份。

轉型迫在眉睫

事實上,即使面臨三季度虧損及所收購的藍海華騰近三年利潤處於下滑,雲內動力依然選擇通過收購獲取電控技術。

正如雲內動力方面所坦承的,公司一直在探索汽車電子化轉型,曾經還為此收購過銘特科技。

據悉,在2017年9月,雲內動力還耗資8.35億元購買深圳市銘特科技100%股權,銘特科技主要為汽車加油(氣)機和電動汽車充電樁等設備提供工業級智能卡支付系統。

而這背後,是行業電動化趨勢。《中國汽車行業風險分析報告2019——零部件市場》也分析,在宏觀政策和前沿技術的驅動下,汽車產業鏈將向動力多元化、輕量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方向發展。

而近日,國家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目標到2025年、2030年,新能源車銷量分別佔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0%和40%。

而對於傳統內燃機相關企業,汽車電動化之下未來市場不斷萎縮可能是需要面對的事實。

業內相關人士也透露,隨著汽車電動化趨勢,原本汽車3萬餘個零件,在電動車中只運用1.8萬餘個。

在這樣的趨勢下,2019年海南省打響禁燃油車第一槍。海南省計劃從2019年11月11日開始,逐步實施禁售燃油車的決策,預計將在2030年前禁止燃油汽車上路行駛。

汽車分析師任萬付直言,目前相關汽車零部件企業,要把握汽車發展方向,走在整車企業前面,生產符合“新四化”方向的產品。

除了雲內動力,行業內不少專注於內燃機的公司開始轉型。

2019年,德國大陸集團宣佈向電動化轉型,據該集團對汽車行業趨勢的預測,2025年開始研發、2030年開始生產的內燃發動機將是最後一代內燃機。事實上,大陸集團是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巨頭,也是與德國博世和日本電裝齊名的內燃機零部件供應商。

不過,依然有不少內燃機行業從業者對這一趨勢並不認同。

德爾福科技有限公司動力總成系統亞太區工程總監許向東日前就公開對媒體表示,關於“禁燃時間表”的報道一直在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內燃機行業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積累的人才,正在大量跳槽去做自動駕駛,這對行業和社會來說都是嚴重的人才浪費。同時他建議從業者不要被自動駕駛領域的熱錢“燒暈”,沉下心來做事。

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則認為,汽車電動化是行業內不可逆的趨勢。同時,他預測,未來,內燃機汽車將發展成高端汽車,而電動汽車則成為大眾普遍使用的汽車。“內燃機和電動汽車是同時共存的,它們不存在取代關係,定位不一樣。”賈新光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