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吳用在三國算什麼水平?

EGGERS


《三國演義》中謀士如雲,他們以其自身的才略在這個亂世裡推波逐瀾,上演了一曲曲或精彩、或悠然、或雜亂的樂章。他們無疑是這個時代最活躍的分子。



正所謂十指不齊,《三國》中的謀士們,水平也有高下之分,我個人把他們分成五等。

第一等,擁有放眼天下的大局目光。代表者,諸葛亮、魯肅。諸葛亮就罷了,眾望所歸,把魯肅歸於一等,怕有人不服,有人會覺得魯肅雖然仁厚,但失之愚鈍。其實不然,在這個層級上,具體的戰役策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整體大局的把握方向,這一點,魯肅就如我們的朱總司令,大音稀聲,大象無形。

有人問,諸葛亮有《隆中對》,是分析天下的精彩華章,魯肅有什麼?我要說一句,天下英雄,所見略同,諸葛亮向劉備提出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三分之策以前,魯肅就早向孫權提出過類似方針了,只不過那時劉備勢如小芥,不甚如眼,魯肅提的是東吳與劉表聯合而已。

魯肅的眼光不限於此,在曹操南下,長江天埑與東吳共有時,東吳謀層紛紛欲降,魯肅反對態度不僅堅決,而且判斷明確,他對孫權說:如果降曹,我會被曹操送歸鄉里,受人評論,若獲道德之名,我仍可為官,而明公你,將死無葬身之地啊。


後來,正是魯肅的居中斡旋,才有了赤壁之績,展開了三分天下的宏圖。

謀士第二等,龐統、郭嘉。這二人都是英年早逝,倘若天假以年,二人應該也有不小成就。單說郭嘉,曹操說他多謀善斷,膽略沖天,就知此人不凡。郭嘉的計策極高明,他審時度勢,對戰場上波詭雲譎的局勢有著很通透的分析。

第三等,這就多了,大多數謀士都在此列,如荀彧、程昱、徐庶、張昭、法正等。這些人中規中矩,他們雖然也不時獻上妙計,但僅是就事論事而已。

第四等,只有一個,賈詡。這個人,狡猾狡猾的,他才幹是確實有,但一身奸詐之氣,有如文革之康某。這種人,再有治國平天下之能,也將會為自保之心所限,難成大事。

第五等,郭圖、楊修、蔣幹。郭圖,有賈詡之奸,卻無賈詡之能。楊修,自命不凡,妄測上意,遭致斬除,若他將才能用於謀略,為曹操所用,曹操能捨得殺他嗎?看來他或許只是個娛樂圈人才而已。蔣幹,頭腦簡單,卻硬要想靠腦袋吃飯,可笑可笑。





那麼問題來了,《水滸》吳用放在三國是個什麼人物?要我說,他可屬五等,在楊修蔣幹之上,與郭圖比肩。別看吳用自號加亮,那只是一種無恥的自附,他不要說加亮、與亮比肩,便是比起賈詡,也差得遠,你看看他的表現,造假信弄巧成拙,差點壞了宋江性命;寫藏頭詩給盧俊義,害得盧差點壞了性命;戰場上連個陣勢都不認得,虧了人家朱武;唯一一次成功,是在黃泥岡,靠的只是下三濫的欺騙。


中山柴


說出來別不信,吳用的水平如果放到三國演義裡面也就是普通一謀士,如果硬要找一個參照物的話也就是蔣幹、楊修之流,自作聰明實難登大雅之堂,甚至都不如他們。

1、說說吳用的為人,三國的謀士們,不要說諸葛亮、魯肅、荀彧、郭嘉等這些大謀士們,就連三國的那些小幕僚們都比吳用強,為什麼那麼說呢?你看三國中招攬人才基本都是憑國家大義、口才、交情光明正大的遊說,而吳用又用的什麼計倆,坑人全家、滅人滿門,最後逼上梁山,簡直就是卑鄙無恥。

2、再說吳用的氣節,宋江招安徵遼時,不思報國,居然想到投靠番邦。看三國的謀士們雖說都是各為其主,但是哪一個不是為的治國安邦?只有吳用為的是一己之私。

3、看文才、智商、謀略,諸葛亮、荀彧、周瑜、郭嘉等是那些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人都要頂禮膜拜的,屬於教授、科學家級別的;吳用充其量就是一村級小學教師,仗著有點小聰明居然還敢稱“加亮先生”,真是不自量力。

4、看擇主,荀彧、郭嘉之流選擇的是“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霸主,周瑜、魯肅、陸遜等選擇的是東吳老大 ,諸葛亮更不用說,直接選擇高祖之後當朝皇叔劉玄德,哪一個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再看宋江,一心為了招安,坑兄滅弟,往大了說也就是一縣府小隸。

綜上所述,如果把吳用放到三國,也就只能哪兒涼快哪兒待著,要真是出來混估計下場比蔡瑁都慘。




萬里清風來


吳用鄉下學究,落第秀才。這個有施耐奄老先生的影子。元末三十餘歲中舉入仕,因與上司不合,不久辭官歸隱。

三國演義中人物基本與歷史吻合,故事雖有虛構,也是張冠李代。而水滸人物故事原型較少,各種活動戰爭基本靠作者想象。而吳老先生要麼是清高不肯同汙濁世,要麼情商不高,混的並不如意,自然對當時社會較為不滿,所以以英雄人物發洩心頭的不得志。

吳用作為梁山軍師,三號人物,所出計謀不過凡人,盡是狠毒陰謀,不過挑撥離間,殺人放火,名為請英雄上山,實為毀人家室,壞人前程,傷天害理。並無道義可言。

在戰爭方面更是如成人童話一般。宋時軍事上並不弱,名將輩出,抗元四十餘年即是明證。蒙古鐵騎橫掃歐亞,風捲殘雲,唯獨對宋,傷亡殘重。張叔夜一個掩殺,宋江等束手就縛,高俅十萬水軍竟被鑿船而破,實在腦洞大開。水滸能成名,一是古代信息傳播嚴重不對稱,二是元末明初人民痛恨異族統治,自然不滿腐敗無能,引狼入室的宋王朝。施老先生將自己的快意恩仇浸入書中,書中的主張多是老先生意圖,自然吳用之智之經歷亦代表老先生之智之經歷。老先生當時不過常人,吳用之智自然常人,放到謀士如雲的三國時代,連楊修之輩都比不了,不要說諸葛亮,郭嘉,周瑜了。





夕子宛然


吳用只是跳樑小醜,他的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切,他的謀劃水平只能是算計人,沒有大的謀略,就相當與算計趙雲的桂陽太守是趙範,根本不入流。連一個武將趙雲都算計不到,更不用說和其它的謀士相提並論了。

在《水滸傳》中我們看看吳用有什麼謀略。

以、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楊志,奪了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生的金銀珠寶。

二、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

三、晁蓋曾頭市兵敗後,吳用又假扮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寫下藏頭反詩,將盧俊義也暫時騙上山。盧俊義回去後被陷害,將被處斬,石秀劫法場亦身陷北京城,吳用及時出計,先發無頭帖子穩局勢,又差時遷火燒翠雲樓,並救出盧俊義、石秀。

當然吳用的計策有很多,但是基本都是一些見不得光的勾當,都是用來算計別人,在戰略規劃,戰局分析都是統統的沒有,那麼三國中的謀士又是怎麼樣的呢?

三國會算計別人的謀士中,最厲害的當屬賈詡,這個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但是賈文和用計能保全自己,能分析敵情,相對吳用的只會陰謀詭計高很多,而三國中會陰謀詭計的人不少,就以趙雲攻桂陽為例。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之後,劉備在荊州打著劉琦的招牌,到處攻佔城池,在安排趙雲攻打桂陽的時候,桂陽太守自知不敵,就開始算計趙雲。看到趙雲來了,趙範沒怎麼抵抗就投降了,而且趙範和趙雲都是真定人,是同鄉,又都姓趙,趙範主動提議結拜為兄弟,這就是開始算計趙雲,一開始趙雲沒有察覺,也就同意了。

後來趙範提議將其嫂子嫁給趙雲,趙雲大怒,說這種事是亂人倫之事。因為趙範想通過這樣收攏趙雲,但是趙雲那你是吃素了,果斷不中計。一計不成,又來一計,趙範又暗中佈置兵力要擒殺趙雲,只是不是趙雲對手,最終失敗。

從趙範的表現來看,他所用的計謀和吳用在水滸中的層次差不多,而趙範在三國是什麼水平呢?是一個不入流的水平,所以說吳用的水平在三國中也就是個不入流的水平。


帝國烽火


吳用屬於缺乏大局觀的謀士,小聰明很厲害。跟三國演義裡面的陳宮很相似,陳宮也是把呂布帶的越走路越窄。當然,根據水滸的描述,吳用的謀略比陳宮還是要厲害一些的,在三國演義裡大約屬於一流謀士之外,二流謀士頂峰的樣子吧,換成遊戲術語來說就是智力在90以上95以下。

望採納。


努力的洋蔥


吳用只適合出一些小點子比如智取生辰綱,或者佔領一個山頭勉強能有用武之地。

但是你讓他去治理一個國家,或者打正面戰場的大規模戰役,估計沒有這個能耐,最大的一次徵方臘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沒看到他出過什麼高招。

況且諸葛亮最強的還不是用兵,治國才是他的殺手鐧。


雲端的曼徹斯特


吳用沒出過什麼好主意,都是喪盡天良的主意或是雕蟲小技。這廝最後在宋江墳前吊死在歪脖樹,可見其所作所為,令人不齒。

徵方臘,有一節,死了24名將佐,宋江傷感唏噓,這廝居然說:人的生死天定,主將何必摧殘玉體,且請料理國家大事。看到這裡,噁心的不得了。哇靠,弟兄們死了,一點感傷也沒有,只是捧宋江的臭腳。

吳用就是個小人而已


Jasonxia916


平平凡凡,很平庸,學公孫勝。樊瑞等。吳用意氣用事,誤了大事。別招安,反抗到底,奸臣一日不除心不安,除奸臣,保國為家,家賊不除,江山難安定。


雅各38


吳用基本上出一些餿點子,沒什麼大用。在三國謀士裡面,排不上號,三國謀士基本都是行軍打仗,治國理財,戰陣謀劃,著名的如諸葛亮龐統司馬懿荀彧荀攸郭嘉賈詡法正等,很水的諸如蔣幹張松孫乾等,也是理事能手或者學儒。豈是吳用可比。


寶馬銀槍


吳用與三國中的一等謀士不可同曰而語,(像孔明:郭嘉:鳳雛等)最多與蔣幹劃等號都算抬舉此人,況此人極不厚道,見風使舵,是個唯利是圖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