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投餌“無人化”!興化蟹農造出智能“投餌船”

蟹塘投餌餵食多是一人撐船、一人投料,不僅投料不均勻、耗費人力成本,而且遇有風雨很難按時投餵。興化蟹農趙兆勇、張樂成功研製出智能投鉺船,破解蟹塘投餌依靠人工的缺陷和瓶頸,從而使蟹塘投餌實現了“無人化”。

蟹塘投餌“無人化”!興化蟹農造出智能“投餌船”

在合陳鎮合陳村的一方蟹塘,一臺紅色的智能投餌船正在作業。

隨著投餌船撲通撲通前行,在它身後便形成扇狀餌料雨。

“餌料從船身後拋盤灑出,拋灑距離10米,比人工灑得廣、灑得均勻。”站在塘口觀看作業的養殖戶陳鳳桂說,“這方塘70畝,投餌船投餵一次只要40多分鐘,人工投餵一次至少90分鐘,而且要兩人配合,自從用上這臺投餌船,省心多了。”

投餌船呈桶狀,下面是兩條線形浮體,上面是大肚子塑料桶,高僅70公分。

2017年10月,趙兆勇與水產科研人員、IT人員、大數據人員等4位股東,成立珈灃實業公司,探索智慧漁業生產和服務。

公司建設2000畝智慧漁業試驗基地,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建立了大數據系統,實現了智能化管理。

“螃蟹投餌是螃蟹養殖的重要環節,傳統投餌方法是每天僅在傍晚投一次料,不僅不利於螃蟹生長,還會因為餌料投量過大引起發酵,造成水體汙染。”

趙兆勇說,螃蟹“直腸子”,從吃下去到排出來僅4個小時,活動範圍囿於方圓20米左右,所以4小時後又要在這個領地覓食,如無新鮮餌料可覓,就會互相殘殺。

螃蟹科學的投餵方法,應該是少食多餐,而要做到這,就需要智能化來實現。

投餌船產品的開花結果融合了傳統養殖經驗和現代科學技術。

蟹塘投餌“無人化”!興化蟹農造出智能“投餌船”

趙兆勇長期從事河蟹養殖,他認定通過科技為傳統養殖賦能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張樂大學畢業後,曾在上海海洋大學從事智能化、自動化漁業設備開發工作。一個對發展智慧漁業情有獨鍾,一個對智能化研發富有專業知識,兩個年輕人便攜手開啟蟹塘智能投餌設備的研發工作。

張樂結合前期的研發基礎,於去年底研發出智能投餌船。可當置於蟹塘試驗時,卻因水草纏繞螺旋槳無法前行。

隨後,他們又進行改進,採用明輪裝置取代螺旋槳,通過鏈條傳動,帶動兩側明輪前行。

“如此,兩側輪子便滾動著划水前行,即使遭遇水草也能被鏈輪碾斷,不影響投餌船航行。”張樂說,明輪裝置已申報發明專利並獲得受理。

除此,投餌船控制系統、外部結構也獲得發明專利受理。

控制系統是一個芯片,也是投餌船“大腦”,其航速、航向、投餌密度等均可設定自動工作,或由人工操縱搖控器指揮工作。外部構造前身造成破水“箭頭”,後身則造成“尾翼”,既能較好地使投餌船抗擊水和風的阻力航行,又能使船體平穩。

張樂介紹, 投餌船重量為100公斤,材質為食品級PE塑料,船身驅動為鋰電池,充電一次可工作6小時,工作艙可盛裝100公斤顆粒餌料。

今年4月,投餌船已定型、量產,7月和9月先後被列入泰州市科技創新成果目錄、江蘇省農業機械新產品新技術入庫產品。 “我們也可利用手機操縱投餌船作業。”

蟹塘投餌“無人化”!興化蟹農造出智能“投餌船”

一臺投餵船能省35405元/年

趙兆勇算了一筆賬,“按江蘇片區的人工,一個管塘工人一天工資是130元,一年365天則要47450元,而投餵船一天只要33元,這樣一年就能省35405元,而且只是一個人的工資。”

那麼投餵船一天只要33元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珈灃投餵船已經被列入了江蘇省的農機補貼目錄中,養殖戶每買一臺就能補貼4000元,加上與地方銀行達成協議零首付購買,分期後每天只要33元便能擁有!

趙兆勇打開手機演示,隨著手機上開或關指令的下達,投餌船隨之啟動或關停。此外,在投餌船上裝上攝像頭,還可替代人工巡塘。

目前,智能投餌船在興化、常州、淮安等地已開始推廣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