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喪偶式家庭,學做一個“好爸爸”

朋友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的,當父母和孩子成為朋友,他才能向父母敞開心扉,把他的心裡話跟父母說,父母才有機會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和他外在行為的內在原因。

遠離喪偶式家庭,學做一個“好爸爸”

在現在的家庭裡,有的爸爸總是喜歡以一種嚴肅的形象出現,他們經常板著面孔對孩子進行說教,希望孩子怕自己,這樣自己才有權威。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調查顯示,孩子們心目中好爸爸的標準是爸爸不管多忙都陪自己,最關鍵的是爸爸和自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成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鐵哥們。

遠離喪偶式家庭,學做一個“好爸爸”

老公的家教觀念就是不牽引更不牽絆孩子,讓他自己看世界,和孩子成為鐵哥們。想和孩子成為鐵哥們,就要獲得孩子的認同感,年齡不是問題,關鍵的是心態,如果你能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童真的心,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就會受到孩子的歡迎。當然,必要的時候,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建議而不是教訓,讓孩子看到你慈愛的一面。

遠離喪偶式家庭,學做一個“好爸爸”

首先:不斷學習,瞭解孩子

爸爸們也經歷過童年,但是時代不同,孩子們所思所想、所說的和所玩的都與以前不一樣了。所以,爸爸們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找到孩子經常談論的話題,瞭解孩子愛玩的遊戲,這樣才能提升與孩子溝通的基礎,有條件與孩子在某些問題上達成共識或者說有共同語言。

遠離喪偶式家庭,學做一個“好爸爸”

其次:和孩子一起“瘋”

爸爸和孩子整天嘻嘻哈哈、打打 鬧鬧、沒上沒下、沒大沒小地玩。他們之間沒有一點距離感,孩子會覺得爸爸很有親近感。在沒有玩伴的時候,孩子就會找爸爸玩……

享受過童年快樂時光的你應該明白,哥們就是交情很深的夥伴,經常在一起玩,在一起瘋,在一起享受快樂的時光。雖然你是孩子的爸爸,但是你依然可以懷有一顆童心,和孩子一起玩耍。這樣會使孩子覺得你和他沒有距離感,會覺得你很有親和力,同時你也會活得更年輕,活得無憂無慮。想要和孩子成為哥們,就要和孩子無話不談,高興的事情,或者令人煩惱的事情,都可以成為你們交談的內容。如果你能和孩子做到順暢地交流,那麼孩子也會主動把他遇到的開心的或不開心的事情告訴你,這樣就方便了你瞭解孩子的心理,便於你及時針對孩子的問題給予引導和教育。

遠離喪偶式家庭,學做一個“好爸爸”

最後積極幫助孩子釋疑解惑

父親要學會幫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緒,使孩子有事想對您訴說,尋求幫助或精神支持。在學習和生活上,如果孩子遇到了一些困惑,父親一定要給孩子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處理意見,儘量幫助孩子釋疑解惑,取得孩子的信任。

總之,對待孩子要像對待知心朋友一樣,認真傾聽,平等交流。這會使你和孩子彼此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使你們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