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解禁不一定是大利空?

随便嗑点,主要针对下周的解禁。

11月4日重点关注中船科技、炼石航空。

直接说,两只看起来都不咋好。

为什么说,大解禁不一定是大利空?

11月5日还好,只有丝路视觉需要提防,但问题不大,因为股价基本已经把预期给体现了。

为什么说,大解禁不一定是大利空?

除此之外,就是7号需要注意的海天精工、贝达药业、豫金刚石、宇信科技。

8号需要注意的快克股份。

看了一圈,发现下周解禁的情况和上周比较类似。

然后,这周再换一个角度总结一下吧。

那天看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时候发布利空,但股价却涨了;为什么有时候发布利好,股价却跌了"。

这个问题其实和大解禁蛮应景的。

因为在标准意义上,解禁都是利空,像那种动辄100-200亿市值的解禁更是吓人。当然,这也是我从上周四开始说大解禁的原因,主要是看能不能对大家避雷有所帮助。

说回正题,面对大解禁利空,市场的反应却很怪。

有时候大解禁利空发布股价确实会暴跌,最典型的就是上上周的天风证券了,简直是惨烈。

但有时候大解禁发布的时候,股价却不一定会跌,说不定会还涨。

我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1月初温氏股份的大解禁,记得当时的解禁市值逼近250亿。和我们通常对解禁的印象不同,正式解禁后,股价并没下跌。甚至真正的上涨,也在解禁之后迎来。

解禁确实不是好事,但在这个不是好事的背后,似乎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且这些因素影响着解禁的最终体现,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我简单举个例子。

比如,市场预期。

预期分为三种情况,先说比较适当的情况。在很多人对解禁后原股东的抛售有所预期的情况下,很多人就提前跑路了,股价往往会先于解禁的到来下跌,也就是在解禁之前股价就已经跌了。

就是我之前说的,解禁的预期已经体现在了股价中。上周我也据此判断,大部分个股不会对解禁有太大反应的原因。

再说市场预期体现比较过当的情况。承接上文,当预期已经远超解禁对股价正常的影响的情况下,也就是说解禁预期造成了矫枉过正。

那么等解禁利空正式兑现的时候,股价难免会反弹。

最后说预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体现的情况。与此相对的是,得益于今年大盘反弹(全年依然有近18%的涨幅)。

在熊市4年后,牛市似乎近在眼前的预期之下,市场难免对券商股有些高看一眼。轮番炒作后,天风证券骑虎难下,最终以残暴的结局收场,也是因为预期。预期太高了,最终形成踩踏,其实这也和最近的白马跌停类似。

我把这种预期的反复(过低或者过高),看作是市场的调节。

市场千变万化,没法猜,你猜不透你的对手盘(电脑前另外的无数想要卖票或者买票的人)下一步会做什么。

所以,对解禁的规避或者说寻找机会,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博弈。

在大解禁前注意,只是提防大概率的利空(要么当天跌,要么提前跌)。

博弈的筹码是股票。

博弈的胜率只关乎两点,个股本身质地好不好,以及你对标的到底了解多少。

如果个股本身质地好,那么不管如何,股价都是会涨了。河流中途突起的石头,只会暂时延缓河流的速度,以及激起浪花罢了,最终不改大势。

至于对标的的了解,我想用孙子兵法的一句来收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别的投资者,是自己,是股票

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