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10月下旬以來,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多家車企“虧”字當頭,而盈利的企業業績也大多不如上年同期。

據中汽協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乘用車累計銷售1524.9萬輛,同比下降11.7%;具體到企業來看,前三季度累計銷量也是“降”聲一片。伴隨銷量的下滑,企業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和利潤也大打折扣。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10月下旬以來,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多家車企“虧”字當頭,而盈利的企業業績也大多不如上年同期。行業專家普遍認為,車企的淘汰賽早已開始,不少車企都會在這一輪被洗牌。

前三季度虧損車企 營收不同程度下滑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長安汽車:前三季虧損26.6億 第三季度業績好轉

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累計營收為451.15億元,同比下降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為-26.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328.83%。

長安汽車在財報中提到,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大幅減少,主要是由於公司銷量下滑所致。今年前三季度,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為122.6萬輛,同比下滑23.59%。而據瞭解,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的增長也影響了長安汽車前三季度的盈利數據。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目前,長安汽車在智能網聯、藍鯨動力平臺的打造等方面均有可喜成果,隨著長安福特銷量復甦及長安自主產品結構優化,預計四季度長安汽車盈利狀況會有所改善。

事實上,在今年一季度近21億元的鉅額虧損後,長安汽車在第二季度與三季度虧損持續收窄,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為-4.2億元,同比增加5.61%。

北汽藍谷:前三季度營收近175億元 淨利潤卻由盈轉虧

北汽藍谷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74.83億元,同比增長78.64%;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為-2.7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1.3億元。

北汽藍谷稱,營收的穩定增長源於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增加及產品結構的調整所致。北汽新能源1-9月累計銷量達81,678輛,同比增長20.45%。目前北汽新能源A0級以上車型佔比80%,平均售價12萬以上,營收增速遠高於銷量增速。

而淨利潤出現下滑,主要受6月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退坡幅度較大,嚴重影響公司第三季度經營業績,從而拖累前三季度的整體表現。第三季度,北汽藍谷實現營業收入75.64億元,同比增長81.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出現3.67億元的虧損。

一汽轎車:一汽夏利仍未扭虧 均選擇重組改善經營能力

一汽轎車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前三季度一汽轎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0.49億元,同比增長137.57%。

在第三季度報告裡,一汽轎車再次提及關於重組的進展,表示目前尚需提交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並須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准或核准等。

一汽夏利前三季度營收下滑,淨利潤仍虧損,但較去年同期已有好轉。據瞭解,一汽夏利已經停掉駿派品牌車型的生產線。

對於與南京博郡成立合資公司,一汽夏利在季度報告中再次強調本次交易有利於優化公司資產結構,改善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海馬、眾泰、力帆虧損擴大 處境堪憂

海馬汽車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4.35億元,同比下降15.07%,歸母淨虧損2.01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1.12億元,歸母淨虧損2323.42萬元。如此看來,為“保殼”變賣資產的海馬汽車處境依然不容樂觀。從銷量數據來看,海馬汽車報告期累計銷量同比大跌60.78%至2.2萬輛。

同樣備受煎熬的還有眾泰汽車和力帆股份,兩家車企前三季度營收降幅都為兩位數,而淨利潤數據更為糟糕,同比跌幅分別超280%和2000%。值得關注的是,兩家車企第三季度虧損均出現擴大之勢。

眾泰第三季度虧損4.7億元,同比下降524.50%;力帆汽車第三季度虧損16.87億元,同比下降16852.7%。不過,力帆股份已經得到了重慶政府出手相助,組織成立了“債委會”,並要求各銀行“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

前三季度實現盈利的車企 僅廣汽值得喝彩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上汽集團銷量下滑致利潤大跌 將加快培育新動能

上汽集團前三季度實現207.9億元的淨利潤,但這一數據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24.86%。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超204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059.86億元有所下降;淨利潤為95.2億元,同比下降16.56%。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業績下降的背後,是上汽集團銷量的下滑。前三季度,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約441.4萬輛,同比下滑14.23%,自主乘用車版塊及合資板塊均出現銷售低迷。為此,上汽集團方面表示將在穩定銷量基盤的基礎上,加快在新能源、國際經營等領域培育新動能。

此外還將全面降本增效,全員過“緊日子”,聚焦重點項目並加強資金管理,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

廣汽集團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79% 好於上年同期

廣汽集團前三季度財報數據讓人羨慕,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增長,尤其是淨利潤增長超10%。在喜人業績的背後,廣汽集團今年累計銷量增長6.24%至155.81萬輛,其中廣汽乘用車累計售出39.46萬輛,同比增長4.88%。

數據還顯示,前三季度廣汽集團投資收益達到75.09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這也得益於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的良好業績表現。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廣汽集團旗下新車型接力發佈、上市,將有力帶動集團銷量上漲,包括廣汽新能源Aion LX、第二代傳祺GS4(搭載車載微信) 、廣汽本田全新SUV皓影及廣汽豐田全新換代雷凌等。

北京汽車/江鈴汽車 營收增、利潤降引關注

北京汽車和江鈴汽車前三季度均呈現營收增長、利潤出現超20%下滑的局面。

分析認為,北京汽車營收增長主要受益於北京奔馳的良好業務表現,而淨利潤下滑與其在北京現代的投資收益下滑有關。同時,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汽車的營業總成本為1012億元,其中,銷售費用為96.77億元,同比上漲5%;管理費用為27.22億元,同比上漲23%。

至於江鈴汽車,其將利潤下滑的原因歸於“產品銷量結構變壞、公司在新產品、新技術和法規項目的支出增加”。據瞭解,江鈴汽車前三季度管理費用增加1.3億元。

長城汽車前三季度營收、利潤雙下滑 第三季度走勢向好

長城汽車前三季度營收淨利潤雙下滑,但與其它車企不同的是,長城汽車的銷量數據實現7%的增長。一方面是銷量的增長,一方面是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這顯然與上半年以價換量有極大關係。更不可忽略的是,長城兩大主產品系列哈弗H系以及高端品牌WEY的主力車型銷量都在下滑,這是長城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近年來長城汽車在銷售費用方面不斷增加。

車企前三季度財報密集出爐 誰將進入淘汰清單?

但從第三季度單季來看,長城經營狀況整體有向好走勢。第三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收212.02億元,同比增長18.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達507%,第三季度利潤大幅上漲也與去年同期利潤偏低也有關。

江淮汽車盈利1.21億元 政策補貼達4.63億元

江淮汽車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71.86億元,同比增長2.36%;同期盈利1.21億元,同比暴增154.33%。在公告中,江淮汽車把業績上漲的原因歸功於“產品結構調整”和“成本管控”。

事實上,政府補貼是江淮汽車利潤增加的重要原因。江淮汽車前三季度收到的政府補助約為4.63億元,相比之下江淮汽車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約為32.1萬輛,同比下滑11.3%。

小結:對於前三季度並不樂觀的業績表現,大多車企歸因於國內乘用車市場整體環境不佳、國五和國六排放標準的切換引發價格體系動盪等。而對於新能源企業,在第三季度普遍出現利潤下滑,無疑是受新能源補貼退坡影響。

綜合上述車企的表現來看,廣汽走勢最為喜人,長安、長城等也在第三季度出現業績轉好,但海馬、眾泰、力帆、江淮等發展勢頭並不被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