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本文摘編自西南大學教授孫道進美文)

你熱愛生活,生活就熱愛你。

美麗、快樂,並不遙遠;無需遠走他鄉異地,無需出國,更無需花費。只要有心,只要用心,只要細心,它們就在你的附近。

網絡得知,1995年原江北縣撤縣,移交給北碚區管轄的文物保護單位很多(如圖),復興鎮龍門橋村的龍門橋便是其中之一。

出於好奇,2019年1月31日下去,帶著病中的妻子,我再次出發。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直接百度導航到復興鎮龍門橋村,導航提示停車時即到。龍門橋,就橫跨在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大學重慶學院)附近的黑水灘河上。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圖中的定位處,就是老龍門橋。橋西頭,是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橋上頭,即五角星標註的綠色線條,是新建的龍門橋公路大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停車後向右步行,穿過農田,沿著古老的石階一直下行。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龍門橋,作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肯定有其厚重的歷史和獨特的建築藝術。我邊走邊想。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路上,肩挑背扛山泉水的人們絡繹不絕。難道附近流淌有純淨的山泉??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這莊稼,這綠油油的青菜!每每見此情景,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想起農村的自由與清新,想起依偎在母親身旁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下坡的路旁,蘆葦花隨風搖曳。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黑水灘河到了。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順著石階右拐,新舊(大小)龍門橋顯現。一婦女正揹著礦泉水吃力上行。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原來,山泉水的源頭在這裡——河邊的石縫中滲出,惠及附近居民的祖祖輩輩,直到今天。

奇怪,附近並沒有名山大川,泉水何來??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前行,拐彎處便是龍門橋東橋頭。

圖的最右邊,是北碚區文化委員會的文物保護單位名牌,以及文物安全告示牌。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安全公示牌快倒了,沒人理會。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這麼一座簡易而平凡的石板橋居然是文物??我不敢相信!

東橋頭立有兩江新區的危險警示牌。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上橋。橋面溼漉漉的,綠滑滑的,稍不小心就會摔倒。踏上它,是需要勇氣和膽識的。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站在橋中央,右看,是黑水灘河上游,以及兩江新區新建的龍門橋公路大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左看,河水嘩嘩地流淌,流向遙遠的蘆葦叢。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站在橋中央,緩慢轉身近180度——鏡頭由南向,到西向,再到北向。

橋西頭,便是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橋西頭有兩條岔道,一條向上,直達岸上的中科院,另一條沿著黑水灘河平行延伸。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先上行,走向通往中科院的坡道。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坡上,原來是復興水文站。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站在水文站前俯瞰龍門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下坡,再走那條與黑水灘河平行的西岸小道。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河邊的蘆葦花,又讓我想起了老家——江蘇如皋縣水洞口村。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岸邊草叢中長著大片大片這樣的草,可惜名字我忘記了,據說用它泡水喝,治療尿酸高和痛風有奇效。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仰視中科院大樓。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俯視河東岸,有人在那兒垂釣。

河西岸下坡,返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重走龍門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到達河東岸。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又回到村民擔水的地方。哇!這麼一小會兒,便聚集了這麼多擔水的群眾??

鏡頭裡,杜姓大爺正給我講述泉水的由來。

耳朵裡,河水嘩嘩的流淌聲輕柔、歡快,親切!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杜姓大爺給我講龍門橋的故事:

原來,舊時的龍門橋可不是今天這麼簡易,它建於清代,系典型的單孔石拱橋,是復興鎮百姓過去趕往原江北縣縣城水土鎮的必經之路,也是復興鎮群眾尤其是龍門橋村兒童玩耍嬉戲的場所。橋上有建亭臺樓榭,橋面常年有人值守。

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游的勝天湖水電站大壩垮塌,洪水傾瀉而下,沖垮了下游這座數百年曆史的古老石拱橋。如今,除了橋墩依舊,其他,包括橋面上的水泥板都是後來新修的。

“哎,可惜,太可惜了”。老人連聲感嘆。

作為回報,我主動提出幫他挑水上岸。他先是不讓,擔心160斤重的水桶會壓壞我的腰身。

“不礙事的,我是農民出身,小時候在老家推車擔糞,不輸給大人;雖然三十年過去了,但基本功尚在”。我回答。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北碚清代的復興鎮龍門石橋

出品 | 劉懿鋒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劃 | 高晨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