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天气渐寒,梅州秋茶采摘、制作进入尾声。今年来,梅州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茶企、茶农在种植、管理、营销等方面着力改进和提升,春茶、秋茶品质和销量有所提高,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进一步打响“嘉应茶”品牌,做优做强茶叶产业。

形势喜人,对大湾区销量不断上升



记者采访多家茶企了解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茶企、茶农、茶商共同努力,“嘉应茶”市场进一步打开,对外销量尤其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城市群的销量明显上升。

“因为去年冬旱、今年春雨多,今年春茶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但因为注重保证茶质的关系,销量反而逆势增长。秋茶我们的产量不多,也同样保证了高品质。”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法海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茶叶量更是首次超过本地销量,占比约53%,其中 “香妃翠玉”占比逾七成。

梅州市国兴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小霞说,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是梅州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高品质的茶叶更受消费者欢迎。”从今年该公司牵头举办的多场茶叶品鉴交流会交流的情况来看,今年“嘉应茶”品质更高、制作工艺提升、品种更丰富,对外销量尤其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城市群的销量上升。该公司销往外地茶叶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今年占比约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销往珠三角、香港、澳门等地。

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第二届丰顺高山茶文化节斗茶大赛

练好“内功”,“嘉应茶”品质不断提升



注重生态、绿色、有机理念,着力提高茶叶生产标准和产品品质,以“健康”“长寿”资源和产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国内外,已成为梅州茶企、茶农和农业部门的共识,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基地和产品不断增多。

在大埔县海拔1250多米的大埔县西岩山岽顶湖的1300多亩高香型优质茶示范园里,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有机食品要求,做出优质乌龙茶。为了保证茶叶品质,今年凯达公司在茶园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推进绿色防控技术、严控农药化肥使用的基础上,投入使用乌龙茶全自动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该公司采用有机肥和通过生物防治手段解决病虫害,精心选育的特有高香型优质乌龙茶 “香妃翠玉”乌龙茶就是如此,由于花香浓馥、喉韵醇厚、口感爽滑,与年轻消费者喜好高度契合,市场潜力大。

今年来,梅州市国兴茶业有限公司牵头举办了5场茶叶品鉴交流会,茶叶专家、市农科院科技人员、茶企代表和众多茶农茶商代表参与,大家就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交流,为提升“嘉应茶”品质献计献策。

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强化“外功”,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市委书记陈敏亲自向众多嘉宾推介‘嘉应茶’。我们带去的茶叶现场被抢购一空,还吸引了俄罗斯、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茶商洽谈合作事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起当时热烈的场景,肖小霞还很是兴奋。

今年来,梅州积极搭建平台和组织茶企茶农走出去等各种方式宣传推介“嘉应茶”,进一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嘉应茶”专用标志于2019年4月15日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和登记确认,并在5月15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广东梅州“嘉应茶”专场推介活动上正式发布。此举对扩大公众对“嘉应茶”的品牌认知,让“嘉应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将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嘉应茶”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全市35家茶企80多种茶产品参展,吸引众多专家、业内人士、茶商等人士的关注。

9月22日至24日,借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时机,“茗茶比武·韩山论鉴”首届中国梅州国际茶业精英峰会在梅州丰顺韩山举行。以政府引导、行业搭台、企业运营、国际合作模式,来自20多个国家茶业界、商业界、文化界、科技界、艺术界等领域嘉宾300多人参与,对推动“嘉应茶”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年8月组织茶企参加2019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10月组织企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大埔县入选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茶业百强企业,2019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五华县“福善楼老树红茶”荣获银奖……接二连三的推介活动,目不暇接的荣誉,让“嘉应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声音抱团发展,以质取胜,擦亮“嘉应茶”品牌



梅州茶叶产业发展基础好,优势明显。业内人士建议,茶叶产业发展要“保高品质措施、创大品牌理念、树大市场意识、做大宣传行动”。

“‘嘉应茶’如今已有一定知名度,但目前仍面临走出去范围不够广、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大、销量不够多等问题。”梅州市茶叶专家、高级农艺师江载宝建议,梅州茶农、茶企和茶商要抢抓机遇,抱团发展。要做到栽培技术统一、加工工艺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和产品品牌统一等“四个统一”,让“嘉应茶”以质取胜。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全民饮茶日”、组织茶企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茶事活动、支持鼓励茶企借助电商模式开拓市场等,促进“嘉应茶”加快“走出去”步伐。

“我们要结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对梅州茶叶产业发展提出的‘增产提质’的建议,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生产出好产品,进一步擦亮‘嘉应茶’金字招牌。”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海英建议,要加快特色本土新优良种的繁育和推广,加快省内外新优茶树良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改良我市茶园品种结构,带动全市茶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专技人才,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茶叶管理队伍。

出产的茶叶主要销往深圳和香港的广东万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植善说,比起凤凰单丛茶、普洱茶、福建产的茶等,在深圳喝梅州出产的茶的人占比少,“嘉应茶”有非常大的“走出去”空间。“嘉应茶”品质虽好,但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经销点少,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持续时间不够长、宣传平台不够多。“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宣传我们梅州的种茶生态优势和茶叶品质,鼓励茶企、茶商‘走出去’,开拓市场。”

【故事】高山云雾制好茶,“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平远县石正镇安南村莲花山,沿着蜿蜒山路一直往上走,便可到达平远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石正云雾有机茶场。

“我们曾经专门到现场考察过茶场,那里生态环境非常好,而且他们不使用任何农药、除草剂、化肥及任何添加剂,生产出高品质的健康有机好茶。”温颂梅在深圳龙岗区经营一家商店,今年初成为石正云雾茶的代理门店。她说,石正云雾茶符合更多消费者追求绿色、健康的要求,口感、香气好,因此销量一直不错。

高品质的茶叶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嘉应茶’在广州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很多客人对石正云雾特别认可。”广州南沙区领就商行负责人陈小姐说,每到节假日,都有不少客户直接订购几十盒石正云雾绿茶作为节日礼品,一年下来销量非常可观。

“石正云雾茶不仅销往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还远销日本、中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沈允锐介绍,近年来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与国内无印良品商店合作线上线下销售石正云雾有机茶品,销往梅州以外地区的茶叶量占比越来越多,今年占比约75%,进一步打开了国内外市场。



链接:面积全省第一 六大茶类齐全



梅州市茶叶产销历史悠久,千米以上高山有140多座,是广东重要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年产量达2万吨。

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梅州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六大茶类齐全,呈现以客家绿茶和乌龙茶为主、其他茶类共同发展的格局。梅州茶企在做好传统绿茶的同时,引进适制绿茶的优质品种,研究其本地种植的适应性,绿茶生产比例逐步提高。在市场需求多元化引导下,继续保持着乌龙茶的生产,并纷纷试制和创新加工红茶,丰富了我市茶叶类别。此外,茶企融合创新,如将客家炒绿茶与新会青柑创新融合推出“小柑绿”“大柑绿”、将客家单丛茶与蜜柚创新融合推出“客柚茶”等,茶叶产品种类趋向多元化发展。

让“嘉应茶”香飘粤港澳大湾区

(来源:梅州日报,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